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識別選用保健食品 遠離欺詐虛假宣傳陷阱
正確識別選用保健食品 遠離欺詐虛假宣傳陷阱
劉洋 李軍 本刊記者 孫明
2021年4月8日,潁上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對轄區內一家推拿按摩經營場所進行檢查,現場發現150瓶標注名稱為“參茸三腎寶”使用保健食品“藍帽子”標志的產品。因該產品內外包裝標簽不一致,執法人員通過其標注的批準文號、生產企業名稱及食品名稱在“特殊食品信息查詢平臺”和“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均查詢不到信息。
經立案調查,該保健食品被認定為偽造企業名稱、未取得許可生產、未按規定注冊的保健食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和《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的規定,潁上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對當事人作出沒收參茸三腎寶和違法所得、罰款的處理決定。
本案當事人利用消費者對保健食品和藥品、普通食品區分不清、存在誤區的弱點,混淆保健食品與藥品的概念,暗示保健食品具有治療效果,甚至捏造出各種功效,從而達到行騙目的。
近年來,保健話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隨著國民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也越來越重視自身健康,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后,保健食品更是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然而,什么才是真正的保健食品呢?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常聽到的是保健品這三個字,保健品其實是口頭用語,泛指與健康有關的一切物品。而保健食品則具有明確的法律定位,它指的是適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并且對人體不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慢性危害多的食品。所以保健食品本質上仍是食品,且無法治療疾病,與藥品有本質區別,在產品宣傳上,也不能出現有效率、成功率等相關詞語。對于保健食品的銷售,我國也明確要求設置警示用語區及警示用語。警示用語使用黑體字印刷:保健食品不是藥物,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
然而在利益的趨勢下,不法商家利用三無產品進行詐騙的情況仍讓人防不勝防。他們遵循“病可以治不好,但要保證吃不死”,在這個基礎上,盡量夸大效果,將產品鼓吹成神藥,并使用一系列手法讓消費者對其產品功效深信不疑,從而達到行騙目的,常用的套路有以下幾點:
套路一:虛構“權威”,騙取信任。請一些所謂“德高望重”的神醫,虛構一個聽起來很專業的機構,披上制服白大褂進行虛假廣告宣傳,誘導消費者相信其產品功效。
套路二:免費贈送,不買就虧。通過“贈藥”“贈雞蛋”“免費試用”“發放禮品”“抽獎”等方式,吸引消費者參加促銷活動,營造產品熱銷氛圍,制造產品暢銷假象,造成不買就吃虧的心理暗示。
套路三:組織旅游,免費體檢。這一套路尤其針對老年群體,邀請老年人免費旅游,旅游過程中邀請假專家、假教授開展免費健康講座、免費體檢,不體檢不打緊,一體檢全是病,由專家為您解讀體檢報告,對體檢結果的嚴重性進行一番渲染,制造恐慌氣氛,最后再提出治療方案,方案就是使用其產品。這一套路通常能夠成功快速騙取老年人錢財。
套路四:安排病友,現身說法。這一套路常見于電視、宣傳單、朋友圈甚至現場產品宣傳會。通過收集患者病例,組織患者現身說法的方式宣傳產品神奇功效,聲稱吃了該產品,腰不酸了、背不疼了、身體里的癌細胞消失了、一口氣能上六層樓了。結果往往是消費者的錢包被掏空了。
套路五:溫情攻勢,愿者上鉤。這一套路一般不直接推銷“保健品”,而是培養膽量大一點、嘴巴甜一點的銷售人員,主動與消費者套近乎,通過噓寒問暖的方式了解消費者病史、家庭情況及購買力,讓消費者感覺推銷員比兒女溫暖,比配偶貼心,通過與消費者產生共情騙取對方信任,讓其心甘情愿購買三無產品。
針對這些保健食品虛假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消費者可向市場監管等部門積極舉報,形成打擊合力,持續凈化保健食品市場秩序。但保健食品的功效和價值也需要客觀評價,保健食品確實可以彌補藥品治療上的不足,并在預防疾病、提高免疫力上有其一席之地。例如可以直接感受到效果的輔助降糖、降壓功效、通過測定指標反映的補充維生素、礦物質效果等。因此,在監管部門打擊虛假宣傳和欺詐行為的同時,消費者也需要提高對保健食品的辨識度,正確認識、選購保健食品。那么在我們日常購買保健食品時應注意哪些呢?
一、牢記保健食品不是藥品。一切聲稱有治療功效的保健食品都是虛假宣傳,有病及時去醫院就醫。
二、認準正規的保健食品,標簽上要有“藍帽子”,要有保健食品批準文號。國產保健品的批準文號為國食健字G+4位年代號+4位順序號,進口保健品批準文號格式為國食健字J+4位年代號+4位順序號,同時,可登錄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特殊食品信息查詢平臺(http://tsspxx.gsxt.gov.cn/gcbjp/tsspindex.xhtml)網站(官方查詢平臺),查詢保健食品的批準信息以辨真偽。
三、看標簽及說明書,認準保健食品的保健功效、適用人群、不適用人群及注意事項,確認生產企業基本信息清楚標注。
四、不要自行盲目購買保健食品和藥品,如果確實需要購買保健食品,應通過正規醫院、藥店、超市等正規渠道購買,并注意驗證商家證照是否全,購買時應注意索要正規發票、購物憑證等。
五、因為保健品的食品屬性,在銷售時不可能有過高價格,如果發現天價保健品,請馬上遠離。若遇到保健品欺詐或者虛假宣傳,請保留證據并撥打12315投訴。
六、建議老年人在選購保健食品時,事先征詢家中子女意見,讓子女幫助做出理性判斷。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