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與黨的故事

    2021-04-22 10:05:26 來源: 食品安全導刊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家庭與黨的故事
      
      作者:王安佩
      
      在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即將迎來百年華誕之際,作為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我的心情總是不能平靜。好想對黨說點什么、傾訴些什么。但面對波瀾壯闊的浩瀚黨史,又感覺無從說起,因為我想要表達的太多、太多。。。。。。就在我無限困惑的時候,清明節到了,面對已經長眠于地下的爺爺、爸爸,倏然一道靈光顯現,爺爺和爸爸都有著一個共同響亮而光榮的名字——中國共產黨員 !
      
      今天,我就講講以爺爺和爸爸為代表的我們的家庭與黨的故事,并以此作為一份特殊的禮物獻給黨的生日。
      
      在我們的村志里這樣記載著我的爺爺。“王敬(1908-1976)男,原膠南市找字莊村人,1908年6月3日出生,194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8年10月,村黨支部建立,任支部書記至1972年12月;1973年1月至1976年5月,任黨支部副書記、革委會副主任;1976年5月病逝。系本村解放后第一任黨支部書記,任職期間,帶領支部一班人,認真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工作任勞任怨,經歷了土地改革、互助組、初級社、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到人民公社,每階段的工作都按上級指示,出色的完成任務,在村民中享有很高的威信。”但在我兒時的記憶里,我的爺爺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老人,當時的我根本不知道爺爺是一名共產黨員,更不曉得爺爺是黨的一名最基層黨員干部。但那時的我,卻懵懵懂懂覺得爺爺又是那樣高大、那樣無所不能。
      
      是爺爺,天剛蒙蒙亮,就爬到村莊中心位置的一棵大樹上,拿著自制的鐵筒喇叭,扯著粗壯洪亮的大嗓門,在樹上,不斷傳達著上級的各階段不同的指示精神,安排著不同年月、不同季節的村莊工作;在樹下,又和村民一道有條不紊的完成著這樣那樣的工作任務。您爬了近20年的這棵大樹,記錄著您辛勤的足跡和汗水,記錄著您超前的謀劃和策略。這棵大樹因村莊規劃早已成為了歷史,但您的“樹上辦公室”卻永遠的留在了老一代村民的心里,您“爬樹書記”的綽號也刻印在老一代村民的心坎上。
      
      是爺爺,帶領村民艱苦奮斗,自行設計、自備石料、自村出工,歷經近一年的時間,架起了通往鎮駐地的第一座村東河大橋,從此結束了大雨繞道走、小雨涉水過的歷史。這座既大又小的橋啊,記載著村莊發展的歷程,承載著村莊老少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和追求,輸送著村里優秀青年不斷奔向祖國各地去實現建設祖國的遠大夢想。
      
      是爺爺,為村莊的經濟發展,先后成立了木工組、油坊鋪、采石組、鐵器加工組、條編加工組、花邊加工組,為村莊的發展壯大奠定了良好基礎。還是爺爺,不滿足于單純種植常規糧油作物的現狀,探索引進了茶葉種植和加工、藥材種植、棉花種植和加工、植桑養蠶,等等。您為村莊實現多種經營進行了有益探索和嘗試,嘔心瀝血,傾其力,筑其基。
      
      是爺爺,把發展林果業作為您執政期間的第一要務緊緊抓在手上,毫不放松。您和村民一起栽種的速生楊不知道伐了多少茬兒,但村史卻記錄著您建造的“綠色銀行”為村莊的發展提供了多少財力支撐;老品種的蘋果樹和梨樹不知道更新了多少次,原來的小國光、紅玉等都被紅富士等新品種所代替,新的蘋果園、桃園等應運而生,為村民致富奔小康提供了強力支撐,這與老果園的帶動是分不開的。還是爺爺,為保證旱天保豐收,您帶領村民自力更生,自主挖建了第一眼大口井。如今大口井仍在,井水依然充沛,還在源源不斷的滋潤著果木良田,又好像在細說著您當年的心愿。
      
      爺爺,無法當面向您訴說我無限的思念和欽佩,但我可以告訴您,當您安靜的躺在黨旗下面的時候,您那高大的形象深深的震撼了您八歲孫子的心!聽不清追悼會上主持人說的是什么,只有模糊的淚水和嘶啞的哭聲,還有被村民擠掉的涼鞋躺在小雨中。爺爺,您可以寬慰的是,如今的找字莊村已經發生了翻天地覆的變化,就在建黨百年的前夕,已經建成了青島市級美麗鄉村示范村!
      
