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在兩同 齊心抗疫】打好食品安全組合拳 為疫情防控保駕護航
食品安全導刊揚州訊(通訊員 郭林山 柴明紅)新一輪疫情爆發以來,揚州市上下堅決按照孫春蘭副總理的指示精神,眾志成城、共克時艱,全面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寶應縣市場監管局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各項任務的同時,統籌安排、戮力同心,守土有責,履職盡責、扎實做好全縣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為疫情防控人民戰爭保駕護航。
疫情防控形勢升級后,按照“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原則,對容易形成較長時間人群逗留、聚集和密切接觸的公共場所實施管控;限制性開放市民日常生活必需的場所,包括農貿市場、食品生產企業、食品攤販、商場超市等;餐飲業不準堂食,只能提供外賣服務。為減少損失,同時保障群眾正常生活,不少餐飲店臨時增加外賣服務。寶應縣市場監管局在落實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對所有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進行全面、細致排查,開展全覆蓋、動態監管。
開展底數排查。結合張貼疫情防控相關通告,通過“鐵腳板”、微信群、電話聯系等多種方式,將防控要求及時傳達到每一個市場主體,同時對生產經營情況進行調查核實,建立疫情期間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數據庫,做到底數清、賬冊明。目前在業食品生產企業120家、大中型商場超市60家、食品攤販130家、食品小作坊105家、外賣餐飲800家(其中為隔離點供餐14家、為鎮區及社區防控人員提供盒飯20家、為固定單位內部集中供餐15家)、機關企事業單位食堂80家。
開展全面“體檢”。對梳理出的在業單位,各轄區分局按照《食品生產經營日常監督檢查管理辦法》和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開展拉網式全覆蓋指導與檢查,重點檢查疫情防控措施是否落實、食品安全基本條件是否達標、人員管理是否到位,對不符合要求的一律暫停生產經營;對已暫停營業后恢復營業的單位,一律進行全面清洗消毒,并經驗收合格后方可生產經營。機關業務科室對各轄區符合生產經營條件的開展抽查復核。期間取消供餐資格單位28家、責令自行停業18家、取締食品攤販58家。
開展動態監管。建立聯動動態監管機制,各鎮區食安辦牽頭負責轄區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的管控,特別是為隔離點、社區村居工作人員及機關單位供餐單位,需報縣食安辦備案審核,對因集中開展核酸檢測、隔離點增加等原因臨時變更供餐單位的,需重新備案審核。寶應縣市場監管局結合疫情防控四級巡查機制(分局普查、聯合巡查、機關抽查、紀檢督查)對發現的食品安全管理不到位、防控措施不落實的,隨時取消生產經營資格。加強農村集體聚餐管控,農村集體聚餐人員容易集聚,加工基礎條件較差,人員及食品安全管控難度較大,加上目前高溫季節,極易造成疫情擴散及食品安全事故,為此,寶應縣及時下發了《暫停舉辦農村集體聚餐的通知》,各鎮區利用多種形式宣傳到每個社區村居食品安全協管員及農家宴廚師,農家宴廚師簽訂暫停經營承諾書,各村居組長、社區村居協管員每天開展巡查,對“白事”主動上門宣傳政策,進行勸導;鎮區食安辦每天開展巡查督查,組織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對不聽勸阻舉辦者、承辦者進行處置。7月30日以來,勸停聚餐200次,1200桌,防止人員聚集1.5萬人次,實施訓誡16次。
根據防控形勢,寶應縣適時開展全員核酸檢測,為保障檢測工作順利進行,對8000多名義務人員、志愿者、保障人員等實施集中供餐。寶應縣市場監管局承擔食品安全保障任務,局領導高度重視,挑選業務精、能力強的專業人員成立12個保障專班,實施駐點監督,局領導成立專項巡查組,對駐點人員監督情況及餐飲單位管控情況進行巡查,確保防控人員吃的安、吃的好。
嚴格單位遴選。根據供餐人數及檢測點設置情況,按照接待能力、就近供餐及企業自愿的原則,市場監管與商務部門共同商議,對擬供餐單位進行評估審核,確定供餐單位名單及具體供餐數量。同時,制定《核酸集中采集供餐食品安全基本要求》,供餐單位量化等級需達到“良好”以上,所有人員需有健康證明且接種過新冠疫苗、核酸檢測為陰性;加工前期,在駐點人員監督下,對場所進行全面清洗消毒。
