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在兩同 齊心抗疫】江都市場監管局:筑屏障、護市場、保供應
食品安全導刊揚州訊(通訊員 許峰)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揚州市江都區市場監管局聞令而動,第一時間吹響疫情防控“集結號”,全體黨員干部沖在一線、頂在一線、守在一線、奮戰在一線,全力以赴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蹲市場、禁堂食、強安全,細致扎口筑屏障
農貿市場人員扎堆擁擠,存在一定聚集性疫情風險隱患。江都區市監局組織人員在全區48家農貿市場開展常態化值守,督促、協助市場主辦方,嚴格用好戴口罩、測體溫、二碼聯查、一米線、查出入證等防疫“五件套”,摸清市場管理人員及經營戶底數,供區防指進行核酸檢測采樣人員比對,督促未檢人員及時進行核酸檢測。
飯店聚餐同樣容易引發聚集性疫情,江都區防指暫停堂食和暫停沿街店鋪營業通告發布后,區市監局晝夜嚴查,勸導3400多家無網絡外賣經營資格的餐飲單位服從全區防疫大局,暫停營業。對“美團”“餓了嗎”等網絡外賣平臺外賣騎手進行專題防疫輔導,要求相關平臺嚴格審核入網經營者資質,嚴禁無網絡經營資質的餐飲單位入網經營。
隔離人員的安全始終記掛在市監干部心中,江都區市監局對集中隔離點逐一“過篩子”,切實保障集中隔離人員的食品安全,以及集中隔離點電梯等特種設備安全,為隔離人員營造放心舒適的“隔離抗疫”環境。
■穩物價、停四藥、查冷鏈,鐵腕執法護市場
疫情暴發初期,因道路管控導致全區蔬菜一時供應不足、價格上漲。江都區市監局嚴密監控農貿市場及大型商超民生物資價格,發出《關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加強價格自律公開信》,及《關于規范價格行為保障物價平穩的倡議書》,要求廣大經營戶履行社會責任,不得囤積居奇、哄抬物價。對存在不明碼標價等違法行為的,堅持“零容忍”,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截至目前,共查處不明碼標價違法案件39件,妥善處置價格投訴舉報130余件。
零售藥店作為早期防疫監測“哨點”,防控初期,江都區市監局即要求所有零售藥店暫停銷售(含網絡銷售)退熱、止咳、抗病毒和抗生素等四類藥品。特別是在區防指第11號通告發布后,要求所有藥店不得向無出入證人員售藥。截至目前,共現場檢查藥店4639家次,網上巡查藥店1346家次,責令7戶藥品網絡經營戶下架上述四類藥品。
冷鏈食品是新冠病毒傳播的重要途徑,在落實“人物同防”要求中,江都區市監局對全區冷鏈食品進行專項檢查,重點檢查是否有進口冷鏈食品及進口冷鏈食品是否錄入“江蘇冷鏈”平臺、有無“三證”、是否嚴格執行“三專”和“四個不得”要求。對檢查中發現的6家未執行“三專”經營單位、59家未對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消毒經營單位、9家未在經營場所公示進口食品溯源二維碼經營單位,均已督促整改到位。
■豐菜籃、保米袋、護民生,暖心服務保供應
“上午準備車輛通行證審批材料,下午3點到次日凌晨在高速卡口執行蔬菜運輸車輛點對點保障是我們最近工作的常態。”江都區市監局民生物資保供突擊隊員吳慶祥說。
維護全區群眾“菜籃子”穩定始終是一項大事,在確保蔬菜等民生物資進得了城、入得了店,不脫銷、不斷檔過程中,江都區市監局成立了一支民生物資保供突擊隊,執行磚橋蔬菜批發市場保障供應任務,為蔬菜運輸車輛提供高速卡口至批發市場間的點對點保障。截至目前,這支保供突擊隊已累計為340車次、約6000噸蔬菜提供了保障,為打贏疫情阻擊戰構筑堅強的市場物資保障的后盾。
疫情期間,如何保障全區群眾“米袋子”供應,是擺在市監干部面前的另一道考題。為答好這道題,江都區市監局加大了對江蘇神谷米業等保供大米企業的行政指導和監督檢查力度,要求在落實好疫情防控主體責任,以及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的同時,開足馬力進行滿負荷生產,全力保障全區大米供應。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吳森林]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