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市消費體驗滿意度全國第二,江蘇第一!
食品安全導刊南京訊(通訊員 寧市軒 本刊記者 崔愛霞)受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委托,中國消費者協會自2017年開始已經連續四年開展消費者滿意度測評,在全國層面對消費環境建設進行方式方法引導和績效評估展示。測評指標體系由消費供給、消費環境和消費維權3個一級指標、16個二級指標和25個三級指標組成。3月13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2020年城市消費體驗滿意度測評報告》,全國100個大中城市中,南京以86.08分獲得歷史最好名次,位列全國第二,江蘇第一!
此次測評結果,是對南京這一年來全方位打造“新消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大力營造放心舒心消費環境的充分肯定;也是市民朋友們對南京市市場監管局工作的一次“點贊”。
圍繞“全省爭第一,全國爭一流”的工作目標,南京市市場監管局銳意進取、擔當實干,扎實推進重點行業和領域放心消費創建,聯系服務好企業;建立健全常態化消費者滿意度調查評估機制,提升消費維權效能;積極開展消費宣傳教育活動,助推新消費行動計劃;深入推動線下實體店無理由退貨承諾,促使南京消費環境提檔升級,打造出消費環境建設南京新標桿。
服務聯系好企業,扎實推進放心消費。截至2020年底,全市已培育省、市級放心消費先進、示范單位698個,放心消費先進示范街區(區域、品牌聚居區)168個、行業60個,新街口、夫子廟、老門東等已形成南京消費特色的放心消費商圈、景區。
強化履職擔當,助推消費回暖。2020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南京市市場監管局多措并舉提振消費信心,及時印發《關于做好市場監管領域新消費行動推進工作的通知》,牽頭組織實施南京市“放心出門,安心消費”工作,聯合市、區兩級開展服務群眾相關活動146場次,參與商家3093家,發布主題活動公益廣告6700余幅。
樹牢消費者至上理念,持續優化消費環境建設。2020年以來,直播購物紅火,各類網絡交易消費糾紛升溫,南京市市場監管局專門召開網絡平臺交易糾紛專項整治工作行政約談會,和全市規模較大的18家電商平臺一起找問題想對策;預付式消費逐漸深入人們的生活,但辦卡后“店家跑路”卻讓消費者權益受損,南京市市場監管局又會同多部門,在全國率先出臺《市市場監管局等8部門關于促進預付式消費市場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推動了全市在預付式消費領域的協同監管;出臺《關于立足市場監管職能多元化解消費矛盾的實施方案》,建立完善消費矛盾風險防控機制,夯實了“先解決問題再說”機制。
堅持自我“小考”,精準補短板。為了準確了解消費者對消費環境的評價,除了中消協的“大考”,南京也建立健全了常態化消費者滿意度評估機制,多年來一直堅持參照國家測評標準,以調查問卷、入戶問答等方式,對各區消費體驗滿意度進行“小考”,然后對癥下藥,精準施策。
先行賠付+線下實體店無理由退貨,市場消費活力激發。南京市場監管局出臺“線下無理由退貨”承諾書和倡議書,通過集中督查、業務指導、上門服務等方式,鼓勵線下企業做出更有利于消費者的無理由退貨承諾。目前,南京全市已有近2000家企業進入“南京市承諾線下實體店無理由退貨”名錄庫,其中包括蘇寧易購、蘇果、無限極、華采天地、虹悅城、新世界百貨等品牌商企。南京還在全省率先試點,在夫子廟等核心商圈景區購物的游客,可以享受小額糾紛先行賠付,即只要訴求合理,可以先收到退款再進行商品退換。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廣泛開展群眾性宣傳教育活動。注重聯系服務好群眾,南京市場監管局相繼組織“走基層、進社區”民生服務活動15場,參與群眾兩千余人;連續12年舉辦近50場大中型“科學消費大講堂”活動,2000多場放心消費進社區、進商場、進農村、進景區、進學校的“五進”活動,其中,南京“科學消費大講堂”活動被評為全省“放心消費創建百件惠民實事”。在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中,提升市民的科學消費能力,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吳森林]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