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賽時中國酒史研習生入學儀式在山東鋼山酒業舉行
王賽時中國酒史研習生入學儀式
在山東鋼山酒業舉行
本刊記者 陳德龍
近日,孟子故里鄒城,古色古香的山東金鋼山酒業博物館內,琴聲悠悠,墨香濃濃。王賽時中國酒史研習生入學儀式在此隆重舉行。
為傳承中國酒文化研究,弘揚中國酒文化,讓中國酒史文化研究后繼有人,山東金鋼山酒業副總經理王云松正式拜師于中國酒史學家、《中國酒史》著者、山東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王賽時教授,成為王賽時中國酒史研究大家庭的一員。
整個儀式,由鄒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中心主任米懷志主持。第五屆國家白酒評委、國家濃香型白酒技術專家組成員、國家酒檢中心專家、國務院津貼專家李克明;李克明老師弟子,國家級果露酒評委,四川省白酒評委,源坤教育聯合創始人楊宇,諫策戰略咨詢總經理劉圣松,諫策戰略咨詢副總經理司勝軍,資深媒體人、糖煙酒周刊山東版主編張文星,孟子書院院長、孟子研究院研究員殷延祿,中國孔子文化傳播促進會顧問、泰山文化旅游研究院禮樂文化研究中心首席專家董偉,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鄒城市書協副主席兼秘書長趙子富,著名畫家孫少康,著名書法家,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張蘭,王賽時中國酒史研究弟子程萬松、李新、劉建民、李虓、袁長旭、高磊等共同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
王賽時先生,中國酒史學家,《中國酒史》著者,歷任山東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飲食研究》學術期刊主編,長期從事中國酒史、中國飲食史的研究,參加過“中國酒都”、《中國名酒志》等國家項目的認證工作,曾為國內很多釀酒企業制定過文化方案和博物館方案,碩果累累,影響深遠。王賽時先生以學識廣博而著稱,尤其在中國酒史研究方面做出的貢獻最為顯赫,一部《中國酒史》已有兩版問世,樹立了他在酒史學界的權威地位,填補了中國酒史及酒文化研究的許多空白。王賽時先生還致力于中國酒文化的傳播事業,長期為源坤全國品酒師培訓班、酒育全國品酒師培訓班、中國陳年白酒鑒定師培訓班授課,把他的酒史知識傳授給了全國各地的學員,受益者眾多。王賽時先生獲得過各種榮譽稱號,中國食文化研究會授予王賽時先生“中國餐飲文化大師”稱號;仁懷市人民政府授予王賽時“醬酒文化傳播大使”稱號。
儀式現場,孟子書院院長、孟子研究院研究員殷延祿吟唱《酒德賦》;此賦由中國孔子文化傳播促進會顧問、泰山文化旅游研究院禮樂文化研究中心首席專家董偉撰寫。
在著名白酒專家、國家級白酒評委、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四川省釀酒協會專家組成員李克明先生引薦下,學生王云松正式向王賽時教授拜師,并行拜師禮、敬茶、師生互贈信物。
山東金鋼山酒業董事長王憲軍在發言中期望:王云松能夠在王教授傳授知識潤澤,啟智點化,學到王教授的嚴謹治學風范和博古通今的廣博;期望能夠學以致用,潛心治學,以品立當下,以德育醇香;6月7日為2021年度全國高考第一天,也期望王云松和全國所有的高考生一起,能夠學有所成、前程似錦。
諫策戰略咨詢總經理劉圣松在發言中恭祝王賽時教授喜收新弟子;其指出:這不僅是鋼山酒業的喜事,也是山東酒業、中國酒業的大事。王賽時教授治學嚴謹,為中國酒文化研究,傳播辛勤耕耘,桃李芬芳。中國酒文化厚重而久遠,中國酒行業更是一個古老的傳統制造業,千百年來我們的技藝工藝和文化傳承都是靠師傅帶徒弟的方式,一代代延續。在現代發展日新月異的當下,這種方式顯得尤為重要,也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源坤教育聯合創始人楊宇在致辭中表示,王教授代表了當代中國酒文化研究的頂尖成就,而且王教授生活簡樸,嚴于律己,德學雙馨。王云松能夠拜入王教授門下,系統學習中國酒文化研究,讓我們看到了中國酒文化薪火不滅的希望,看到中國酒行業發展的希望。
“一句話,一輩子;一杯酒,一生情”。儀式上,王賽時教授、學生王云松,都以自己誠懇的話語表達了為師、求學的態度。我們相信,王云松在王賽時教授淵博的專業知識栽培下,多年后,一定能出類拔萃,學有所成,成為業界又一翹楚;王賽時教授能擁有這樣一位潛心篤學的好學生,也一定春風得意,芬芳滿園。
唐代著名文學家韓愈,在《師說》中寫到:“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在人生創業的道路上,如果能有一位導師指引,是非常幸運的事。王云松是幸運的,他的幸運在于他遇見了自己的人生導師。相信在這個短暫的儀式之后,一對師生將結伴走過相對漫長而又愉快的研究學習歷程,在這個周而復始的過程中,互勉共進,一定會結下深厚的師生情誼,成為一生的良師益友。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