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專項治理保健食品行業

    2021-09-30 20:26:48 來源: 食品安全導刊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保持嚴打高壓 七部門重拳出擊
      
      浙江專項治理保健食品行業
      
      曝光一批典型案件  揭露欺詐“新套路”
      
      本刊記者 翁潤生
      
      記者從今天(9月29日)上午召開的浙江保健食品行業專項治理新聞通氣會上獲悉,會上,省市場監管局、省公安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等有關部門負責人通報了全省保健食品行業專項治理情況,發布了保健食品行業專項治理十大典型案件以及保健食品消費欺詐“六大新套路”。
      
      保健食品行業專項治理取得明顯成效
      
      2020年以來,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省委宣傳部、省公安廳、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衛健委、省廣電局等七部門堅持部門協同、上下聯動、集團作戰,合力打擊保健食品領域非法生產經營、虛假宣傳、違法廣告和欺詐營銷等違法違規行為,逐步建立起清理整治“一盤棋”格局,問題發現、線索處置、快速反應能力明顯提升。
      
      省紀委省監委高度重視,主要領導同志專程到省市場監管局調研治理進展情況,提出深化標本兼治的具體工作要求。省紀委省監委派駐省市場監管局紀檢監察組充分發揮監督作用,全程跟進、及時指導治理工作。省委宣傳部給予強有力支持,統籌專項治理的宣傳工作。省市場監管局認真履行牽頭職責,多次召開聯席會議研究會商工作。省公安廳將專項治理與“昆侖2021”行動有機結合,打團伙、摧網絡。省文旅廳對“不合理低價游”開展“早查”“晚查”等錯時執法,嚴厲打擊違法違規推銷保健食品行為。省廣電局加強對“好易購”等近20個購物頻道及購物節目的備案、監測,并對問題進行通報、整改。
      
      記者從通氣會上獲悉,專項治理開展以來,全省累計出動執法人員12.38萬人次,開展跨區域、跨部門協作執法288次,查處各類涉保健食品違法案件858起,涉案金額4356.9萬元,收繳各類罰沒款1880.2萬元,破獲涉偽劣保健食品犯罪案件380余起,打掉犯罪團伙110余個。經過常抓不懈、嚴厲打擊,我省重拳查處了一批典型案例,持續強化了社會公眾的理性消費意識,有效規范了保健食品行業市場秩序。
      
      曝光行政執法、刑事打擊十大典型案件
      
      近年來,各部門保持嚴打高壓態勢,全面加強監管與執法、行政與刑事的銜接,持續深化聯合辦案、檢驗檢測、鑒定認定等協作,有效凈化保健食品市場環境,不斷筑牢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防線。
      
      通氣會上,省市場監管局、省公安廳有關負責人通報曝光了行政執法、刑事打擊十大典型案件。這些案件有的涉及“古禪茶”“代餐奶昔”“益生菌膠囊”“西梅酵素”等新產品,有的借助直播帶貨、拼多多、小紅書等新載體,有的通過網絡傳銷等新手段。例如,麗江某公司制售有毒有害茶類食品案中,玉環市市場監管局通過網絡監測發現玉城街道有人在微信群里出售“悟道禪茶”,宣稱該產品能治療痛風。后經技術機構檢測,產品中檢出雙氯芬酸鈉等藥品成分。
      
      記者了解到,這次發布的十大典型案件中,有不少都涉及到減肥類產品。比如,在嘉興嘉善“4·06”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中,有關部門查獲有毒、有害減肥產品三十余箱共計500萬粒,涉案金額1000余萬元。經查,這些產品是陳某青等人為牟取暴利,以低價從河南、安徽等地小作坊購進的,并且含有非法添加物質西布曲明。加工包裝后,當事人通過微信、微博、小紅書等社交軟件層層代理高價銷往浙江、江蘇、湖北、上海等地。在此,我們也提醒廣大愛美人士在購買減肥產品時不要盲從,以免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之中。
      
      揭露保健食品消費欺詐“六大新套路”
      
