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安全島”更安全 南通崇川區嚴守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關
食品安全導刊南通訊(通訊員 張周建 單赟)“你好,老板,你家用的牛肉是進口的嗎?有沒有《集中監管倉出庫證明》?”晚上九點,南通崇川區青年路上一家牛排店內,崇川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正在認真檢查進口冷鏈食品的索證索票情況。這是崇川區為嚴防“病從口入”,加強冷鏈食品管控,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要求的縮影。隨著進口冷鏈食品核酸陽性檢出率不斷增高,進口冷鏈食品站在了疫情防控的“風口浪尖”,一場以進口冷鏈食品全覆蓋監管為核心的大行動,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
率先出臺操作指南,規范經營行為
11月12日,崇川區市場監管局在全市率先出臺了《崇川區食品冷庫經營規范》《崇川區進口冷鏈食品經營操作指南》,明確專業冷庫管理要求,細化進口冷鏈食品經營規范,指導經營主體落實好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要求。在意見咨詢會上,富裕冷庫的老板由衷感嘆,“終于知道該怎么管好自己的冷庫啦!”
迅速實施集中監管,守住二道關口
11月22日,南通市疫情防控指揮部下發了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的通告,11月24日,崇川區就高標準建成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并迎來了全市入倉首單。16名食品監管精英輪流值守集中監管倉,負責從“預約審核”到“出庫證明發放”全流程監管,監管倉在繁忙中不斷規范,牢牢守住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的“二道關”。
強化源頭單位管控,提高工作效率
面對數量繁多的進口冷鏈食品經營單位,崇川區市場監管局首抓第三方冷庫和大型商場、連鎖超市等源頭單位,集中約談單位負責人,現場指導使用《自律臺賬》和追溯系統、交流人車消毒和防護技巧,面對面壓實主體責任,有效提高監管工作效率,為疫情防控爭取寶貴時間。
全面實行日報制度,強化溯源管理
崇川區市場監管局加強溯源追蹤,實施日報制度,要求進口冷鏈食品經營單位每天上報儲存、采購的進口冷鏈食品品種、數量、來源、《出庫證明》等信息,確保底數清、情況明,有效提高溯源管理的覆蓋率。截止1月15日,累計日報單位5670家次。
不斷強化監督執法,嚴懲違法行為
按照源頭嚴防、過程嚴管、風險嚴控的要求,崇川區市場監管局通過三輪全覆蓋、拉網式、無縫隙的摸排,共檢查單位15000家次,發放《通告》15700份。編印了防控工作手冊,制定了專項檢查表。聯合衛健、商務、公安等部門,舉辦進口冷鏈食品溯源排查應急演練,成功處置陽性同批次樣品通報協查3起。
交通卡口、商場超市、賓館酒店…崇川市場監管人堅毅篤行的身影一直活躍在人們的視野中。他們用腳步丈量責任,在疫情防控中邁開“鐵腳板”,將“忠誠、專業和擔當”鑄成一個個堅固的藍色護盾,守護著崇川這座“安全島”的安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吳森林]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