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海陽市市場監管局培塑一線過硬隊伍著力構建安全放心營商環境
山東省海陽市市場監管局: 堅持黨史學習引領 培塑一線過硬隊伍著力構建市場監管安全放心營商環境
劉修發 本刊記者 朱有剛
山東省海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始終以高度自覺的政治站位、以胸懷大局的統籌謀略、以奮發有為的從容姿態、以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以不辱使命的擔當作為,扎實推進“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各項活動見成效,以優異的成績向建黨100周年獻禮。

多措并舉“學黨史”,開拓思維“提升境界”
一是堅持“以上率下”,推進領導干部“先學一步”。緊跟上級黨史學習教育步伐,采取“以上率下、先學一步、悟深一層、帶動一片”的方式方法,拿出5天時間,集中組織全局鄉鎮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脫產開展《論中國共產黨歷史》《中國國共產黨簡史》《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關于中國共產黨歷史論述摘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的深入學習,通過學習領會經典、撰寫個人心得、集體研討交流,有效確保“四個意識”“四個自信”“兩個維護”在領導干部層面扎根繁衍。
二是盤活“優勢資源”,推進黨員干部“深學一層”。充分利用“主題黨日”“三會一課”及“每周五下午培訓”等時機,圍繞“帶著責任學黨史、帶著感情學黨史、帶著問題學黨史”的要求。先后1次邀請黨校老師親臨授課,10余次有計劃、有組織、有檢查、有通報的開展黨員個人自學、領導干部領學、黨校老師教學、黨課宣講促學活動,并完成了“學習強國”“燈塔—黨建在線”“煙臺市網絡黨校行政學院”等網絡課程和5期黨史學習教育知識競賽考核任務,進一步提高了黨員干部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三是健全“考評機制”,推進全體干部“普學一遍”。牢固樹立在“學黨史”中培養干部、在“學黨史”中發現干部、在“學黨史”中考察干部的工作理念,建立健全“學黨史”考核評定機制,將全體干部職工納入黨史學習教育中來,重點對“4本書籍”學習計劃完成、“網絡課程”50學時指標任務完成、“學習強國”每日瀏覽答題積分、黨史學習教育“知識競賽”每周競賽成績以及演講比賽評比名次等,與年度崗位目標考核及個人立功受獎、職級晉升無縫銜接,營造了市場監管干部想干事、愿干事、能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濃厚氛圍。

觸景生情“悟思想”,薪火相傳“崇尚信仰”
一是走進“教育基地”,運用紅色經典“喚醒信仰”。 組織黨員干部走進地雷戰黨性教育基地,觀看紅色電影《地雷戰》《沂蒙山》等紅色經典專題片,一幅幅珍貴的革命照片、一件件斑駁的歷史實物、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使黨員干部重溫了那些波瀾壯闊的戰斗場面,了解了地雷戰英雄于化虎、趙守福、孫玉敏及沂蒙六姐妹等人同侵略者做頑強斗爭的感人事跡,深刻感受到了無數革命先烈為了革命、為了真理、為了共產主義偉大事業而奉獻一生的革命情懷,讓全體黨員干部從深層次喚醒了信黨、愛黨、崇黨的精神信仰。
二是接受“先輩傳承”,運用身邊榜樣“培塑信仰”。隆重舉行“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頒發儀式,邀請31名滿50周年黨齡的離退休老黨員老干部蒞臨紀念章頒發儀式活動現場,組織老黨員重溫入黨誓詞、捐贈黨史書籍、集體合影留戀、暢談光輝歷程;組織60余名黨員干部和志愿者走進敬老院走訪慰問老黨員老干部,為他們送上大米、面粉、花生油以及阿膠漿等價值8000余元的慰問品,讓全體黨員干部在與老黨員老干部親切交流中接受了黨性教育、汲取了精神營養、找準了人生定位。 三是融入“組織生活”,運用心靈碰撞“堅定信仰”。

觸景生情“悟思想”,薪火相傳“崇尚信仰”
一是走進“教育基地”,運用紅色經典“喚醒信仰”。 組織黨員干部走進地雷戰黨性教育基地,觀看紅色電影《地雷戰》《沂蒙山》等紅色經典專題片,一幅幅珍貴的革命照片、一件件斑駁的歷史實物、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使黨員干部重溫了那些波瀾壯闊的戰斗場面,了解了地雷戰英雄于化虎、趙守福、孫玉敏及沂蒙六姐妹等人同侵略者做頑強斗爭的感人事跡,深刻感受到了無數革命先烈為了革命、為了真理、為了共產主義偉大事業而奉獻一生的革命情懷,讓全體黨員干部從深層次喚醒了信黨、愛黨、崇黨的精神信仰。
二是接受“先輩傳承”,運用身邊榜樣“培塑信仰”。隆重舉行“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頒發儀式,邀請31名滿50周年黨齡的離退休老黨員老干部蒞臨紀念章頒發儀式活動現場,組織老黨員重溫入黨誓詞、捐贈黨史書籍、集體合影留戀、暢談光輝歷程;組織60余名黨員干部和志愿者走進敬老院走訪慰問老黨員老干部,為他們送上大米、面粉、花生油以及阿膠漿等價值8000余元的慰問品,讓全體黨員干部在與老黨員老干部親切交流中接受了黨性教育、汲取了精神營養、找準了人生定位。 三是融入“組織生活”,運用心靈碰撞“堅定信仰”。
為活躍慶祝建黨100周年的濃厚氛圍,“七一”當天,組織全局黨員干部重溫一次入黨誓詞、聆聽一場紅色黨課、參與一場詩歌朗誦、觀看一場現場直播、開展一次“雙報到”活動、組織一場集體合唱的“六個一”活動;嚴格落實省、市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關于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專題組織生活會有關問題的答復》通知精神,嚴密組織所屬4個黨支部和249名黨員干部圍繞《答復》深入進行自我剖析、體會交流以及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讓全體黨員干部對初心和使命有了更加深刻的領悟、更加崇敬的情懷、更加堅定的立場。

