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食安第一課 市場監管進校園
新年新春加油干 市場監管不遲緩 之鄭州市二七區篇
上好食安第一課 市場監管進校園
一一鄭州市二七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開學季上好食品安全第一課
本刊記者 柴占陽 通訊員 趙正銀
目前,鄭州市大、中、小學及幼兒園都已陸續開學,為切實抓好學校的食品安全工作,鄭州市二七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走進學校開展食品安全教育和檢查,以確保校園的食品安全。
學校的食品安全是事關學生的生命安全的大事,也是千千萬萬個家長無時無刻不在關心的事情。因此,學校的食品安全工作必須要高度關注,來不點半點的馬虎。為切實把學校的食品安全工作抓深、抓細、抓扎實,鄭州市二七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開學季里,對學生上的第一課就是食品安全課。
執法人員深入到各類學校,在加強食品安全檢查的同時,還向學生講解食品安全知識,教學生如何辨別食品的真假,如何查看食品保質期,如何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等知識。
3月2日,二七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侯寨市場監管所的執法人員到侯寨53中對學生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執法人員首先對該校園周邊的食品經營店進行了認真的檢查,而后,帶著實物走進了53中學校。
執法人員拿著實物向學生講解如何查看食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什么叫過期食品?過期食品為什么不能吃等。
在講解的過程中,讓學生們自己親自辯認食品包裝袋上的生產日期、保質期,這樣,學生們不但學的快,而且記的牢。
學生劉夢(化名)拿著一袋面包,仔細看了后,他說:“叔叔,我看清楚了,這袋面包的生產日期是3月1日生產的,保質期3天,到3月4日就不能再吃了,執法人員看后,對劉夢同學進行了表揚,查看的非常正確。
同時,執法人員還提醒學生,平時千萬不要去買那些幾角錢一袋的麻辣小食品,因為這些麻辣小食品基本上都是一些劣質食品,既不衛生,又有很多添加劑,吃后不利于身體健康。
在開展宣傳教育的基礎上,二七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由局領導帶隊,組織各基層市場監管所執法人員到學校食堂和集中配餐單位進行檢查。重點檢查各學校食堂和集中配餐單位所購食品的進貨渠道、臺賬記錄、進貨發票、食品留樣、食堂衛生、工作人員身體健康記錄、核酸檢測記錄、食物儲存、食堂和就餐場所消毒,以及餐桌隔離情況等都一一進行了嚴格的檢查,以確保學校食堂和配餐單位的食品安全。
二七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成輝說:“目前,鄭州市大中小學幼兒園已全部開學,學校的食品安全工作是當前市場監管機關的一項重要工作,必須要做到思想重視到位,安全宣傳到位,現場檢查到位,把校園的食品安全工作抓深、抓細、抓扎實,以確保學生‘舌尖上’的安全,讓學生買的放心,吃的安全,吃的健康!”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