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通市通州區十總鎮關于疫情期間農家宴食品安全情況的調研報告

    2021-07-16 09:23:54 來源: 食安中國網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通訊員 張青秀 曹丁?。╇S著鄉村振興的不斷深入,農村地區的經濟和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的提升,農家宴作為農村集體聚餐的重要形式,近年來呈現出頻次越來越高,規模越來越大的特征,在繁榮農村經濟的同時,也為食品安全的監管帶來了新的挑戰。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又對農家宴監管提出了兼顧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的雙重要求。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大背景之下,十總鎮食安辦對疫情期間農家宴食品安全的相關情況開展的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十總鎮地處南通市通州區北部,東接南通濱海園區,南與西亭鎮、東社鎮相連、西與石港鎮毗鄰,北與如東縣交界,區位獨特,海陸空交通極為便捷。全鎮總面積133.17平方公里,轄5個居委會,15個村委會,常駐人口6.8萬,是國家級衛生鎮、國家級生態鄉鎮。

    鎮黨委、政府近年來對農家宴防疫防控情況和食品安全監管高度重視,設有由鎮長任主任,分管領導為副主任,派出所、農業農村與社會事業局、財政局、經濟發展局、市場監管局、衛生院及為民服務中心等部門為成員單位的食品安全委員會,下設食品安全辦公室,有食品安全專職人員負責農家宴監管工作及與鎮疫情防控指揮部的協調工作,農家宴食品安全管理并入網格系統,20個村(居)共設食品安全協管員20名,食品安全信息員20名,網格員870名,農家宴監管實行以獎代補,系統申報并審核通過按50-200人農家宴補貼25元/場,200人以上50元/場的標準,對負責農家宴的食品安全信息員予以獎勵。

    目前全鎮登記在冊農家宴廚師74名,均經過體檢后上崗,健康證均在有效期內。自2020年疫情開始2021年第一季度,按疫情嚴控期和疫情緩和常態化管理期區分,疫情嚴控期為2020年1月底至5月底,2021年1月底至3月下旬,期間嚴格遵照疫情防疫防控指揮部要求,紅事緩辦,白事簡辦,控制規模,由村(居)每日上報信息,鎮食安辦和防控指揮部備案后執行,村居負責現場對是否符合防疫要求和食品安全要求進行評估檢查,共上報簡辦白事共100余場, 疫情緩和常態化管理期主要為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底,系統申報農家宴335場, 其中200人以上5場,多年來未發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農家宴在時間、地點、廚師及幫工上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一些規模較小的還存在隱蔽性,給農家宴全面監管帶來了一定的難度,通過此次調研,我們發現了一些較為突出的問題。

    一是農家宴主家和承辦方和食客都缺乏食品安全意識。小規模的農家宴多由親戚鄰居幫忙,較大規模的請的“一條龍”服務主家對廚師團隊的資質健康證等并沒有很高的要求。承辦方團隊除了主廚,其它人員流動性較大,并沒有形成專業化團隊,管理較為困難。食客多為親朋好友,疫情期間要求的分餐制度并不能很好地執行。

    二是備餐用餐環境相對簡陋。農家宴舉辦地點一般為主家家里,食品加工多放在自家廚房,有些直接在室外搭棚,場地和儲存條件有限,很難做到生熟分開。提前準備好的冷菜以及上一頓剩下的食物,沒有足夠大的冷柜存放,直接露天擺放,尤其是夏季高溫,蚊蠅滋生,極易造成食品污染和變質,為農家宴食品安全埋下了很深的隱患。

    三是農家宴原料采購不規范。承辦農家宴的廚師一般都有各自的進貨渠道,多為熟人供貨,小規模農家宴的原料多自產或自行采購,做不到每樣都能票證齊全,這就為質量追溯帶來了困難。

    四是農家宴監管做不到全面有效。目前200人以下農家宴監管主要以村居上報和現場評估審核為主,200人以上的再由鎮食安辦和市場監管局現場監管,村居信息員對農家宴信尤其是小規模農家宴信息掌握不及時,無法做到應報盡報,在疫情防控大背景下,隨著天氣的轉暖,一些防疫措施也開始松動。

    三、對策和建議

    一是加強宣傳,提高轄區群眾的食品安全意識,利用好線上的微信平臺、QQ群、各類新媒體和線下的培訓、講座和宣講,廣泛普及食品安全知識和綠色健康生活理念,加強他們關于食品安全的自我防護能力和食品安全問題的敏感度,鼓勵和引導他們加入到食品安全監管隊伍中來,暢通溝通渠道,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同時在簽訂農家宴告知書的同時,要由村干部口頭再次明確主家責任,督促主家履責。

    二是加強培訓,首先加強農家宴廚師的培訓與管理,每年對農家宴廚師進行健康體檢和培訓,確保持有效健康證上崗,對直接接觸食物的副廚也一并要求。建立健全農家宴廚師檔案和黑名單機制,將發生過食品安全事故和屢次不參加培訓的農家宴廚師拉入黑名單。其次要建立健全村(居)食品安全協管員和信息員的培訓和獎懲機制,提高村居履職能力和工作積極性。加強對農家宴現場評估環節的培訓,特別是對農家宴舉辦場所要求、原料索證索票和食物儲存相關要求,并留下影像資料,以此作為最后審核的關鍵材料。

    三是加快融入網格管理。發揮好網格員作用,拓寬農家宴信息渠道,及時傳遞上報,評估審核,做到應報盡報不留死角。

    四是突出特殊時間段的監管,與市場監管局聯合監管,在高考之后的8-9月份,農歷臘月和正月,還有端午、中秋、春節等走親訪友的旺季,加大農家宴抽查和食品抽檢抽測力度。

    隨著新冠疫苗的逐漸普及和天氣的轉暖,疫情或將迎來曙光,但農家宴的食品安全監管依舊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隨著群眾食品安全和健康意識的覺醒,對農家宴食品安全的需求必將邁上新的臺階,十總鎮食安辦將繼續推進食品安全監管隊伍建設,打造一支專業能力強,服務態度好,工作效率高的專業隊伍,為群眾“舌尖上的安全”保駕護航。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吳森林]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羞羞的视频在线观看|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7|国产小屁孩cao大人|精品18videosex性欧美|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