      社區處于第一線,防假識騙很關鍵。專項行動期間,各地積極發揮基層組織力量,推進群防群治工作,努力把社區打造成保健食品清理整治的堅強堡壘。鼓勵消費者積極舉報保健食品領域違法行為,讓不法分子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例如,寧波市場監管部門與老齡辦合作,組建由400余名老年人參加的“銀齡”志愿者隊伍,先后發現有價值問題線索46條,幫助查獲5起罰沒款30萬元以上的大要案。同時,打造全省首家保健食品科普館,向社區居民常態化開展保健食品宣傳教育。
      
      近年來,保健食品消費欺詐套路出現變異迭代的新態勢,傳統模式與現代手法交織,更加具有隱蔽性、迷惑性和危害性。主要表現為銷售渠道的網絡化、目標群體的年輕化、營銷產品的多樣化、交易場所的模糊化、行騙手段的隱蔽化。為此,省市場監管局在詳細梳理近期打擊懲處案件、深度剖析現行欺詐手法基礎上,整理形成保健食品消費欺詐“六大新套路”,幫助廣大消費者不斷提升科學認知、理性消費和自我防護能力。
      
      記者了解到,有的不法商家為獲取競爭優勢、提高產品銷量,根據網絡收集的素材資料,自行編寫“吃核酸增強免疫力,細胞活躍身體健康,免疫力好,百毒不侵”“全家吃核酸,遠離德爾塔”等文字內容,并配用“某某膠囊”產品等照片。實際上,相關產品的生產原料為綠豆、赤小豆、豇豆、黑豆,主要保健功能為免疫調節。這就是當前新出現的“虛假宣傳、借‘疫’生財”套路。
      
      積極推進保健食品生產經營智慧監管
      
      浙江市場監管部門堅持數字賦能,持續強化對保健食品生產經營行為的全程追溯。將保健食品生產企業納入首批“浙食鏈”建設單位,實現“廠廠陽光、批批檢測、樣樣賦碼”,企業自查報告率和監督檢查率均達100%。上半年,全省共抽檢保健食品513批次,合格率為99.81%。同時,依托“浙江公平在線”等數字化平臺,定向監測涉及保健食品的網絡傳銷、虛假宣傳等行為,強化網絡排查、數據分析、線索研判,進一步提高執法效能和打擊精度。目前,已監測全省網店12.1萬家,監測商品89.4萬件,排查風險線索133條,其中落地閉環處置73條,落實平臺整改60條。
      
      新聞附件:
      
      1.浙江省保健食品行業專項治理十大典型案件
      
      2.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發布保健食品消費欺詐“六大新套路”
      
      附件1
      
      浙江省保健食品行業專項治理十大典型案件
      
      1.杭州查處浙江盛塘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保健食品傳銷案
      
      2021年3月16日,杭州市江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浙江盛塘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取傳銷方式銷售小分子蛋白肽等食品的違法行為依法作出責令改正、罰沒款325.4萬元。
      
      經查,當事人于2019年7月起在“盛塘寶”微信公眾號商城銷售小分子蛋白肽等食品。當事人采用代理商的銷售模式,代理商的級別從低至高分為VIP、一級、官方、總代、聯合創始人、大區經理、董事合伙人七個等級。購買不同金額的商品可成為不同等級的代理商,最低等級VIP的門檻購物金額是990元,等級越高,金額越高。不同等級的代理商可獲得不同層級的推薦獎金,VIP、一級、官方、總代、聯合創始人、大區經理、董事合伙人分別可獲得2級、3級、4級、5級、7級、9級、10級的推薦獎金。截止案發,當事人共招收代理商9852人,收取資金合計3801539元,認定采購食品的成本為1247350元,違法所得為2554189元。江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據《禁止傳銷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一款對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
      
      2.溫州查處溫州國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銷售非法添加“醋酸潑尼松”百草康風茶案
      
      2021年4月,溫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動文成縣局對溫州國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三家百草康風茶經營主體展開統一收網行動,現場查扣百草康風茶361盒。
      
      經查明,2020年5月至今年4月,當事人胡某某以溫州國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名義先后從云南購入2275公斤茶粉原材料,并郵寄給委托生產的安徽多善堂藥業有限公司,代其加工“百草康風茶”,累計加工數量約16000多盒,貨值共計640余萬元。查獲產品均檢出“醋酸潑尼松”成分。
      
