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武縣市場監管局打響小作坊提升攻堅戰
成武縣市場監管局打響小作坊提升攻堅戰
王志軍 記者 朱有剛
11月7日,盯著刺骨的寒風和雨雪,山東省成武縣市場監管局組織開展對全縣14個鎮(街、區)31家示范樣板小作坊進行觀摩檢查,傾力向小、散、亂、差的食品小作坊“亮劍”,打響了小作坊整治攻堅戰。這是9月份完成全縣169家食品小作坊的清查和登記工作之后,小作坊整治工作的一項重大舉措。
近年來,該局堅持標準先行。研究制定了《小作坊規范細則》,業主遞交申請時提前介入,根據場所面積、規模大小不同,實施一戶一策,幫助規劃指導。 該局全面摸清底數,于9月份,對全縣14個鎮街區的食品小作坊的產業分布及特點、食品安全水平狀況、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等進行調查,掌握了轄區內小作坊的基本情況。同時,開展小作坊的普查登記建檔工作,初步摸清現存小作坊的底數并錄入系統。排查全縣小作坊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掌握小作坊食品安全狀況,完善小作坊加工產品目錄、問題風險和監管措施清單,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使用非食品原料和回收食品生產加工食品以及濫用食品添加劑的違法行為,取締非法生產加工的“黑作坊、黑窩點”,切實規范小作坊生產經營行為。 該局注重示范引領,引導基礎條件較好、主觀意愿較強的作坊優先改造升級,打造示范標桿,組織其他作坊現場教學、現場觀摩,帶動全縣小作坊轉型升級。
本次觀摩的31家小作坊將成為全縣小作坊示范樣板。他們認真落實主體責任,督促小作坊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幫助、指導其建立完善原輔材料進貨驗收、生產過程關鍵控制點、食品添加劑使用、產品出廠銷售等記錄臺賬,建立實施從業人員健康制度、食品添加劑使用登記、不合格品處理等制度。落實食品加工小作坊基本信息公示制度,運用信息公示欄將食品加工小作坊營業執照、小作坊登記證、從業人員健康證等向社會公開,形成“政府監管、企業自律、社會監督”三位一體的共治格局。把小作坊治理變成從業者主動改善形象、嚴格管理、生產安全優質產品的動力,變成體現監管部門強化監管、為百姓辦實事的能力,把好事辦好、把實事辦實,真正使食品小作坊治理成為社會認可、群眾滿意、黨和政府放心的民心工程。 據悉,11月底前,成武縣將全面完成轄區內食品小作坊提升工作,取締不符格的小作坊,傾力呵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