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坊 大民生 無錫市市場監管局助力小作坊變身“名特優”
(食品安全導刊無錫訊)近日,無錫市委黨史學習教育第五巡回指導組對2020年度無錫市市級名特優食品小作坊(錫食名坊)——凌阿姨粢飯團小作坊進行現場檢查??吹礁蓛粽麧嵉募庸鏊?、規范的人員管理,指導組對于“名特優”食品小作坊培育工作在服務民生方面的重要意義進行了充分肯定。
食品小作坊既涉及“?;久裆?rdquo;,也是傳承地方傳統飲食文化的重要載體,更是“保居民就業、保市場主體”的重要方面。今年,為進一步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無錫市市場監管局將“名特優食品小作坊培育”列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重點項目,幫扶激勵小作坊改造提升,將無錫本土品牌打造成民生服務精品。目前,2021年度“錫食名坊”培育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全市近90家食品小作坊踴躍報名,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寓服務于監管、對參評單位開展多次“點對點”實地幫扶指導。8月19日起,無錫市市場監管局組織由江南大學食品學院教授、檢測機構技術骨干、食品安全檢查員以及企業質量管理人員等組成的專家組,對參評小作坊進行嚴格的現場檢查。
小作坊雖“小”卻是事關民生的“大事”,也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食品安全“難事”。從2020年起,無錫市在全省率先拉開食品小作坊轉型“蝶變”的大幕。以《無錫市市級名特優食品小作坊(錫食名坊)評審辦法》為抓手,組織監管人員和專家對參評小作坊進行現場指導、幫扶全面提升。編印《食品小作坊監管指南》、《政策導讀》和《“名特優”小作坊培育指南》等,為推進提檔升級提供有力技術支撐。對評審通過的小作坊,予以市、縣(區)兩級獎補(市級層面按20000元/家、各市縣區按3000-20000元/家的標準對“名特優”食品小作坊進行獎補),鼓勵其改造升級。制作錫食名坊系列視頻,對小作坊改造提升前后對比加大宣傳力度,放大示范引領效應。市場監管、農業農村、商務、文廣旅游、消保委等部門從自身職能出發,提供參加各類展會展銷、消費推薦、鼓勵支持其所采用的技藝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優惠扶持政策,幫扶優化食品小作坊發展環境。通過這些措施的實施,讓一批主體責任意識強、深受群眾歡迎的優質小作坊切實體會到規范發展帶來的好處,激勵全市食品小作坊勇于爭先創優。
一年多以來,越來越多的小作坊生產主體意識到“只有積極提升,才能更好發展”的道理,也涌現出了很多典型。宜興市高塍鎮杭楊豬婆肉作坊,在市場監管部門的指導下,把容易藏污納垢的木質蒸鍋換成食品級不銹鋼蒸鍋,把水泥混凝土水池改換成食品級不銹鋼水池,并新建擴建香料倉庫和油污收集處理池,通過投入數十萬元進行綜合改造,既保留了傳統加工工藝,又大幅度提升了食品安全保障能力。錫山區麗芳茶場,對廠房和加工車間進行了全面改造,茶葉加工設施設備作了全面優化提升,并完善了生產過程控制、從業人員健康管理等食品安全制度,通過軟硬件改造升級,整體面貌脫胎換骨。
從生產加工條件的改造提升、生產工藝的改進規范、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健全完善到品牌的宣傳推廣,越來越多的小作坊面貌煥然一新,真真切切地加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讓我們共同期待,2021年度“錫食名坊”的閃亮登場!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吳森林]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