      溫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專家對“醋酸潑尼松”的危害性進行認定,專家認定其為“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2021年5月,溫州市、文成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將此案移送公安部門,共同成立聯合專案組,歷時三個多月,層層追溯,破獲涉及浙江、安徽、云南等省的制售有毒有害食品團伙,目前已采取刑事措施6人。
      
      3.金華查處唐某等人生產、銷售含酚酞酵素食品案
      
      2021年6月23日,金華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對金華市子豪電子商務商行開展執法檢查,現場扣押標簽不符合規定的“AIREIVS西梅酵素”產品。經檢測,檢出酚酞成分。7月20日,該局將此案移送公安,共同組成專案組,開展追根溯源。
      
      經查明,2020年8月,唐某在網上找到酵素減肥藥的配方后,搶注日本商標“AIREIVS”,委托安徽省亳州市某藥企為其生產加工添加酚酞成分的西梅酵素產品。因酚酞屬于處方類藥品,藥廠無法通過正常渠道購進,該藥企通過河南鄭州某企業配制一批含酚酞成分的粉劑,生產出含有酚酞的“AIREIVS西梅酵素”600余公斤,共計15余萬包,供唐某在電商平臺及下游微商進行銷售。
      
      目前,唐某等人因涉嫌生產經營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安徽省亳州市某藥企法定代表人趙某已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聯合專案組共搗毀生產工廠1個,查扣含有酚酞的“AIREIVS西梅酵素”300余公斤。
      
      4.寧波查處江北黎姝養生館銷售保健食品虛假宣傳案
      
      2021年9月14日,寧波市江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寧波江北黎姝養生館虛假宣傳的違法行為作出罰款62萬元的行政處罰。
      
      經查,當事人為推銷其經營的保健食品益桑牌藏山奇膠囊[衛食健字(2002)第0094號],于2021年8月4日開始在經營場所體驗廳播放廣告視頻、組織會議講座等方式,向消費者宣稱上述產品對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心腦血管等疾病有很好的預防和調理的作用,并對腫瘤細胞有生長抑制作用,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增強自身防癌、抗癌能力,而且在抗病毒感染、消除息肉中起重要作用。當事人對宣傳的功效無法提供合法有效的證據。截止案發,當事人共銷售益桑牌藏山奇膠囊15套(3280元/套),共計銷售金額49200元。江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條第一款對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
      
      5.杭州查處杭州宇佑文化藝術有限公司網絡直播虛假宣傳案
      
      2021年2月4日,杭州市余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對杭州宇佑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虛假宣傳的違法行為作出罰款20萬元的行政處罰。
      
      經查,當事人簽約主播陳某于2020年11月9日在淘寶平臺對WonderLab小胖瓶代餐奶昔進行直播帶貨時,宣稱“皮皮瘦了15斤,k姐我瘦了10斤,堅持吃它真的有效果”等內容,但其無法對上述宣傳內容提供證明材料;于2020年11月9日在淘寶平臺對科立純女性益生菌膠囊進行直播帶貨時,宣稱“細菌性陰道炎治療率88%,90天治療霉菌性的陰道炎79%,停藥后復發的概率是可以降低47%”等,但其未能提供合法有效的證據證明上述宣傳內容。另查明,WonderLab小胖瓶代餐奶昔執行標準為GB 24154—2015,屬運動營養食品??屏⒓兣砸嫔z囊在國內未取得保健食品注冊批件,屬普通食品。余杭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條第一款對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
      
      6.臺州溫嶺查處盧某書等人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2021年3月,溫嶺市公安局會同市場監管部門偵破盧某書等人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摧毀“洛糖丹”“平糖霸王”等有毒、有害保健食品生產、銷售全鏈條,查獲生產窩點2個,生產工具4套,涉案金額1000余萬元。經查,犯罪嫌疑人柴某九以“中國醫藥領路人”“道醫柴教授”等頭銜自居,通過網絡渠道向鄭州新密上家購買鹽酸二甲雙胍、格列本脲、鹽酸吡格列酮等西藥,非法添加生產有毒、有害降糖保健食品“平糖霸王”,并宣稱祖傳純中藥制劑對外銷售,售價每盒90元。盧某書等人收購“平糖霸王”后經篡改商標、重新包裝、營銷運作之后,又以“洛糖丹”的產品對外宣稱中老年降糖神藥銷售,售價一件1680元(每件2盒)。該案采取刑事強制措施7人,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7.嘉興嘉善查處“4·06”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2021年4月,嘉善縣公安局會同市場監管部門偵破“4·06”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查獲有毒、有害減肥產品三十余箱共計500萬粒,涉案金額1000余萬元。經查,2018年以來,犯罪嫌疑人陳某青等人為謀取暴利,以低價從河南、安徽等地的小作坊購進含有非法添加物質西布曲明的減肥產品進行加工包裝,并通過微信、微博、小紅書等社交軟件層層代理高價銷往浙江、江蘇、湖北、上海等地。該案采取刑事強制措施6人,案件正進一步辦理中。
      
