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市創新推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 助力優化營商環境
濟寧市創新推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 助力優化營商環境
周倩 本刊記者 陳德龍
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作為新形勢下加強和規范事中事后監管的重要內容,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濟寧市各級各部門不斷強化組織領導、密切協同配合,以扎實有效的舉措推動創新監管方式、提升監管效能,助力優化營商環境。

一、凝聚共識,構建“三同工作模式”
市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聯席會議辦公室充分發揮綜合協調作用,主動做好組織、協調、通報、調度工作,推動各部門間信息共享。一是同部署。今年,我市“雙隨機、一公開”聯席會議辦公室進行了認真研究,立足我市實際,擴充調整了雙隨機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將聯席會議成員單位由26個調整到38個,并根據營商環境考核要求,在省《計劃》的基礎上與30余個成員單位,逐條逐項進行了充分溝通并達成共識,形成了我市今年的部門聯合抽查《計劃》?!队媱潯饭采婕?0個領域、89個抽查事項、30余個部門。每一個抽查事項都明確了檢查對象、抽查時間、發起及配合單位、檢查主體,相較去年,有了大幅度提升。二是同推進。做好數據分析支持,堅持“通用+專業”“風險+評估”的監管理念,深入挖掘監管數據價值,依托差異化監管制度,構建專業信用風險分類模型,通過企業信用風險模型與各部門專業風險模型的集成使用,形成“通用+專業”的風險防控機制。三是同落實。進一步強化部門間的協作配合,科學調配抽查力量,合理把控時間節奏,及時公示抽查結果,切實形成工作合力,堅決杜絕重復檢查、分散檢查、拖沓推諉現象發生,實現監管范圍全覆蓋,監管責任無盲區,最大限度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做到監管效能最大化、監管成本最優化、對市場主體干擾最小化。確保抽查發現問題與后續監管相銜接,形成監管閉環,努力營造公平有序、公開透明的市場環境。


二、力求突破,探索創新監管方式
一是完善檢查對象名錄庫范圍,探索納入非市場主體。通過各級各部門近兩年的“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工作的全面推進落實,對各類市場主體的檢查逐步做到了全覆蓋,同時也發現非市場主體的相關檢查事項無法與“雙隨機、一公開”相結合。市聯席會議辦公室積極與司法、人社等部門溝通交流,探索建立非市場主體檢查對象名錄庫,將行業相關的律師事務所、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等非市場主體制定統一的名錄庫標準,不斷擴大“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工作適用范圍。
二是依托告知承諾制,力求實現“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無死角”“全覆蓋”。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是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是深化“證照分離”改革,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的重點工作,也是優化我市營商環境,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的重要舉措。為在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領域全面推行告知承諾制,市“雙隨機、一公開”聯席會議辦公室積極印發《關于在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領域全面推行告知承諾制的通知》文件,確保后續監管有章可循、有據可依,為強化事中事后監管打好基礎。
三是構建起完善的事中事后監管平臺。根據國務院網絡建設“上下一條線”的工作部署,我局依托省“部門聯合雙隨機監管平臺”、“市場監督管理局綜合業務系統”等信息系統,構建起完善的事中事后監管平臺,平臺包含了“雙告知”“雙隨機”“聯合懲戒”“監管預警”“數據推送”等功能模塊。目前,各系統已發放各相關部門并推廣應用,實現“雙隨機”監管數據自動推送到各相關部門及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
四是“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與營商環境建設工作互推互進。結合我市工作實際,充分發揮“雙隨機、一公開”聯席會議辦公室優勢,加強部門間協同配合,以市政府名義制定出臺了《關于在全市市場監管領域全面推行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優化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形成監管工作+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互推互進的模式。


三、強化指導,不斷提高業務能力
“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作為常態化監管手段,在減輕企業負擔、減輕基層執法人員負擔、提高監管效能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進一步規范我市“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執法行為,為新進執法人員提供工作指導,我市全面梳理自施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以來的政策文件、監管事項、檢查方式、適用法律依據等,編制印發了我市《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手冊》、《市場監管系統“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工作指引》,為各級各部門一線執法人員提供指導,不斷提高執法水平和執法效能,確保“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工作真正落實落細,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