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市場監管局發布春節食品安全消費提示
海南市場監管局發布春節食品安全消費提示
本刊記者 韋昌惠
春節將至,又將迎來消費高峰,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提醒廣大消費者加強食品安全意識,節慶期間科學、文明、理性消費,確保健康、平安歡度佳節。為幫助消費者科學選購和食用,特做如下消費提示。
一、飲料
消費者在購買飲料時,要注意產品標簽,不購買或食用沒有標簽或標簽信息不全、標簽內容不清晰、超過保質期的產品。消費者可以通過食品名稱及配料表的標簽標示內容,確定相應飲料產品的具體類別。消費者應根據產品標簽說明,在適宜時間內飲用完,并在適宜的條件下儲存,避免影響飲品口感和存放期間微生物生長繁殖。
特別提醒消費者,飲料不可過度飲用,更不可將飲料替代日常飲水,尤其是處于生長發育階段的兒童和青少年。
二、堅果炒貨
堅果炒貨品類繁多,每一種都含有不同的營養成分,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營養需求以及口味,變換、搭配種類選擇購買,這樣營養更均衡。在購買堅果炒貨時應選擇合適的規格(凈含量),最好能在短時期內吃完。無殼堅果如核桃仁應盡量在1周內吃完,有殼類如瓜子、榛子等可適當延長,但久存會影響口感、味道,同時會損失其營養價值。堅果炒貨含有豐富的脂肪,尤其是不飽和脂肪酸較多,容易氧化產生哈喇味。應當密封避光儲存,遠離高溫和火源。對花生、腰果等產品過敏的人群,應注意根據自身體質選擇,防止發生過敏現象。孩子應在家長的呵護下食用堅果、瓜子產品,應避免在兒童哭鬧、大聲說笑等時間食用,引發嗆食而堵塞氣管。食用硬質果殼的堅果如核桃、榛子等,應使用開殼夾等工具,盡量不要用牙嗑,以免傷害牙齒。如果吃到霉變、發苦的堅果,應立刻吐掉,并用清水漱口。
三、白酒
選購白酒時,到正規的有信譽的商店購買,購買名酒最好到正規的專賣店購買,謹慎購買未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自釀的白酒;自釀白酒也應經檢驗合格后方可飲用;購買時查看包裝上的生產日期、廠名廠址是否相符,瓶身是否光潔,粘貼紙外的標注與外包裝是否相符,白酒瓶底上標注的廠名或商標與包裝上的文字是否存在差異;堅決不購買包裝標志不全或流動攤販上門兜售的散酒;在購買散酒時,一定要查看散裝白酒盛裝容器上是否標注有品名、廠名廠址和生產日期等,同時,查看檢驗書,注意索要票證,避免購買偽劣的散裝白酒;飲用前要觀察酒內有無雜質,如有異常不要飲用。如飲用散裝白酒后出現頭痛、嘔吐、步態不穩、意識混亂等癥狀時,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四、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是食品,而不是藥品,不能替代藥物。包括保健食品在內的所有食品均不具有預防和治療功能。消費者特別是中老年人、疾病患者,切勿聽信不法商家對保健食品的虛假廣告和夸大宣傳,更不要將保健食品用于治療疾病。選購保健食品要認清認準產品包裝上的保健食品標志及保健食品批準文號,依據其功能及適宜人群有針對性的選擇,并按標簽說明書的要求食用,切忌盲目購買和使用。選購保健食品要到正規的商場、超市、藥店等經營企業購買,并索要發票或銷售憑據。消費者對所購買的保健食品質量安全有質疑,或發現有虛假宣傳食品和保健食品具有疾病預防、治療功能的,請及時向當地市場監管部門舉報。
五、速凍面米制品
速凍面米制品應選購存放于低溫冷柜中、保質期內、包裝完整、冷凍堅硬、形狀正常的食品。速凍食品要隨吃隨買,每次盡量少買,應在交款前最后將速凍食品放上購物車,并以最短的時間運送回家,第一時間放入冰箱冷凍層。速凍食品的存放應生熟制品分開,并定期清理過期、變質食品。速凍面米制品的傳統食用方式是蒸、煮、煎、炸,應按照食品包裝標識的方法,正確加熱、熟制。特別是帶餡制品,一定要沸水煮熟、蒸透,葷餡比素餡需要的時間略長,確保殺死生鮮原料中可能存在的食源性致病菌,保證食用安全。
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歡迎公眾積極參與食品安全監督,如果在市場上發現有毒有害食品,請撥打12345投訴舉報,如經查實,最高可獲50萬元獎勵。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