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多方合力 積極作為 共筑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

    2022-12-05 22:32:53 來源: 食安中國網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食品安全導刊南京訊(本刊記者 崔愛霞 潘曾玉)印象里臟亂差的小作坊變得整潔干凈、越做越大;外賣小哥不再只做跑腿配送的單項工作,而是拿起手機對著不規范的商家拍攝記錄;食品安全的監督員從監管部門拓展到基層群眾,身著“藍馬甲”的“浦公英”志愿者們穿梭在浦口區的大街小巷,向群眾宣傳科普食安知識……

    在國務院食安辦剛剛公布的2019—2021年創建周期“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名單中,南京市成功獲評,成為江蘇省首個、也是目前省內唯一獲此殊榮的城市。“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是食品安全領域含金量最高、影響力最大的城市品牌。南京市創建工作啟動于2015年,于2021年接受考評驗收,砥礪七載,夢圓今朝。南京市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對提升南京市食品安全治理水平、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助力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食在源頭”:小作坊實現“階梯式”提檔升級

    隨著食品安全監管系統的不斷完善升級,南京市立足產業現狀,根據不同時期不同條件,按照“三清四能”改造、創建“示范點”、打造“名特優”三個階段推動食品小作坊提檔升級,先后投入770余萬元,幫扶改造500余家,登記領證850家,創建示范點408家,培育“金陵名食坊”51家、江蘇“名特優”32家。

    位于南京市雨花臺區板橋街道的喬派食品廠,原本只是一家制作鹵味鴨子的小作坊,三百多平的作坊內,堆滿了設備,鴨子腌制功能分區不準確,食品安全無法得到保障。南京市雨花臺區市場監管局的工作人員通過調查走訪,幫助喬派食品廠重新選址,優化升級,由原來的“臟、亂、差”向“名、特、優”轉變。

    “喬派目前總面積大概在1000多個平方,生產環境寬敞明亮,更干凈衛生。每只鴨子清洗、腌制、儲存、蒸煮,都有更準確的功能區分空間。原來不干凈的塑料制品,也在市場監管局的工作人員指導下,換成了不銹鋼、陶瓷制品這類環保衛生的制品。”喬派食品廠的總經理喬克軍介紹到。

    南京八珍米家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位于南京市江北新區,產品以江南傳統小吃“水塔糕”為主,配合各種手工點心,打造品類豐富、口味正宗、老少皆宜的即食產品品類。

    南京八珍米家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馮仰光說道:“我們的小作坊變成示范點后,功能區間分明,也更注重食品的質量與安全,產品的檢測報告都是齊全的,每次出貨都會進行抽檢,每周都請第三方抽檢,確??鞕z室和化驗室的產品出去一定是健康的,食品質量一定是沒問題的。”

    小作坊和企業不同,規模較小,人數較少,生產設備數量也達不到企業的要求。小作坊的產品想要進入蘇果這種大型超市,超市首先就看有沒有食品生產許可證(SC證),而八珍米家在第一關就被卡住。

    在江北新區市場監管局的指導下,八珍米家進行了一系列硬件設備的改造和生產環境的優化。

    “我們根據糕點生產許可的審查細則,從原料購入,到查驗,再到生產過程的控制,最后出廠的檢驗,對他們整個過程進行規范指導。今年八珍米家拿到了食品生產許可證,現在也是一個小型生產企業了。”江北新區市場監管局食品藥品監管辦3級行政主管曲世洋話語中充滿了自豪。

    南京市市場監管局多措并舉為疫情影響下的金陵食坊紓困解難,研發“一碼通”系統,通過對食品生產企業和小作坊生產的預包裝鹵菜生產批次加載二維碼,關聯產品生產信息和生產經營全過程,著力于破解追溯難題,實現“一碼追溯”;在全鏈條追溯信息基礎上生成食品安全信息公示碼,消費者在各門店通過掃碼查詢在售產品的食品安全信息,廣泛進行社會監督,實現“一碼公示”。

    “食在路上”:小餐具也能體現大民生

    餐飲具集中消毒企業是為餐飲單位餐具、飲具提供集中消毒服務的單位。南京市目前有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4家,分別是江寧區2家、浦口區1家、六合區1家。

    位于江寧區谷里工業園的南京昊然酒店用品有限公司,公司建有1500平方米的標準化餐具清洗消毒車間,設計日產量10萬套/天,(排除疫情影響)目前日產量4萬套左右,占南京總量的20%,配送區域覆蓋南京市全域。針對餐消企業生產線中粗洗、清洗、包裝、檢測這4個質量控制關鍵環節,昊然公司首創餐消企業遠程視頻監管舉措,在關鍵位置安裝高清攝像頭,可以通過手機遠程調整攝像頭角度,實時進行全方位查看。公司同時在清洗池和高溫消毒隧道中分別安裝帶有報警功能的溫度監測設備,實時監測消毒溫度,異常時立即向企業和監管部門報警。監督員可以通過手機端和電腦平臺端隨時隨地查看企業情況,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發現問題、處理問題的時效性。

    南京昊然酒店用品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我們公司每天清洗后的餐具都要進行檢測,餐具要放留樣室留樣,在售的餐具有12天的保質期,有問題就會立即召回?;厥盏牟途叨紩M行除渣、分揀,筷子、勺子、碗都是分開洗滌、浸泡,循環多次,以保證餐具的衛生干凈,在80℃的水池進行高溫清洗后,最后放入150℃消毒池內消毒,從頭到尾都可以保障餐具的衛生質量。”

