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陽市1254戶企業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海陽市1254戶企業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于義濤 本刊記者 朱有剛
截止6月30日24時,隨著全國企業年報公示系統的關閉,2020年度各類市場主體年報工作宣告結束,山東省海陽市應公示企業12291戶,已公示11888戶,年報率為96.72%,比煙臺市的平均值高2.5個百分點,海陽市對本月10日對未按規定公示年度報告的1254戶企業依照規定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并將上述列異的各類市場主體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統一公示。日后即使補報移出了經營異常名錄,痕跡也將伴隨“終身”。 據悉,這1254戶企業,涉及食品、地產、通信、建材、化工、文化、金融、制衣、電子、商貿、軟件、工程、養殖等各行各業。他們有的可能已經倒閉了但未按規定辦理注銷登記,有的可能是注冊登記時填寫了虛假的聯系電話和地址,還有少數企業雖然能聯系上,但仍未能在規定的時間年報并公示。 據了解,企業、個體工商戶以及農民專業合作社應于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報送上一年度的年度報告,并向社會公示。也就是說,今年6月30日前,在去年12月31日前登記注冊的各類市場主體,應主動申報公示2020年年度報告。 當前,各部門信用聯合懲戒力度不斷加強,企業的“經營異常名錄”等不良狀態會在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平臺中向全社會公示,而該平臺也已成為政府部門、媒體、銀行、商業客戶、中介機構等社會各界免費查詢企業信用信息的重要渠道,失信企業在今后的日常經營活動中,融資貸款、招投標、國有土地受轉讓等經營行為將受到限制,做到“一處失信,處處受限”。

其他消費者和企業如果想與某家企業合作,也請先登錄國家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其年報情況,如果發現其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千萬不要再與其合作,以免經營受損或上當受騙。另外,企業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滿3年,依然未履行相關義務的,將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黑名單)”,其法定代表人、負責人,3年內不得擔任其他企業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