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沭縣推進農貿市場超市化管理運營
近年來,山東省臨沭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嚴格按照食品安全監管“四個最嚴”要求,認真履職盡責,強化監督管理,主動探索監管服務新形式,按照“市場運作、科學布局、提高標準、適度超前”的原則,鼓勵有實力的商貿企業對縣城區農貿市場進行改造升級,大力推進農貿市場超市化管理運營,積極發展生鮮超市經營業態,對農產品采取統一采購、統一管理、統一檢測、統一配送的經營方式,實行全鏈條閉環管理經營,努力提高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保障水平得到穩步提升。
目前,該局已按照超市化管理運營模式對縣城區6處農貿市場進行改造升級,建成華誠菜市場振興路店、光明路店、公園小區店、冠山路店、孫蒿科店、曹村店。
加強調查研究,扎實推進農貿市場超市化改造試點
一是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組織4個調研組對縣城區8家農貿市場運營情況開展了全面深入的調研,摸清了縣城區農貿市場的運營狀況。調研發現,縣城區農貿市場多建于上世紀80年代末及90年代初,由所在村居(社區)投資建設并負責管理,普遍存在建設標準較低、市場布局不合理、管理方式粗放等問題,管理人員缺乏市場管理經驗和專業知識,食品安全意識淡薄,市場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市場收益低。農貿市場經營活動中,基本無進貨憑證,普遍存在食材隨處擺放、貨品島臺雜亂、經營環境臟亂等情況,很容易造成食材污染、變質。由于采購、經營中間環節多,沒有食品檢測設備,食材檢測環節缺失,食材質量難以保障,而且溯源難度較大,食品安全無法有效保障。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農貿市場的運營方式已無法滿足廣大群眾對美好生活日益增長的需求。
二是扎實推進改造試點??h城區農貿市場管理運營存在諸多問題和短板,這與上級對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要求還有差距,與創建食品安全先進縣的要求還有差距,與廣大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盼還有差距,縣城區農貿市場亟待改造升級,管理運營方式亟待改進,監督管理亟待加強。在全面梳理縣城區農貿市場調研情況的基礎上,形成了專題調研報告向縣政府匯報,經縣政府研究同意后,迅速開展對縣城區農貿市場的改造升級試點工作。2019年6月,選擇并引導臨沭縣華誠商貿有限公司等實力雄厚、管理經驗豐富的商貿企業,選取振興街和光明路的兩處農貿市場,從場所建設、區域設置、產品采購、儲存管理、銷售結算等環節,按照超市化管理運營模式進行改造試點,積極探索農貿市場超市化管理運營的新路子和新模式。
三是認真總結試點經驗。對農貿市場進行改造升級,要堅持適度超前的原則,運用好超市管理運營的管理理念和運營模式,按照布局合理、設施配套、管理規范、整潔有序的要求,立足實際,因地制宜,建設高標準的生鮮超市或超市化農貿市場。在鼓勵引導大型商貿企業作為項目業主開展農貿市場超市化改造的同時,要鼓勵引導個體、私營、合資或其他經營主體參與農貿市場超市化改造,發展多元化投資主體。農貿市場超市化管理運營,它的基本特征是農貿市場公司化運營,要明晰產權關系、明確權責界定、規范經營管理、突出經營特色、強化品牌打造,在產品標準化、服務規范化上下功夫,逐步形成集約化、規?;?、多元化發展格局。超市化管理運營的農貿市場,其先進的經營業態和運營理念要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滿足廣大群眾對更加美好生活的需求,同時,要加強科學規劃和監督指導。
強化統籌實施,扎實推進農貿市場超市化管理運營
