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總結|鄉村食品小作坊監管的實踐與思考

    2021-11-17 11:15:55 來源: 食安中國網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食品小作坊作為與國人飲食習慣相適應的生產業態,是食品供應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其廣泛分布于鄉村地區從事農產品深加工項目,一直是發展農村經濟、解決農民就業、實現農民增收的重要手段。

    當前,鄉村地區食品小作坊普遍存在生產設備簡陋、衛生條件差、食品質量控制能力薄弱等問題,由于經營規模小、投入低、流動性大、經營者主體意識不強,其監管一直是基層工作的難點、堵點,如何提升經營者主體意識,打造一批質量控制相對穩定的小作坊,培育、推廣一批有基礎、有特色的小作坊,促進地域飲食文化傳承與發揚,是揚州市江都區市場監管人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2020年,揚州市江都區食安委聯合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共同出臺了《江都區食品小作坊整治提優工程實施方案(2020-2022年)》,確立了“整改一批、取締一批、提升一批、示范一批”的目標要求,以此為契機,揚州市江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浦頭分局結合日常監管,對不同檔次的小作坊進行了深入研究和實踐。

    一是在摸清底數的前提下,逐步提升小作坊硬件設施基礎。鄉村地區作坊多數由農村自建房改造而成,經營者初期不太具備食品安全意識和注冊登記意識,分局人員從經營環節對小作坊進行“倒查”,對排查的小作坊建檔、登記并錄入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平臺。對新辦小作坊提前指導,幫助其在初始建設階段規劃正確的流程布局,避免在經營過程中因設置不合理,造成食品交叉污染而重新改善布局。對現有的小作坊開展提檔升級,對符合要求的小作坊提升改造進行補貼。

    二是在保證食品安全的基礎上,發掘培育地域傳統食品作坊。與食品生產企業不同,食品小作坊其小而散的分布形態,成為了地域傳統飲食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如何發掘、引導、培育好這些食品界“遺產”,尤其需要注重產品的文化保護。在實踐中,引導傳統食品作坊規范化經營、引進現代化管控手段的同時,注冊商標專利、申請“非遺”技藝、將飲食文化歷史記載入地方志、利用報刊雜志及網絡進行宣傳,將有歷史傳承的作坊被記錄下來,讓“名特優”小作坊在區域內起到示范、引領的正向推動作用。

    三是在百花齊放的過程中,動態提升作坊的食品安全水平。為食品作坊統一制定自律制度,每年組織作坊主進行線上、線下培訓學習,從經營者主體意識上提升食品安全;制定《作坊食品負面清單》,加大對高風險食品的監管頻次,2022年達到100%比率的食品抽檢,從監管手段上保證小作坊的食品安全;定期對各家作坊進行走訪跟蹤,掌握其經營狀態和食品制做工藝流程,幫助其在日常監督檢查問題上積極進行整改閉環,形成動態提升,確保作坊經營可持續、食品安全風險可控制。

    (揚州江都區市場監管局  鄭琦)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吳森林]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羞羞的视频在线观看|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7|国产小屁孩cao大人|精品18videosex性欧美|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