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縣市場監管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助力企業攀登
山東省梁山縣市場監管局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助力企業攀登
薛文娟 王利軍 記者 陳德龍
今年以來,山東省梁山縣市場監管局認真落實上級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創優營商環境各項工作部署,堅持立足職能職責,多措并舉優化營商環境,助力企業攀登。
一、圍繞市場監管當好“監管員”
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全面安排部署,成立了“雙隨機、一公開”聯席會議,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梁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建立了梁山縣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工作微信群,把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有關的文件、方案發送至微信群,讓相關部門學習了解,并在該群對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的有關問題答疑解惑??h聯席會議辦公室組織指導“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合并檢查方式,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切實減少抽查次數,減輕企業和基層負擔。探索推行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將隨機抽查的比例頻次、被抽查概率與抽查對象的信用等級、風險程度掛鉤,對風險程度較低的企業,降低抽查頻次;對信用風險較高的企業,加大抽查檢查力度和頻次,提升監管的精準化水平。
二、做好“互聯網+監管”工作的“推進員”
“互聯網+監管”是國務院推行的一種新的監管方式,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推行“互聯網+監管”工作部署,加快推進“互聯網+監管”,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優化營商環境。梁山縣局黨組高度重視“互聯網+監管”工作,由信用監管科負責“互聯網+監管”工作,在“互聯網+監管”工作推進中,按照政府工作安排部署,結合自身工作職能,做好梁山縣“互聯網+監管”監管事項清單認領和檢查實施清單編制工作,認領監管事項目錄清單191條,編制檢查實施清單171條,錄入監管行為12530條,覆蓋率100%。
三、圍繞放寬準入下好“先手棋”
企業開辦實行全程電子化辦理,深化線上線下融合服務,實現“線上一網”、“線下一窗”,實行一窗受理、并行辦理、統一發證。實現1個環節、1材料、0成本申報,將企業開辦合并為營業執照申領、社保登記、醫保登記、住房公積金登記和印章刻制、涉稅辦理2個環節,最快2小時辦結。同時,大力推行“企業開辦+電子印章”,為企業免費發放實體印章和一枚電子印章,核準通過后,通過“愛山東 濟時通”APP同步免費申領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印章。目前,全縣共辦理企業開辦2996戶,全程電子化登記率達到99.10%,同時免費發放1432余枚實體印章和358枚電子印章,累計為企業節省開辦成本100240余元。
四、圍繞助力企業當好“服務員”
梁山縣市場監管局始終以服務百姓為忠旨,企業前來辦理業務,始終堅持“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服務原則,企業辦理完營業執照,即可申請食品經營許可證,讓群眾少跑一次路,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檢查合格后核發食品經營許可證,企業即可安心開門營業。對于群眾在辦理業務過程中,對于非必要性材料,實行“容缺受理”制度,辦理流程結束,企業領取證件時,再將材料補齊歸檔,減少了企業時間成本。同時,梁山縣市場監管局還實行免費“幫辦、代辦”制度,對于文化程度低、年齡大的辦事群眾,給于他們最大限度的幫助,讓辦事群眾高興而來,滿意而歸。
五、圍繞企業融資難當好“聯絡員”
逐一走訪、調研新興戰略性企業、高新技術企業、規模以上企業,了解企業發展需求,大力宣傳省、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貼息政策;多頻次組織企業、銀行、擔保機構三方座談會,面對面解決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難題;鼓勵商業銀行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和信貸政策,創新金融服務、拓寬融資方式,積極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等業務;鼓勵、引導各類信用擔保機構為中小型企業自主知識產權產業化項目融資提供擔保服務。截至10月中旬,有7家企業已完成專利質押貸款,貸款額6500萬元,另有10余家企業正與銀行積極對接。
六、圍繞優化環境打好“組合拳”
梁山縣市場監管局統籌市場監管系統30余名持證執法人員,邀請市局、汶上局、嘉祥局業務骨干實地指導,以查帶訓,對假冒專利、商標侵權等知識產權違法行為進行了大范圍的檢查活動,整肅了市場,營造了良好的知識產權營商環境。同時,向國知局申請建立中國梁山專用汽車產業快速維權中心(待審批),開啟專利維權“綠色通道”,并在中國(梁山)專用汽車展覽會設立知識產權辦案點和糾紛投訴站,面對面為參展商和公眾提供專利咨詢、投訴處理等服務,現場高效處理糾紛。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