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黨史 辦實事|南京高淳區市場監管局為電子計價秤辦“身份證”
食品安全導刊南京訊(通訊員 汪燕 王宏強)“看到這三個‘身份’標簽,就說明這臺秤已經過檢定,我們就可以放心地消費了,再也不用擔心短斤缺兩的問題了”,在南京高淳區椏溪農貿市場電子計量器具免費檢定服務過程中,前來買菜的消費者開心地告訴高淳區市場監管局檢定人員。經過耐心細致的校正之后,檢定人員在合格的計量器具上逐一張貼強制檢定合格標簽和管理標貼,并進行鉛封。
電子計價秤的計量準確是公平交易的基礎,開展農貿市場計量器具免費檢定服務,是高淳區市場監管局“我為群眾辦實事”黨史學習教育實踐系列活動中的內容之一,旨在將學習黨史與解決群眾實際問題緊密結合,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人心。在走訪中,高淳區市場監管局結合集貿市場管理方、經營戶及消費者實際需求,針對全區尤其是農村集貿市場電子計價秤,全面開展了相關計量器具的檢定摸底調查工作。在前期摸底調查的基礎上,檢查發現鄉鎮集貿市場的電子計價秤計量檢定合格有效期即將到期,隨即集中人員、集中時間,對椏溪等兩家鄉鎮集貿市場的52臺電子秤開展免費檢定上門服務,確保了交易用秤量值的準確可靠,第一時間回應市場相關方及群眾的實際需求。
高淳區市場監管局將繼續加大計量器具的監管力度,進一步規范計量行為,以扎實有力的舉措,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實踐活動走深走實,真正讓計量惠民活動惠及千家萬戶。同時,堅持把辦實事融入日常工作,突出激發市場活力、規范市場秩序、嚴守安全底線、推進質量提升、維護消費者權益等市場監管職能,推出“我為群眾辦實事‘1+2+3’”項目,即1張清單(14條具體項目),2條重點項目,3條重點任務,將黨史教育落到為民辦實事上,以服務群眾踐學檢學,切實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吳森林]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