嚴格食材查驗。供餐菜譜經市場監管部門審查,使用統一菜譜,不得隨意變動;所有食材必須是新購進的,不得使用庫存原料;所有調味料需重新更換;購進的原料輔料必需有進貨票據、相關檢疫證明,并進行驗收查驗;打包盒等食品相關產品要有生產許可證及合格證。部分早餐直接使用本地生產的預包裝食品,市場監管局同時落實專人對生產企業進行駐點監督。
嚴格操作過程。為保障核酸檢測工作順利開展,對食品安全必須高標準、嚴要求。駐點保障人員配備中心溫度計、ATP檢測儀、紫外線照度計、農殘檢測試劑盒等保障設備對操作過程進行全程監督,重點監督燒熟煮透、交叉污染、衛生管理等情況,所有食品必須實行留樣,首菜出菜到食用不得超過1:30小時,送餐前后對送餐車進行嚴格清洗消毒。
突出抓好集體供餐單位、食品生產流通單位及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實施重點監督,在全面檢查的基礎上,不定期開展抽查、巡查,對防控措施不力、食品安全管理不到位,存在安全風險隱患的,及時給予約談、整改,并進行跟蹤,拒不整改的給予關停。
突出供餐單位監管。重點對隔離點供餐單位、為固定單位供餐單位、盒飯外賣單位等供應量大的餐飲單位加強監管力度,開展專項體檢;對包子店、食品攤販等,結合疫情防控,納入分局巡查范圍。取消不符合要求的隔離點供餐單位12家,關停為固定單位供餐單位8家。
突出生產流通環節監管。重點加大對人員較為集聚、消費量大的農貿市場、大中型商場超市及肉制品等高風險生產企業監管力度;對食品小作坊、小食雜店在實施全面體檢的基礎上,納入分局疫情防控巡查范圍;對含網絡訂餐平臺實施約談,督促其落實防控措施和食品安全管理責任,切實加強平臺和外賣小哥的管理。
突出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建立在業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動態名冊,在線召開監管會議,將疫情防控及食品安全管理要求宣傳到每個生產經營者,所有生產經營進口冷鏈食品的江蘇省冷鏈食品監管平臺,嚴格落實“三專”“三證”“四不”要求,市場監管部門通過江蘇省冷鏈食品監管平臺實施在線監控,同時,加大線下監督檢查力度。
為扎實抓好疫情期間食品安全工作,有力提升工作效能,為疫情防控順利開展保駕護航,寶應縣市場監管局多措并舉,著力構建保障機制。
強化政策支撐。寶應縣市場監管部門根據疫情防控形勢的變化,及時制訂特殊時期食品安全具體要求,讓基層分局、生產經營者方便執行,相繼出臺《關于進一步做好全縣餐飲業疫情常態化防控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及安全生產檢查通知》《單位供餐點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工作要求》《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供餐食品安全工作規范》《商場超市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工作要求》《核酸集中采集供餐食品安全基本要求》等文件規定。
強化宣傳教育。為確保食品安全各項要求執行到位,寶應縣市場監管局多形式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教育。開展入戶宣傳,印發行業食品要求1萬多份,檢查人員通過“鐵腳板”多次逐戶上門發放,及時將防控要求傳達到每個市場主體,做到一戶不到不下班、一家不知不撤退。疫情形勢升級以來,出動檢查人員3600人次,上門服務20000戶次。通過載體宣傳,督促35家農貿市場每天利用小喇叭及宣傳櫥窗宣傳食品安全要求,督促500多家食品生產企業、餐飲單位等通過電子顯示屏及微信群展播食品安全知識,在相關媒體發布食品安全提示等信息58條。通過集中約談、在線會議等形式,加強生產經營單位安全教育,督促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
強化以罰促管。依托執法查處為食品安全工作提供保障,實施以案促教,強化警示震懾效果,在加大對食品安全違法違規行為查處力度的同時,對處理情況進行通報,對典型案例在相關媒體進行曝光。約談農貿市場、網絡平臺等15家單位8場次,聯合城管部門取締燒烤店12家,查處無證經營案件1起,查獲出租許可證案件1起。
當前,疫情防控仍處在最關鍵、最吃緊的時候,容不得半點松懈和僥幸。寶應縣市場監管部門將繼續發揚頑強斗爭精神和連續作戰風格,以最優作風、最硬措施、最嚴紀律,守好食品安全陣地,為疫情防控保駕護航。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吳森林]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