一是穩步開展超市化管理運營。在全面總結農貿市場超市化管理運營試點經驗的基礎上,選擇臨沭縣華誠商貿有限公司作為經營主體,投資1816萬元,按照超市化管理運營模式,對縣城區6處農貿市場進行高標準改造升級,改造升級面積5600余平方米,建成6家華誠菜市場。華誠菜市場嚴格按照功能分區管理經營,統一劃行歸市,分為肉類區、水產區、熟食區、蔬菜區、水果區、干貨區、調料區等區域,市場布局合理、管理規范、整潔有序、寬敞明亮,嚴格按照超市的管理標準和運營模式進行規范管理運營,食品質量明顯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明顯增強。投資500余萬元,將一處空閑農貿市場改造成食品加工配送中心,改造面積5000余平方米,設有3個食品加工間,1個食品快檢實驗室,6個冷庫和1個大型倉庫,配齊相關加工設備。聘請有經驗的食品加工人員生產加工豆芽、豆腐、涼菜、熟食、面食等食品,統一配送到6家華誠菜市場和3家華誠購物廣場銷售,降低了運營成本,保障了食品安全。同時,高標準建設了食品快檢實驗室,配齊相關專業檢測設備,對將要配送的蔬菜、水果、肉品、熟食等食品進行抽樣快速檢測,對食品質量和安全嚴格把關,確保統一配送的食品質量達標、安全,得到了配送單位的認可,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華誠菜市場振興路店、光明路店、公園小區店、冠山路店,2020年1—9月份,銷售額分別為483.2萬元、436.15萬元、175.1萬元、346.2萬元,2021年1—9月份,銷售額分別為768.6萬元、668.7萬元、267.3萬元、495.5萬元,同比分別增長59.06%、53.32%、52.66%、43.13%。從銷售總量來看,2020年1—9月份,銷售額總計1440.65萬元,2021年1—9月份,銷售額總計2200.1萬元,同比增長52.72%。
二是積極提升超市化運營水平。華誠菜市場積極適應“以客為本”的全零售時代發展趨勢,主動從過去簡單的“價格促銷”走向“價值營銷”,實行無縫化管理,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引領生活方式,傳播生活美學,努力提供優質的產品和良好的服務。每天營業時間從早上7:00至晚上9:00,經營活動期間,不間斷進行衛生保潔工作,確保菜市場整潔、規范、有序。嚴格落實菜市場食品進貨查驗、質量信息公示等制度,所有進貨憑證歸檔保存,落實產品來源的合法真實,具有可追溯性。嚴格落實菜市場食品質量巡查監管制度,對菜市場內的重點蔬菜品種經常性進行抽檢,及時掌握食品質量動態,建立蔬菜農殘檢測樣品原始記錄臺賬,堅決杜絕不合格蔬菜上市銷售,確保群眾吃上“放心菜”。定期開展評先樹優活動,按照功能分區,從經營秩序、環境衛生、售后服務等方面對經營活動進行評價,評選優秀經營團體,提升經營層次和服務水平。與IBMG商業智庫合作,聘請專業管理策劃團隊以項目制的形式,采取專家現場指導+會議研討+后臺數據分析+遠程技術輔導的方式,對華誠菜市場進行發展布局和長期規劃,從強化市場功能、規范市場秩序、完善市場設施、加強市場管理、提升品牌價值等方面進行系統改造、全面升級,努力打造特色商業品牌,提升品牌價值含量,助力華誠菜市場實現穩步、健康、可持續發展,更好適應市場需求。努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就近招聘226人,經過系統培訓后,分配到各菜市場工作,為菜市場周邊的群眾提供就業機會。在菜市場內開辟縣城區周邊農戶自產自銷專區,農產品經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檢測合格后,可進場銷售,解決農產品銷路問題,助力農民增收和鄉村振興。
三是加快超市化管理規劃布局。在認真總結華誠菜市場管理運營經驗,努力提升管理運營水平的基礎上,加快農貿市場超市化管理運營規劃布局。根據縣城區總體發展規劃,結合經濟社會發展狀況、人口分布、人口結構、消費能力和消費習慣等因素,按照區位差別、規模適當、按需布局的原則,綜合規劃確定超市化管理運營農貿市場的數量、規模和檔次,努力構建完善便捷的“10分鐘生活圈”,逐步實現全部食品統一配送,基本實現縣城區食品安全可追溯,穩步提升縣城區食品安全保障能力,更好地滿足廣大群眾對食品安全的更高期盼。同時,加強對鎮街農貿市場超市化管理運營的調查研究和規劃布局,以縣城區周邊鎮街為起點,探索將農貿市場超市化管理運營模式向9個鎮街延伸,建設符合農村實際的生鮮超市,為農村地區廣大群眾提供更加安全的生鮮食品,逐步提升鎮街食品統一配送能力,穩步提升農村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積極探索創新,扎實推進超市化管理運營提質增效
