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耕還得果林香 嶧山秀美游人醉

    2021-01-18 16:40:24 來源: 食品安全導刊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退耕還得果林香
      
      嶧山秀美游人醉
      
      相啟躍  本刊記者 陳德龍
      
      嶧山,素有"岱南奇觀""鄒魯秀靈"“天下第一奇山”之美譽。 論其高,僅為泰山三分之一稍強,算不得巍峨高大;論其面積與周長,與泰山不可同語。然而嶧山卻以其小巧之體、玲瓏之態,集泰山之雄、黃山之奇、華山之險于一身,形成了獨具一格的自然之秀美。 嶧山之秀美,在于其石頭奇、洞穴奇、泉水奇、石刻奇。石之千姿百態,萬形必俏,山如全卵,大小億萬,以堆石為奇功。嶧山景觀瑰麗,景點繁多,有五大奇、八段錦、九龍洞、十二福地、二十四景、三十六洞天等。一石一洞,無不引人入勝,讓人流連忘返。
      
      如今的嶧山已列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省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森林公園、省級地質公園。
      
      千百年來,景色瑰奇的嶧山,以它獨特的靈秀吸引了帝王將相、文人墨客接踵而來,留下許多珍貴的碑碣石刻、詩文墨寶,既有歷代道佛兩教潛心修煉的遺跡,也有梁山伯、祝英臺在此聯袂讀書千古美談的流傳,為嶧山增添了許多奇異的文化光彩。
      
      清代鄒縣的知縣王爾鑒曾用“沃根不用人間水,紅雨春風到萬家”的美句來稱贊嶧山桃花之美。每年的陽春三月,嶧山桃花節盛裝開幕,四里八鄉的人們紛紛趕來欣賞,游人如織,一派熱鬧景象。近年來,嶧山鎮黨委政府堅持用景區理念發展林果業,把發展林業生產與嶧山旅游開發有機結合,大力發展生態休閑觀光農業,集中打造采摘園、百果園、賞花園等林業生態景點10余處,據了解,2016年以來,該鎮在12個村莊補植提升、連片發展4000畝退耕還林區,栽植桃樹8萬余株、核桃7萬余株。截至目前,該鎮經濟林面積3萬畝、楊樹豐產林5000畝、農田林網化面積2.5萬畝、荒山綠化4000畝,森林覆蓋率36.2%,退耕還林換得林果綠滿坡。
      
      近年來,該鎮圍繞臨菏路這一發展主軸和嶧山風景區這一發展核心,全域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累計投入3.1億元,建成嶧河、嶧陽、嶧山、景福4處社區、49棟樓房、25萬平方米,占全鎮總人口六分之一的2000余戶村民搬入新社區,群眾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根本性改變。同時,按照“三村”同建、“六化”并進原則,突出村莊特色,投資1300余萬元,實施美麗鄉村建設“三大攻堅”,治理坑塘13處,修建戶戶通320公里,繪制文化墻8000平方米,安裝路燈4000余盞,改廁2400余戶,實現了村村凈、戶戶通、街街亮,村容村貌發生明顯改觀,群眾生活環境得到顯著改善。 建設充滿活力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添置書籍、雜志等5萬余冊,實現文化大院、農家書屋全覆蓋,建設文化廣場44處,組建廣場舞隊伍50支,草根微劇團、焦尾琴劇團、莊戶劇團等民間演藝團體3支,舞龍、高蹺、旱船、蝴蝶衣等民間演藝隊伍達130余人,先后投資20余萬元,配齊健身器材、樂器服裝,筑牢了鎮村文化陣地,群眾幸福感節節攀升,美麗鄉村建設呈現新局面。
      
      嶧山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堅持以構筑文明體系為目標,以文化惠民工程為抓手扎實推進文明創建系列活動,營造了良好的社會風尚。積極深化“四德工程”,開展文明評選活動,2015年共評選出好媳婦246人、好婆婆246人、孝星85人、文明衛生戶152戶、科技示范戶61戶、誠信經營戶76戶、“最美嶧山人”12名、“嶧山美德少年”10名。注重文化惠民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組織草根微劇團、焦尾琴劇團、莊戶劇團等在全鎮巡回演出120余場,成功舉辦兩屆廣場舞大賽,深受群眾好評,群眾精神面貌顯著提升。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羞羞的视频在线观看|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7|国产小屁孩cao大人|精品18videosex性欧美|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