杞縣:小粉條成為富民大產業
杞縣:小粉條成為富民大產業
本刊記者 王玉東
“你們看我做的粉條多好,我在粉條廠上班,離家近,一天能掙200元呢。”杞縣平城鄉后屯村村民孫小美指著一桿桿晾曬的粉條難掩喜悅。

眼下,正是粉條加工的黃金季節,記者在后屯村采訪時看到,當地農民正忙于加工、晾曬粉條,一桿桿粉條錯落有致的懸掛在空曠的田野中,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近年來,杞縣平城鄉后屯村依托資源優勢,利用傳統手工工藝,發展純紅薯粉條加工產業,不僅提高了農產品附加值,也增加了農民收入,小粉條真正成為了富民大產業。

平城鄉后屯村是杞縣遠近有名的粉條加工專業村,由于他們加工的粉條純度高,口感好,深受消費者的青睞。近年來,隨著農業種植結構調整步伐的不斷加快,當地的農民依靠產業優勢,發展農副產品深加工的積極性明顯提高。由于紅薯種植易管理、產量高、銷路好等特點,這個村的紅薯種植面積逐年擴大,農民收入也逐年提高,全村紅薯種植面積常年保持在1200多畝。為把這種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效益,村兩委就把村里掌握傳統紅薯粉條加工工藝的農民組織起來,發展粉條加工業,并建起了粉條加工廠,同時把村里的剩余勞動力安排到廠里打工,增加他們的收入。
“我們后屯村發展純手工粉條歷史50年左右,2008年我建了一個粉條加工廠,每年可加工粉條500噸左右,工人大概有幾十人,每天每人可收入200到300元左右。”村干部孫新中對后屯村粉條產業的發展充滿信心:“我計劃下一步擴大生產,把更多的剩余勞動力安排到這里打工,通過產業發展帶領群眾發家致富。”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