      8.湖州南潯查處“美妝護膚爆品折扣店”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2021年5月,湖州、南潯兩級公安機關會同市場監管部門偵破甄某冰等人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查獲有毒、有害減肥產品“植物肽酵素片”15000余粒。經查,自2020年以來,該甄某冰等人以微信、拼多多等平臺,將含有非法添加物質西布曲明的減肥產品“植物肽酵素片”銷售到浙江、江蘇、貴州、上海等全國各地,涉案金額500余萬元。該案采取刑事強制措施6人,案件正進一步辦理中。
      
      9.臺州玉環查處云南得慈延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2020年12月以來,臺州、玉環兩級公安機關會同市場監管部門組織力量多次收網偵破云南得慈延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共搗毀生產窩點、倉儲窩點4個,查獲作案工具3臺,查扣有毒、有害痛風茶20000余包。經查,2016年以來,犯罪嫌疑人陶某風在云南省麗江市玉龍縣成立注冊得慈延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后伙同他人在其公司生產的古禪茶、無相禪茶等產品中非法添加含有雙氯酚酸鈉、地塞米松等藥品的原材料,并以治療痛風的保健功效進行宣傳銷售至我省及全國各地,涉案金額800萬余元。該案采取刑事強制措施17人,案件正進一步辦理中。
      
      10.臨海查處詹某珍等人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2021年5月,臨海市公安局會同市場監管部門偵破詹某珍等人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查獲“美國偉哥升級產品”“紅鉆偉哥”等55種有毒、有害壯陽保健食品共計6500余盒6萬余顆,涉案金額500余萬元。經查,龔某生等人自2020年以來在網上使用微信聯系支付、快遞運輸的方式非法購入“美國偉哥升級產品”“紅鉆偉哥”等含有非法添加物質西地那非的壯陽保健食品,并兜售給全國多個省、市的詹某珍等人進行販賣。該案采取刑事強制措施16人,案件正進一步辦理中。
      
      附件2
      
      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發布保健食品消費欺詐
      
      “六大新套路”
      
      近年來,保健食品消費欺詐套路出現變異迭代的新態勢,傳統模式與現代手法交織,更加具有隱蔽性、迷惑性和危害性。主要表現為:一是銷售渠道的網絡化,從傳統的講座、會銷、義診,轉向網店、微信群、朋友圈、直播帶貨等線上載體。二是目標群體的年輕化,從老年消費者轉向老、中、青各群體,特別是一些希望快速減肥、保持身材的愛美人士。三是營銷產品的多樣化,既有“調節血脂”“輔助降壓”“提高免疫力”等“包治百病”的“神藥”,也有“氨糖”“酵素”“痛風茶”“減肥咖啡”“膳食纖維”“溶脂奶片”等減肥、壯陽類新產品。四是交易場所的模糊化,逐步在美容院、艾灸館、康養中心、計生用品店等地進行“點對點”銷售,把養生和銷售混為一體。五是行騙手段的隱蔽化,大多采取多平臺引流、宣傳銷售“兩分離”、高科技偽裝等方式,從而達到瞞天過海的目的。為此,浙江省市場監管局在詳細梳理近期打擊懲處案件、深度剖析現行欺詐手法基礎上,整理形成保健食品消費欺詐“六大新套路”,幫助廣大消費者不斷提升科學認知、理性消費和自我防護能力。
      
