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盡責嚴監管 抗災防疫助重建
抗擊疫情加油干 市場監管不遲緩 之河南省鶴壁市鶴山區篇
主動盡責嚴監管 抗災防疫助重建
一一鶴壁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鶴山分局全力以赴抓好災后重建和疫情防控工作
本刊記者 柴占陽 通訊員 楊 陽
近期以來,河南省鶴壁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鶴山分局圍繞災后重建和疫情防控工作,結合職能,以摸底數、察實情、強監管、重實效為工作思路,扎緊“口袋”、監管環節、精準施策,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
鶴壁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鶴山分局多次召開專題會、碰頭會,及時匯總信息,科學研判、做好安排部署:及時發布信息,公布投訴舉報渠道,保供應、穩物價,確保市場秩序穩定。
同時下發《市市場監管局鶴山分局關于進一步加強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督導檢查的通知》文件,成立督查組,責任到人,對市場監管領域聯防聯控開展督導檢查;要求全員上崗,下沉一線,抓好食品、藥品、重要工業產品和特種設備災后和疫情防控期間的檢查和督導工作,全力加快災后恢復重建和疫情防控工作。
二、優化政務服務
將疫情期間登記注冊和行政審批工作推行的“四個辦”、建立的“四制度”轉化為日常工作機制;對從事食品、藥品等直接服務疫情防控和災后重建的市場主體,堅持特事特辦,符合登記注冊或行政審批條件的當場辦結;對因受災和疫情防控,導致食品生產、食品經營等許可到期而不能按時申請辦理的企業,延后受理。
三、加強食品安全監管
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和災后食品藥品安全,加強對災民安置點的食品安全及捐助捐贈食品安全監督檢查,檢查安置點后廚衛生、餐飲安全,快檢設備和值守人員在崗在位,守牢食品安全底線; 綜合運用定期監測、快速檢測手段,迅速深入受災食品小作坊、餐飲單位、商超市場主體,督促指導清理涉水區域環境衛生,做好災后生產經營場所、設施設備的清洗消毒,規范處理因災受損的食品,嚴禁被洪水浸泡、污染的食品藥品流入市場,嚴防食品安全事故和次生災害發生。截止目前,共檢查各類主體100余家、發現問題20余起,已全部整改到位。
同時,加強冷鏈監管,成立冷鏈冷庫監管專班,監督冷庫開辦方在管理時嚴格落實 “七專”(設立專區域、專通道、專人員、專臺賬、專工具、專消毒、專監管)和“四不得” (無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無核酸檢測證明、無消毒證明、無豫冷鏈追溯碼的進口冷鏈食品一律不得銷售),要求進口冷鏈貨物要“批批檢、件件消”;加大對轄區進口冷鏈食品的排查統計,對我區涉及冷凍食品、生肉經營的商戶進行全覆蓋排查,對進口冷鏈食品從業人員名單數量進行統計,對其樣品、外部環境和人員核酸檢測,截止目前,核酸檢測共計1255批次。
四、加強重點場所疫情防控
實行“值守+巡查+督查”的市場疫情防控工作模式,加強便民市場疫情防控,檢查督導轄區中山、中北、鶴壁集便民點市場開辦方、管理方是否落實掃碼進出、實名登記、體溫測量,是否按照新冠疫情防控要求市場內人員佩戴口罩,對市場進行日常消殺,遇到體溫異常人員及時勸導其到發熱門診就診;
加強各類商戶疫情防控,通過走訪檢查,在餐飲、藥店等各類商戶門前張貼出行碼500余份,嚴格落實掃碼進出登記,店內日常消殺,餐飲店經營要嚴格管控店內人數,防止人員聚集,遇到中高風險地區外來(返鶴)人員及時上報。
五、加強藥品監管
要求轄區各大藥房、診所等藥品經營使用單位停止發熱類藥品出售,對相關藥品進行下架;
出售消炎藥品時嚴格落實實名制出售制度,對銷售記錄和購買人員進行登記。
截止到目前,現有藥房8家,發熱、止咳類藥品已全部下架。
六、強化產品質量和價格監管
消費維權工作“關口”前,開展防疫物資產品質量和價格專項檢查,嚴厲打擊銷售“三無”防疫物資、非醫用口罩冒充醫用口罩、哄抬物價等違法行為,全力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七、持續強化涉及疫情防控宣傳引導的廣告監管
依法從重從快堅決查處違法違規廣告,確保疫情防控期間廣告市場規范有序。疫情發生以來,共發現疫情涉嫌違法廣告線索3條次,責令整改3條,。
肩鴻任鉅,行則必達。面對當嚴峻復雜的疫情防控形勢,河南省鶴壁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鶴山分局將高度持續重視,克服麻痹思想,進一步壓實責任,埋頭苦干,從嚴、從實、從重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加大監管力度,加強后續整改跟蹤,確保隱患消除,牢牢扎緊疫情防控“口袋”,確保為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市場監管人的貢獻!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