    “我們衛生行政部門從源頭抓起,通過深入細致的現場調研以及與生產企業的充分討論,對企業的選址建廠、生產工藝流程、管理人員的知識培訓以及產品的質量抽檢,做到了層層跟進、層層把關、層層落實。同時衛生行政部門也在不斷的加強引導服務,創新監管機制。”南京市江寧區衛生監督所監督四科的邱薇說。

    “食在基層”:社會共治共享全民食安

    下午 2:30,位于南京市鼓樓區獅子橋星選閃電廚房的出餐高峰期已經過去,但管理方卻還在通過監控和現場巡視,提醒商家注意現場的清潔等。集納了眾多外賣店家的星選閃電廚房,除了可以為傳統餐飲商戶提供更為經濟便利的經營場所外,完善的管理制度也為廣大小微餐飲商戶合規經營提供了切實完善的解決方案。

    對于星選閃電廚房所屬的鼓樓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來說,他們的監管同樣不能有絲毫松懈。在平臺自查的同時,市場監管部門則要依托屬地督查、屬地巡查等進行監管,層層壓實食品安全的主體責任。鼓樓區市場監管局食品安全監管科科長丁佐龍表示:“通過智能監管系統,市場監管部門對外賣商戶進行全面考核。發現問題及時責令商戶進行整改,觸犯相關法律的堅決立案查處。同時,我們根據從業人員的管理水平,素質水平,還采取上門培訓的形式,切實提高網絡餐飲從業者的食品安全意識,維護消費者的食品安全。”

    網絡訂餐行業的食品安全,需要市場監管部門的從嚴監管,也離不開這樣一群“流動食安監督員”。外賣小哥每天奔波于各家外賣店,對店家的食品安全環境最有發言權。

    為充分發揮騎手“食安哨點”作用,6月20日,南京市雨花臺區外賣服務行業食品安全監督員隊伍正式成立。外賣配送行業食品安全監督員對發現的食品安全隱患或問題,以有效照片+簡要文字的方式向所屬市場監管分局的聯絡員進行舉報,各分局對舉報的內容按照進行分類登記并及時派執法人員到現場進行處置。對發現的食品安全問題線索形成案件的,根據最終處罰情況給予監督員相應的獎勵。

    9月7日,雨花臺區市場監管局對相關外賣平臺人員和外賣小哥進行培訓,對寧食安志愿者小程序和常見食品安全問題進行了講解。各平臺隨后又各自對員工進行培訓。一系列的專題培訓,增強了外賣騎手的責任感和歸屬感,鼓勵廣大外賣騎手切實當好食品安全監督員。同時,雨花臺區市場監管部門積極調動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食品安全社會共治中來,形成食品安全“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社會氛圍。

    食品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是最基礎的社會治理,最基本的民生條件。如何將食品安全融入基層治理,發動人民群眾的力量,成為浦口區關注探討的目標。2020年,南京市浦口區市場監管局率先探索“文明實踐+食品安全”共治新路徑,破解了多個食品安全工作困境。

    浦口區市場監管局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系統性、貼近性、服務性,建立食品安全志愿服務支隊,下設10個大隊以及X個小隊,形成三級志愿服務架構體系。志愿者人手一件“藍馬甲”,取名“食安浦公英”。這支隊伍聚焦“群眾關心的食品安全問題”,圍繞“食”話實說、“食”力擔當、眼鑒為“食”、舌尖“食”尚、“浦食”無華五大項目,從精神文明落腳到物質文明,滿足群眾對食品安全工作的多層次需求,形成閉環。

    截至目前,南京市浦口區已發展了1700余人的志愿工作者,累計開展志愿服務活動540余場,組織2000余次巡查,開展科普宣講180余次,保障重大活動20余場,提供案件線索30余條。

    65歲的王有龍在浦口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看到招募通知后,第一時間報了名。“我不僅自己學了不少食安知識,還拉著鄰居一起學。而且我在核酸檢測點上結識的老伙計張道余,也被我引薦加入了食品安全志愿者隊伍。”老人談起志愿者服務,很是積極。

    從2020年首批的116人,到如今的1800多人,越來越多的“民間衛士”在志愿服務中找到了樂趣,實現了價值。南京市食品安全志愿者隊伍的建立,推動了社會多元主體參與到食品安全社會共治中,始終堅持“一個品牌擴影響、一支隊伍強服務、一個平臺促運行,一批項目惠民生”的理念,讓食品安全問題真正成為社會共同參與的民生問題。

    “每一朵‘浦公英’,都是文明的使者、安全的衛士。”浦口區市場監管局局長黃文表示,浦口區市場監管局將以志愿服務為主要形式,引導更多社會力量投身科普宣傳、常態檢查和為民服務,守護市民的飲食安全。

    “食品安全,人人有責”這句話不僅僅是口號,更是食品安全治理水平、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目標。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并明確要求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下一步,南京將全力扛起“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擔當,積極探索創新,扎實開展工作,在群眾里開出“食安之花”。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吳森林]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羞羞的视频在线观看|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7|国产小屁孩cao大人|精品18videosex性欧美|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