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汛情有對策 食安保障出重點
迎接建黨一百年 食安保障譜新篇 之河南省洛陽市篇
應對汛情有對策 食安保障出重點
一一河南省洛陽的人民政府食安辦發出汛期食品安全提示
本刊記者 柴占陽 通訊員陳 翔 吳銀波
7月17日以來,河南省出現大范圍強降雨,多地降水量打破歷史記錄,部分水庫水位超汛限,部分城區內澇嚴重,部分道路交通中斷。根據氣象預報,21日河南省黃河以北和鄭州、開封、洛陽、平頂山等地仍有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特大暴雨。
“當前已進入防汛關鍵期,各級領導干部要始終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身先士卒、靠前指揮,迅速組織力量防汛救災,妥善安置受災群眾,嚴防次生災害,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河南省洛陽市人民政府食安辦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及時發出汛期食品安全提示,其主要內容如下:
近日,河南省多地連續降雨,引發洪澇災害。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民以食為天,汛期期間,食品污染風險增加,短時間集中暴露在食源性疾病風險下的幾率大大增加。市政府食安辦發出提示,謹遵食品安全“五大要點”, 確保飲食安全。
一、保持清潔
(一)飯前便后要認真洗手,不用臟手和不潔工具接觸食品。
(二)生吃的瓜果蔬菜一定要洗凈、消毒。
(三)餐具和切配、盛裝熟食的炊具,使用前要清洗干凈后消毒(最好用蒸煮法)。
(四)不使用污水清洗瓜果、碗筷餐具。
(五)食品原料、半成品和成品以及炊具、餐飲具防塵、防蠅蟲、防鼠、防水和防潮。
(六)接觸食品的工具、容器、包裝材料、工作臺面以及貨架、櫥、柜也應當清潔、無毒無害。
二、生熟分開
(一)生熟食品要分開盛放。
(二)刀、砧板、容器、餐飲具等要做到生熟分開。
(三)避免交叉污染,特別注意避免手、抹布等的交叉污染。
三、燒熟煮透
(一)盡量使用蒸、煮、燉等長時間加熱的烹調方式。
(二)制作肉、蛋、奶、魚或其他易腐食品時,特別要注意燒熟煮透。
(三)盡量不加工和食用冷葷類食品。
(四)不生食動物性食品。
(五)生水一定要喝燒開后再喝,不直接喝生水。
四、安全存放
(一)只加工簡單的飯菜,即做即食,不存放,盡量不吃剩飯剩菜。
(二)剩飯菜及隔夜熟食如果確定沒有變質,則可徹底加熱后再食用。
五、材料安全
(一)只喝清潔飲用水和/或達標瓶(桶)裝水。
(二)食品原料與輔料必須新鮮、清潔,無毒無害,色、香、味正常。
(三)不吃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家畜、家禽、魚蝦。
(四)不自行采食不認識的野生蘑菇和其它野菜、野果。
(五)不吃嚴重污染、腐敗變質和可疑有毒的一切食品。
全市食品安全部門要大力開展營養與食品衛生核心“十條” 宣傳工作,廣泛深入開展食品衛生、營養與健康知識的宣傳普及,提高群眾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一、不吃霉爛變質的食品,不吃來路不明的食品,不吃死亡的家禽家畜。
二、不吃生冷食品,加工食品要燒熟煮透。
三、不喝生水,生水應燒開后飲用。
四、飯前便后要洗手,加工食品前要洗手。
五、生、熟食品要分開放置和加工。
六、食品容器、餐具要徹底清洗和消毒。
七、剩菜剩飯要確保沒有變質,經徹底加熱后再食用。
八、足量飲水,每天至少1000ml飲用水。天氣炎熱或活動量大時,應增加飲水量。
九、吃好三餐,攝入充足的食物,做到食物多樣化。
十、優先選擇營養強化食品。在食物種類單一的情況下,可選擇復合營養素補充劑。
各級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要迅速行動,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檢查,重點檢查是否存在有因洪災涉水、受潮或劣質變質食品的情況,嚴禁使用洪水浸泡過的食品及原輔料、半成品和病死、淹死的牲畜家禽或被洪水浸泡污染發霉變質的食品加工制作食物,堅決杜絕不安全食品流入餐桌,避免發生食品安全事故!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