      套路一:假借科普,實則推銷。利用“最高技術成果轉化”“最新科學研究表明”“研發團隊艱苦攻關”“國外權威數據顯示”等“偽科普”內容,大肆宣傳“栓清酶”“牛初乳”“氨糖”“硒”“小分子蛋白肽”等新概念,聲稱相關產品具有“溶解血栓”“調節血脂”“逆轉衰老”“消除疲勞”“降血糖”“抗菌”“防治飛蚊癥”等多重功效。這些看似高深晦澀的專業名詞、“百病可治”的產品功效,實際上是商家為包裝產品、增加銷量自行編造、東拼西湊的內容,往往沒有科學依據。
      
      【消費提示】熱點概念要警惕,理性消費莫沖動。
      
      套路二:直播帶貨,吹噓功效。網絡達人、主播通過電商平臺直播營銷帶貨時,在無法提供證明材料情況下,使用“排毒養顏”“預防斑禿”“調理腸胃”“提高免疫力”“維持健康視力”“緩解皮膚老化”“加速膠原蛋白的合成速度”等表述,對“魚油”“纖體熱控丸”“膠原大蛋白肽精華粉”等產品性能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從而直擊90后以及“Z世代”消費群體的“養生焦慮”。有的還引導“老鐵們”轉入其它社交軟件平臺進行交易,從而實現瞞天過海的目的。
      
      【消費提示】主播帶貨有風險,“老鐵”下單須謹慎。
      
      套路三:“微商”產品,質量難保。利用微信、貼吧、小紅書等網絡社交平臺發布信息,推介售賣“減肥咖啡”“溶脂奶片”“星空咖啡”“天江戰狼”“速溶咖啡固體飲料”“纖盈復合植物壓片果糖”等減肥、壯陽類產品。然后通過快遞物流形式將產品郵寄到購買者手上,產品銷售網絡遍布多地。有的商家為了進一步打開銷路,還會陸續發展多個二級、三級代理商。實際上,這些產品大多來源繁雜,有的甚至是夫妻倆在家中私自制售、非法添加西布曲明、他達拉非等成分的“三無”產品。
      
      【消費提示】“朋友圈”里買產品,商家信息要查驗。
      
      套路四:冒牌專家,夸大病情。虛構“課題組首席專家”“中國名醫專家協會會員”“國際頂尖醫學博士”等頭銜身份開展體檢義診,并將簡單的體檢儀器包裝成高科技分析儀。針對消費者的病情“量身定做”營銷方案,編造身患“癌癥”等疾病概率以及其他身體問題,制造高度緊張的恐慌氣氛,隨后給老人灌輸其推銷的產品對“癌癥”等疾病有預防和治療效果,從而達到“欺詐消費”、趁火打劫的目的。
      
      【消費提示】保健食品不是藥,有恙還需去醫院。
      
      套路五:虛假宣傳,借“疫”生財。為獲取競爭優勢、提高產品銷量,商家根據網絡收集的素材資料,自行編寫“全家吃核酸,遠離德爾塔”“吃核酸增強免疫力,細胞活躍身體健康,免疫力好,百毒不侵”“在新冠病毒防治中有重要作用”等文字內容,并配用“XX膠囊”等產品的照片。然后聯系多名消費者到店內“開會”,觀看事先制作好的產品宣傳資料。實際上,相關產品的生產原料為綠豆、赤小豆、豇豆、黑豆等,主要保健功能為免疫調節。
      
      【消費提示】“防疫神器”別輕信,疫苗口罩最靠譜。
      
      套路六:藏身小店,隱蔽銷售。在百貨商行、艾灸館、養生館、夫妻用品店、計生用品店等相對隱蔽場所,對外銷售“百草康風茶”“第十五代蟻力神”“炮王”“絕對男人”“虎虎生威膠囊”等聲稱調理痛風、壯陽、提高免疫力的“保健食品”。經技術機構檢驗,這些產品中大多檢出了醋酸潑尼松、西地那非、他達拉非等成分。有的商家所售產品甚至是從走街串巷推銷、不留聯系方式、只用現金交易的供貨人員處購入。
      
      【消費提示】小店購物擦亮眼,保留憑據好維權。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羞羞的视频在线观看|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7|国产小屁孩cao大人|精品18videosex性欧美|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