嶧城區陰平鎮堅持“12345”工作法推進食品安全提質增效
嶧城區陰平鎮堅持“12345”工作法推進食品安全提質增效
記者 朱有剛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關乎人民健康和生命,責任重于泰山。山東省棗莊市嶧城區陰平鎮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堅決貫徹落實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切實把住“從農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關口,全力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今年圓滿完成了省級食品安全區創建復審。
建設一個平臺,促進食安線上線下融合
該鎮依托“榴鄉訴遞”系統,建設陰平鎮食品安全在線監測管控平臺,使食品安全由單一的線下監管,成為線上線下聯合監管。運用信息化手段、數字化思維,快速處置各類食品安全訴求,實現“有呼必應、接訴即辦”,把基層食品安全監測要求落到了實處。結合地方農產品生產季節規律和市場食品銷售特點,進一步完善優化食品監管模塊。實現食品安全問題線上隨時提報、監管部門線上即時指揮、執法人員線下快速落實、問題處理情況線上及時反饋,打造了信息化、集成化、智能化的食品安全監測指揮平臺。以數據多跑路、快跑腿,讓群眾少跑腿、不跑腿,通過數字賦能,提升工作質效,保障食品安全。
打造兩類示范,樹立食品安全標準標桿
該鎮還以打造“食品安全示范街”和“食品安全示范村”為抓手,在全鎮率先打造一批規范典型,為全鎮各單位、企業、村莊等,明確食品安全標準,樹立食品安全標桿,示范帶動全鎮食品安全工作高質量開展。對全鎮現有的陰平街區、金陵寺街區實行全覆蓋,兩年內全部達到食品安全示范街標準,突出打造提升街區內農貿市場。對全鎮56個行政村按照20%的比例,逐年打造食品安全示范村,突出村內生產農產品、食品加工小作坊、蔬菜批發市場等場所為重點監管對象。
培育三支隊伍,促進食安舉措落地落細
他們還結合食品安全責任分工特點,組建指導員、宣傳員、排查員三支隊伍,促進村級食品安全工作扎實有效開展。食品安全指導員主要由鎮食品安全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和網格員等熟悉食品安全工作的人員組成,負責對食品安全工作的指導。把食品安全監管和基層治理做到精密銜接,明確食品安全宣傳和監管排查職責,有效發揮村宣傳員和排查員作用。食品安全宣傳員主要負責通過發放宣傳頁、懸掛條幅、大喇叭廣播、入戶走訪等方式,把食品安全要求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廣泛傳播,讓百姓家喻戶曉。食品安全排查員主要負責對本轄區內的各類食品生產加工經營場所,進行定期排查和監督管理。通過指導員、宣傳員、排查員分工協作,推動食品安全工作高質高效落實。
完善四項機制,推動食安網絡織密織牢
該鎮還制定條塊化運行、閉環化落實、清單化權責、透明化督考四項工作機制,壓實監管責任,嚴堵監管漏洞,對食品安全進行全程化監管。條塊化運行機制。明確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流程,推動建立分級分塊監管處置模式。對巡查中發現或接收群眾反映的食品安全隱患,按照情況輕重分為三個等級,分別交由村、鎮、區三級處理,實現條塊化運行。閉環化落實機制。優化“采集上報、受理處置、考核反饋”三個環節,通過鎮食品安全在線監測管控平臺做好過程監管、結果反饋及評價收集閉環管理,確保邊界清晰、責任明確、任務具體、考評客觀。清單化權責機制。印發《食品安全網格化管理工作指南》,明確食品安全監管職責,按照證、人、物、票、潔等要求,明晰管理內容及工作流程,發揮其食品安全政策宣傳、隱患排查、信息上報、協助執法等作用。透明化督考機制。對食品安全工作人員開展工作情況采取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結合的形式進行監督,結果公開透明,工作成效與績效補助掛鉤。 強
化五個保障,確保食品安全嚴管嚴控
此外,該鎮從組織、人員、資金、資源、技術五個方面保障食品安全工作深入扎實。組織上,建立了鎮、村兩級食品安全工作體系,成立了以鎮長為主任的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定期召開黨委會、專題會,研究部署食品安全工作,并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考核范圍。人員上,設立鎮食品藥品安全辦公室,配備3名專職工作人員,并在鎮便民服務大廳開設食品經營證辦理服務窗口,配齊配強村級食品安全指導員、宣傳員、排查員隊伍。資金上,把食品安全工作資金使用放在重要位置,優先充足支付相關經費,每年年初預算安排食品安全工作專項經費5萬元,同時做好相關監管。資源上,統籌運用鎮級各方面資源在食品安全工作上發揮作用,依托投資1500萬元新建的綜合治理指揮系統,安裝食品安全在線監測管控平臺。技術上,利用“線上+線下”“理論學習+現場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集中開展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和業態點實地現場培訓,提升食品安全工作人員業務水平。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