惠及民生“辦實事”,旨為民眾“謀福祉”
一是全面“減壓減負”,實現注冊登記“方便于民”。堅持急群眾所急、幫群眾所需、解群眾所難。對單位擔負的20余個事項申請材料、審批環節全面壓縮至全國最低水平,將全市所有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注冊登記和小型(含)以下餐飲服務單位、個體食品經營店許可及食品加工小作坊、小餐飲店備案等,一律下放到14個基層市場監管所大廳辦理,實行“零延時、零紙張、零見面、零跑腿”審批,并免除一切審批登記費用,有效解決群眾辦事路途遙遠、乘車不便、長途奔波等問題,大大降低了群眾辦事成本,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贊揚。
二是創建“黨建品牌”,實現基層黨建“親近于民”。充分發揮黨的思想政治優勢、組織領導優勢、服務群眾優勢,先后20余次組織黨員干部“進社區、送知識、促黨建”活動;10余次組織全局66名志愿者走進供養中心、養老院和社區,慰問殘疾人、老人和老黨員;在全市設立14個“黨員愛心驛站”,先后向群眾提供近2萬余人次愛心服務;26次集中組織123名黨員干部,深入2個鎮街、31個村莊,完成171名幫扶對象脫貧攻堅任務,吹響了“黨建+服務群眾+市場監管”的“集結號”,獲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肯定。
三是強化“權益維護”,實現放心消費“取信于民”。嚴格落實省、市局全域放心消費創建工作安排部署,積極組織調整精干力量,扎實推進創建工作落實,有效確保全市45049戶市場主體完成全域創建放心消費工作,全域創建放心消費率達到100%的要求,并走在了其它縣市區前列。扎實開展消費者權益保護,僅2021年度以來,先后受理12345、12315、89000熱線的群眾投訴舉報2050件,依法調處2050件,反饋信息2050件,挽回群眾經濟損失30余萬元,實現群眾投訴舉報案件受理登記率、依法調處率、信息反饋率及群眾滿意度4個百分百,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信賴。

統籌謀劃“開新局”,擔當使命“續寫新篇”
一是深化“市場建設”,保障重大建設“健康發展”。吸引社會資本1400萬元,在老城區東側、南側、西側及中心位置分別新建5000平米農貿市場2處、2000平方米生活市場1處、1000平米餐飲示范園1處,構建了“東西南北中”10分鐘便民消費服務圈。引進總投資3.8億元、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的海陽市大農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山東省重點項目),今年計劃投資2.5億元,完成一期10萬平米集農副產品批發零售、冷庫倉儲、冷鏈物流、電子商務于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農貿市場,該市場的建成將成為膠東半島屈指可數的綜合性農貿市場,必將再一次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二是深化“疫情防控”,保障重要環節“無縫監管”。2020年度,我局被煙臺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2021年度,扎實推進全市394家冷鏈食品生產經營企業、43家進口非冷鏈集裝箱貨物企業及368家藥品經營、35家疫苗接種環節監督管理。在全面強化主體責任基礎上,對全市66家重點冷鏈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各自安排1名駐廠監督員,有效確保相關主體在規章制度范圍內運行。嚴格落實相關領域從業人員“7天一檢”和貨物“3天一檢”制度,累計檢測相關業戶6700余戶次,檢測食品、物品、環境樣本12萬余批次,從業人員3.5萬余人次,有效防控重點環節疫情風險。
三是深化“排查整治”,保障重點領域“安全發展”。將全部精力和主要力量放在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和建黨100周年安保維穩上,扎實推進特種設備、食品藥品、重點工業產品、黑加油站(點)等市場監管領域安全生產排查整治。采取先重點、后一般,先企業、后個體,先城鎮、后農村的排查方式,排查整治重點領域3萬余戶次,完成全市10760戶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和食品藥品生產經營單位100%覆蓋排查整治,發現隱患12179處,整改隱患12166處,封停塔式起重機76臺、取締黑加油站(點)7個、依法查處違法案件85起,保障了市場監管領域安全發展,營造了安全放心的營商環境。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