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管“減加乘” 法治營商好環境
服務發展加油干 市場監管不遲緩 之河南省鶴壁市篇
市場監管“減加乘” 法治營商好環境
一一河南省鶴壁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減加乘”并用 全面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本刊記者 柴占陽 通訊員 郭志強
今年以來,河南省鶴壁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以釋放市場活力為目標,堅持抓改革、優環境、強監管、守底線、提質量、促發展,全面推動深化 “放管服”改革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工作落地見效。
▲企業開辦“一窗通”線下服務專區
做好“減法”, “放”出實效,當好 “放管服”改革的先行者。
該局以“釋放市場活力,讓行政審批由長跑變為短跑”為目標,持續推進商事制度、證照分離改革,推行“網上辦”“掌上辦”“郵寄辦” “預約辦”等服務,實施領導帶班、一崗雙員、信息搜集、定期報告等制度,拓展 “企業開辦+N項服務”,推廣免費刻制公章、智能終端和企業登記備案零距離服務。大幅壓減行政審批時限,如特種設備安全使用登記由25個工作日壓縮為3個工作日。
建立企業開辦“一窗通”線下服務專區,推進企業登記注冊全程電子化和經營范圍登記規范化工作,并免費將營業執照郵寄到企業住所,使企業足不出戶就可以辦理營業執照。市場主體退出優化為登錄“一張網絡”、填寫“一次數據”、進度“全程可見”。
▲萬人助萬企動員會
做好“加法”, “管”出水平,當好市場公平競爭的維護者。
該局以“構建高標準市場體系,讓市場監管有力度又有溫度”為目標,健全法治制度,加強信用監管和知識產權保護,筑牢食品、藥品、特種設備安全底線,促進市場統一開放、競爭有序。
印發《重大復雜行政處罰案件集體討論暫行辦法》等制度,確定處罰裁量標準。
開展“行政執法案件質量規范提升年” 活動,提升案件質量。做好企業信用信息歸集共享工作,共歸集涉企信用信息37.57萬條,企業年報率達93.02%。
牽頭全市市場監管領域跨部門“雙隨機、一公開”聯合抽查,印發《鶴壁市市場監管領域全面推行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操作規程》《鶴壁市市場監管領域部門聯合抽查事項清單(第二版)》,開展房地產、物業、娛樂、道路運輸、加油站和工業企業等領域的部門聯合抽查17次,24家企業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探索包容審慎監管,印發《關于在市場監管領域推進包容審慎監管的指導意見》,推出67種輕微違法違規經營行為首錯免罰清單。在全省率先探索在電子商務領域實施差異化監管。
開展涉企收費、生活必需品、防疫物資、醫療服務、行業協會等7大領域價格檢查,嚴肅查處囤積居奇、價格串通、哄抬物價、價格欺詐,對9家藥店零售連鎖企業負責人進行集體約談。
開展校園周邊、 “放心”主食、藥化械專項整治和特種設備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等專項檢查36次,發現并消除問題隱患525個。
受理投訴舉報8294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258.05萬元。
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開展的12315效能評價活動中,鶴壁考核總分位列全國第二、全省第一。
▲食品安全 嚴格把關
做好“乘法”, “服”務大局,當好高質量發展的助力者。
該局以“打通服務企業‘最后一公里’,讓服務通道由低速變為高速”為目標,構建由市市場監管局領導、部門負責人、業務骨干、直屬機構中層等103人組成的質量服務管家團隊,確定包括政務服務、業務咨詢服務等兩大類249項服務事項,聯系服務企業147家。
圍繞企業開辦、行政許可、檢驗檢測、金融服務、市場監管等領域,出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33條措施》《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統籌做好市場監管領域疫情防控和災后重建25條措施》等惠企助企政策。獲批創建全省首批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平臺試點。推動市政府出臺質量提升獎勵政策措施。
在全市打造了食品安全示范鄉(鎮、街道)15個、食品安全示范街20條、食品安全示范小區25個、食品安全科普宣傳站50個、食品安全示范單位100家,建成食品安全主題公園5個。
創新實施了食品安全質量服務管家制度,成立由22名省、市食品安全專家組成的食品安全質量服務管家團隊,實施精準幫扶指導,推動中小型食品企業高質量發展。
探索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鶴壁模式,累計幫助企業成功實施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總額13.41億元。
▲鶴壁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李景讓等在鶴山區北方易購超市檢查食品安全、市場價格情況
“我們將積極推進企業開辦、市場監管、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工作,持續營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的發展活力和內生動力。”
一一鶴壁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李景讓表示。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