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準善管小作坊 甘心服務大民生

    2021-12-21 09:36:03 來源: 食品安全導刊-食安觀察網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服務發展加油干 市場監管不遲緩 之江蘇省篇

    精準善管小作坊 甘心服務大民生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小作坊提檔升級工作紀實

    本刊記者 柴占陽 通訊員 滕志銘

    錦繡江蘇,四季分明的水土孕育出琳瑯精致的江蘇味道。蘇味留香,是歷久彌新的歲月之味,是你我身邊的市井珍味,是小作坊中的煙火滋味。

    食品小作坊,與中國人的飲食習慣息息相關。小作坊很小,它們散落于大街小巷,大多前店后廠亦工亦居,很多規模僅有寥寥數人。小作坊也很大,江蘇省現有食品小作坊1萬余家,它們滿足著多樣化的食品消費需求,提供著百姓就業謀生的機會,傳承著獨具特色的鄉愁之味。

    為進一步提升全省食品小作坊規范管理水平,保障食品小作坊產品質量安全,傳承發揚地方傳統特色飲食文化,2021年初,“推進食品小作坊提檔升級”工作列入省政府民生實事項目,并明確提出,今年全省將培育“名特優”食品小作坊300家。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朱勤虎在局黨組會、局務會上多次強調要以小作坊提檔升級工作被列入省人民政府民生事實項目為契機,堅持問題導向,緊盯薄弱環節,進一步規范小作坊生產經營行為,有效防控小作坊食品安全風險,切實維護食品安全。

    全省市場監管部門多措并舉,堅持抓大不放小,按照“政府主導、部門聯動、作坊主責”的原則,積極開展食品小作坊提檔升級暨名特優食品小作坊培育“五個一”行動,緊抓部署發動、實抓基礎工作、嚴抓日常監管、活抓創新服務。小作坊食品安全水平不斷提高,提檔升級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晨光熹微,江蘇省南通林梓鎮老萬和潮糕迎來了第一波客人。林梓潮糕,是南通如皋的傳統糕點,彈若海綿,柔潤爽口,一味入口,可解鄉愁。

    從家庭作坊到持證辦廠,如今的老萬和擁有專業技工團隊,配備現代化衛生設施。林梓潮糕攜著思思鄉情,飛向五湖四海。煥發出全新生機的老萬和,以200萬左右的年銷售額,成了響當當的“中華老字號”。

    小作坊關系大民生。很多食品小作坊養活了一家老小,是人民群眾創業就業的有效途徑。2021年以來,全省市場監管部門在服務“六穩” “六保”中履職盡責,著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守牢安全底線,提升質量高線,推動引導小作坊轉型升級,充分發揮食品小作坊在保民生、促就業方面的積極作用,以人間煙火味,撫慰凡人心。

    旭日東升,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東港鎮港南村也開始了甜香的一天。如今,張文波仍保留著麥芽糖制作的古法工藝,火候、力度全憑師傅的純熟經驗。在無錫市場監管部門的幫助和建議下,2017年起,老糖坊有了自己的產品商標,場所改造升級,設備更替換新,臺賬詳細記錄,小作坊日益走向正規化。

    小小作坊,傳承燦爛文化。今年,全省市場監管部門按照 “一坊一策”要求,主動協調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從場所改造、設備升級、臺賬制作等方面,幫助作坊主改善生產條件、改進生產工藝、提高產品質量,切實提高作坊主參與培育的積極性和提檔升級成效。

    從2021年6月開始的江蘇省食品小作坊第三方技術幫扶工作, 覆蓋了全省106個縣(市、區)、900余家食品小作坊,點對點、面對面,幫助昔日“小散亂”變身“精美特”,讓歲月凝聚的中華美食文化更加鮮亮。

    晌午過后,暖陽正好,江蘇省鹽城的陳治國正和員工熱烈地討論晚上的直播,他要出鏡賣自家的蒲包茶干。兩年前,出生于豆品世家的他,放棄了大城市的高管工作,回到阜寧縣羅橋鎮沿邊村,開始了茶干生產的創業之路。

    創業艱難,想把日漸式微的豆制品制作手藝做出規模、做成產業,更是不易。在當地市場監管部門的幫扶指導下,陳治國嚴把質量關,小作坊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目前生產線員工已達20多人,均為當地村民,公司產品銷售渠道已覆蓋商超、批發、農貿、特產店及多個電商平臺,即便在淡季,也能有日均千斤的好銷量。

    當年的小作坊不僅轉型升級為食品生產企業,更成為助力鄉鄰增收致富的大舞臺,成了脫貧致富、鄉村振興、民營經濟發展的“助推器”。

    夜幕漸沉,華燈初上,江蘇省南京市街頭隨處可見排了長隊的鴨子店。喬派食品廠,就是南京鹽水鴨作坊中­醒目的一員。

    在傳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南京喬派食品廠在屬地市場監管部門的幫扶指導下提檔升級,投入近300萬,重新選址、科學布局,形成自己的工藝流程和產品品牌。如今,喬派食品廠擁有44家門店,“喬派鴨子”聲名遠揚。

    食品小作坊是一地獨特的美食印記,全省市場監管部門堅持 “既是監管部門又是發展部門”的工作定位,為老味道注入新活力,以高品質的食品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更好助力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為了讓小作坊有大奔頭,更多創新做法正在涌現。江蘇省明確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因地制宜開展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區建設,在江蘇省徐州市,投資近3000萬元的“中國農批豐縣鹵菜小作坊集中加工區”正式啟用,58家小作坊紛紛入駐。

    淮安市制訂小作坊系列管理標準,有力保障了地方特色小作坊產品質量安全。

    蘇州、無錫、常州三市對約2200家已登記的食品小作坊,以各地城市APP為平臺,啟動建立登記信息互查互認合作機制,未來,在蘇州可以買到當天現做的無錫惠山油酥,常州街頭會出現最新批次的蘇州采芝齋糖果。消費者只要手機登錄城市APP,就可便捷查詢食品小作坊的登記信息,溯源食品安全。

    四方食事,不過是一碗人間煙火。那街巷深處的撲鼻鮮香,那樸素灶臺的煙霧裊繞,都是最真實而溫暖的生活味道。小作坊中有大作為,精準善管小作坊,恒心守護鄉愁味,守護匠心傳承的蘇味留香,守護熱氣騰騰的幸福生活!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羞羞的视频在线观看|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7|国产小屁孩cao大人|精品18videosex性欧美|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