      我的爸爸是供銷系統一名普通的職工,但卻是一名有著42年黨齡的已故黨員。在我孩提時代的記憶里,爸爸就是一個嚴厲而又慈祥、循規蹈矩而又令人望而生畏的父親。從我記事開始,爸爸就在膠河供銷社工作,一到兩個星期回家一次,當時是既想見到爸爸,又怕見到爸爸。想,是因為爸爸回來會帶給我們好吃的;怕,是因為爸爸回來需要檢查他布置給我們的作業。爸爸給我們姊妹五個都布置了共同的作業,那就是寫毛筆字、練習算盤、背誦《三字經》和詩詞。爸爸的一生是普通而平凡的,對他的工作和成就我知之甚少,只發現了他的好多獎狀和獎品,因為舊房翻建,現存的唯一獎品就是1977年榮獲的《毛澤東選集》。從我懂事特別是爸爸去世后,我不斷地挖掘和思考著父親人生道路上的點點滴滴,卻又從心底漸生景仰之情,而且愈發濃厚,爸爸又是不平凡的。
      
      在此,我想用幾件事情來詮釋一位老共產黨員的清朗胸懷。
      
      爸爸的額外作業,對年少的我們來說是苛刻而枯躁的,但現在想來,如果沒有對《三字經》的念誦,沒有老爸對《三字經》的講解,我們不會掌握其他同齡人所不能掌握的自然和社會知識、懂得社會道德規范、明白如何處世立人,等等;如果沒有當年的毛筆字練習,也就沒有我們今天較好的書寫基礎,寫得一手好字,讓我們受用終生,特別是在那個沒有電腦,寫字靠手的時代,寫字好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此看來,爸爸當年布置的作業用心何其良苦,他就是想讓我們個個都成為有能力、有特長、有規矩的人才,唯有此,長大才能報效祖國。
      
      爸爸對我們的要求是極其嚴格的。我還記得,二姐小的時候和我一起到地里薅草喂兔子,二姐不小心將快成熟的花生也給薅出來了,她見四處無人,隨手就將那墩花生收到籃子里?;丶液?,二姐高高興興的將“戰利品”拿給恰巧回家的爸爸品嘗,不料爸爸的臉色立刻嚴肅且陰沉起來,問明白事情經過后,對我們說:“這是集體的東西,你無意薅出來就已經不對,拿回家更是錯上加錯,現在你就把它送回去,好在快成熟了,集體沒啥大的損失。”就這樣,在我奉命監督之下,二姐不太情愿的物歸原主。自此以后,這種現象從沒在我們身上發生。爸爸教我們的正是這種規矩和底線。實際上,爸爸也是這樣嚴格要求自己的。供銷社以前賣的白酒大多是散裝的,從酒廠拉回原酒由供銷社按比例兌水后出售給顧客。我曾經問過爸爸,你怎么不多加些水,這樣可以多掙錢???就因為我這一問,被爸爸狠狠的訓斥了一通,雖然心里不高興,但卻讓我明白了做人做事標準和規矩的威嚴所在,也讓我明白了一名合格共產黨員應該具備的政治品格。
      
      爸爸退休后賦閑在老家,當時適逢市場經濟剛剛抬頭,我們村就有個人用地板車在我家門口開起了流動“小賣部”,很是掙錢。我們就勸說爸爸在自己家的平房里開個真正的小賣部,因為這是爸爸的老本行,家又在村子的中心位置,而且我大哥當時還在供銷社工作,貨源渠道廣,進貨也方便。面對如此優厚的條件,爸爸卻始終沒有動心,他說,我們供銷社有規定,退休后不能自己干這行,而且我是黨員,必須聽黨的話,跟黨走。聽后我們感到很慚愧,又為爸爸的高尚覺悟而自豪。
      
      退休后爸爸把黨組織關系轉到了村黨支部,除了積極參加黨組織的活動外,還堅持認真自學,認真記學習筆記,特別令我們震驚的是,老爸竟然用了十年的時間,用毛筆蠅頭小楷抄寫了《毛澤東選集》全卷!這是何等的毅力!這是怎樣的堅守!爸爸雖然走了,但給我們留下了近20卷手抄本;雖然不是書法大作,但卻是豐厚的精神財富。您退休不褪色,始終堅持共產黨員的本色,以實際行動告訴我們該怎么做。
      
      爺爺、爸爸,在你們的影響和教導下,我們姊妹五個中,有四個也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請你們放心,我們定當以你們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以實際行動建功新時代!(作者系青島西海岸新區總工會)                  責編: 朱有剛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羞羞的视频在线观看|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7|国产小屁孩cao大人|精品18videosex性欧美|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