一是積極探索營銷模式。華誠菜市場采取“農戶(農產品生產基地、農業合作社)統一采購+統一管理+統一快檢+用戶(個人、團體)統一配送”全流程閉環管理運營,努力打造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鏈條、一站式配送服務新模式。這種管理運營模式壓縮了采購環節,降低了采購成本,提高了貨源質量,增加了經濟效益,實現了優質存儲和高效檢測,保持了生鮮食品的新鮮度和多樣化,更好地滿足了廣大群眾對更高品質生活的需求。延伸業務范圍,完善配送網絡,投資160余萬元,配備15輛大宗食材配送車輛,4輛冷鏈食品配送車輛,為縣城區、鎮街學校食堂和機關事業單位統一采購和配送大宗食材。目前,實現了對全縣23家縣城區和鎮街學校食堂,20家機關事業單位大宗食材的統一采購和配送。
二是逐步拓展營銷鏈條。積極打造品牌連鎖店,依托華誠菜市場管理運營經驗,積極實施擴面計劃,努力打造有價值、有影響的農貿市場超市化管理運營連鎖店品牌,充分發揮品牌效應。鼓勵引導有實力、有管理運營經驗的大型商貿企業創新營銷模式,在縣城區居民小區開設生鮮便利店和24小時連鎖便利店,滿足廣大群眾便捷化、多樣化、高品質的生活消費需求,使群眾能夠方便快捷地購買到安全放心的食品,方便群眾生活。加快建立和完善生鮮農產品加工、包裝、存儲、運輸一體的與生鮮超市相配套的統一配送系統,保證生鮮農產品的質量安全,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競爭能力。截至目前,縣城區已建成生鮮便利店42家,24小時連鎖便利店6家。
三是健全完善營銷系統。完善進貨管理系統,量身定制“進銷存”統一管理系統,對農產品下單采購、收貨查驗、儲存管理、銷售庫存等整個鏈條進行網上操作管理,建立完善電子臺賬,及時對營銷活動進行優化設計。完善自助寄存系統,安裝配備了按鍵式、掃描式、面部識別式寄存設備,為顧客提供安全、便捷的寄存服務。完善智慧收銀系統,提高結算效率,安裝了先進的智能收銀設備,提供更加便捷、快速的支付服務,華誠菜市場提供了二維碼支付、面部識別支付等6種便捷支付方式。完善網絡銷售系統,加快發展生鮮電商平臺,滿足消費場景線上化需求,與美團、餓了么等網絡餐飲服務單位合作,為個人和團體線上訂購,線下配送提供快捷、安全的多樣化優質服務。
轉變監管理念,扎實推進超市化管理運營健康發展
一是加強業務指導。加強對華誠菜市場經營活動的業務指導和業務培訓,通過日常指導、學習培訓、提醒警示等多種方式,提高經營活動水平。加強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的宣傳指導,引導華誠菜市場自覺加強管理,守法經營,不斷提高法治意識和誠信守法經營意識。加強農產品快檢指導,指導華誠菜市場建設標準化的快檢實驗室,加大對配送農產品的抽檢力度,把好農產品入市關。
二是加強監督管理。嚴格督促華誠菜市場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加強對日常經營活動的監管,經常性開展監督檢查和專項執法檢查活動。督促華誠菜市場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完善進貨查驗、索證索票、經營過程控制、信息公示等各項規章制度。加強對高風險農產品的監督管理,對所有入市農產品進行全覆蓋抽檢,并及時公布抽檢結果,從源頭上把住食品安全關,努力保障食品安全。
三是加強跟進服務。牢固樹立服務理念,找準華誠菜市場發展中的難點問題,確定“一對一”服務責任人,通過面對面服務、預約服務等多種方式,跟進提供政策法律、標準制定、品牌創建、發展規劃等精準服務,協調幫助華誠菜市場解決有關具體問題,推動華誠菜市場規范發展。精心呵護華誠菜市場這個品牌,促進其健康、持續發展,切實保障廣大群眾“菜籃子”安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