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術檢測防風險 智慧監管保食安

    2023-05-29 10:48:40 來源: 食品安全導刊-食安觀察網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新聞媒體走基層 市場監管收眼中 之鄭州市鄭東新區篇

    技術檢測防風險 智慧監管保食安

    一一鄭州市鄭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開展校園餐飲食品加工過程致病性微生物監測及智慧監管探索實踐

    本刊記者 柴占陽 通訊員 孟慧斌 楊智明

    校園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的重要環節,不僅關系到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時也關系到社會的和諧穩定。鄭州市鄭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尤其是校園食品安全工作。在鄭東新區黨工委、管委會的堅強領導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河南工作和市場監管工作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省、市市場監管工作會議精神,以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為契機,抓質量、保安全,抓執法、嚴監管,抓服務、促發展,有效守護了廣大師生“舌尖上的安全”。

    為更好防范和化解校園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根據前期鄭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的流動檢測車快速檢測和第三方實驗室檢測情況,鄭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加強與河南省食品檢驗研究院的協同配合,開展校園餐飲食品加工過程致病性微生物監測及智慧監管探索實踐,努力將食品安全監管“關口”前移,提前識別風險隱患,并采取針對性、預防性防范舉措,有效化解風險隱患,不斷提高校園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一、開展技術檢測+智慧監管守護校園食品安全的意義

    食品安全無小事。校園食品安全,事關學生身體健康,事關國家和民族未來,怎么重視都不為過。學生在校園吃得安全是學校培育好下一代的基本前提,是職能部門監管的頭等大事。學生用餐環節多、鏈條長,只有將各個環節真正置于陽光下,將食品安全工作做細、做實、做好,才能從源頭上防范校園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

    技術檢測+智慧監管守護校園食品安全是貫徹落實“人民至上”理念的黨性要求。黨的二十大指出,“我們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深入群眾、深入基層,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公共安全,以及潛在風險大、社會風險高的重點領域,要實施重點監管,防范化解重大風險。” “食品安全關系人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須堅持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校園師生食品安全社會關注度、影響大,關系到校園師生和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開展校園餐飲食品加工過程致病性微生物監測及智慧監管,加強食品安全監管,防范和化解校園食食品安全隱患,維護廣大師生食品安全,是踐行黨的宗旨的有力實踐。

    技術檢測+智慧監管守護校園食品安全是市場監管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市十四五市場監管現代化規劃明確“健全食品安全風險防控機制。進一步強化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對監督管理的科學支撐,加強風險監測和監督管理各環節的信息化平臺建設和信息共享。面向醫院、學校、托育機構等重點場所,科學布局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點,提升風險監測覆蓋面和問題發現率。聚焦執法、司法重點難點問題,提高食品安全檢驗檢測和技術鑒定能力。加快重點品種食品安全信息化追溯體系建設,鼓勵生產經營企業、行業協會和第三方平臺向政府信息平臺開放數據。深化食品安全抽檢制度改革,明確監督抽檢、風險監測與評價性抽檢的功能定位,以功能為導向優化實施機制,推進 ‘你點我檢’、 ‘你送我檢’常態化,強化抽檢監測的隱患排查和風險管控作用。加強食品安全風險預警交流體系建設。 ” 開展校園餐飲食品加工過程致病性微生物監測及智慧監管,正是向科技要生產力,強化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強化隱患排查和風險管控,以監管現代化實現食品安全現代化的有力探索。

    技術檢測+智慧監管守護校園食品安全是對現行風險監測和監管模式的提升的現實要求。目前,校園食品安全已構建了學校主體責任、黨政屬地責任、行業監管責任落實“三合一”共治機制,推動校園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持續提高。但在實際運行過程中,仍存在風險防范和隱患化解時效跟不上監管需要,關鍵領域監測尤其是風險分析機制不健全以及事前預防與事后監管失衡的問題。同時,不論是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還是第三方實驗室組織開展的主要致病菌進行監測及評估結果均顯示,食源性微生物的污染是餐飲服務環節食品安全風險的重要來源之一,餐飲加工環節從食品原料/輔料、加工制作過程、工器具各個環節均有可能帶入致病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因此,很有必要快速、高效、科學、準確的餐飲食品加工過程致病性微生物監測及智慧監管,有針對性地防范和化解校園食品安全風險隱患。

    二、采取的具體措施及取得的初步成效

    鄭州市鄭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加強與河南省食品檢驗研究院合作,以轄區中小學食堂餐飲服務經營過程為對象,以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HACCP)體系理論為工具,分析學校食堂在餐飲食品原料采購、餐食加工、存放等過程中可能的風險點,尤其是風險點中食源性致病性微生物作為關鍵檢測目標,對現有微生物快速檢測技術改進優化,建立更加快速高效的微生物現場檢測及監測技術,收集分析快速檢測結果,并對出現致病性微生物陽性的樣品,使用GB4789食品微生物學檢驗方法進行實驗室確證、定量分析及方法比對分析。通過使用ATP熒光法細菌快檢儀,能夠對餐飲食品加工過程中的環境潔凈度實施現場實施快速監測。

    針對學校餐飲食品加工過程及集中供餐食品中致病性微生物的檢測,使用無菌棉拭子進行樣品采集,散裝食品采用無菌采樣方式對采集,樣本采集后應冷藏保存并盡快送回實驗室,使用傳統微生物培養法和恒溫熒光PCR快速檢測法同時進行檢驗。采集樣本覆蓋了盤子、碗、筷子、勺子和盛放器具等用餐器具,冰箱、冷庫、消毒柜等原料貯存設備,炊具、砧板、刀、盆等食品制作工具,空調通風口、污水管口、地板、餐桌等基礎設施,工作人員的手部、外衣等。能夠快速、有效對加工過程中的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單核增生李斯特氏菌等進行檢測;對現場制作食品或集中供餐食品進行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單核增生李斯特氏菌、蠟樣芽胞桿菌(僅限米飯檢測)、副溶血性弧菌(僅限含有水產制品檢測)檢測。

    同時,在快速識別學校餐飲食品加工過程中微生物(致病性微生物)污染狀況基礎上,依托河南省食品檢驗研究院開發互聯網智慧監管系統,將“快速檢測-實驗室確證過程”的檢測監測數據與現場監控圖像一并實時與“互聯網+智慧監管”對接,通過與“互聯網+明廚亮灶”監管視頻的對比核對,將監測數據實時通過互聯網提供給校方和監管部門,追根溯源查找問題原因,并同步提供風險分析與有效應對方案,建立學校食品安全監測網絡示范區,預防校園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

    新的快檢方法和新的檢測設備在校園食品安全檢驗檢測一線的運用,與“互聯網+智慧監管”模式 “珠聯璧合”,大大提高了當前學校餐飲過程檢驗檢測效率,大大提高食品安全監管人員的監督效率,預防學校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保護廣大師生健康的同時大大降低了校園食物中毒帶來的經濟損失!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羞羞的视频在线观看|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7|国产小屁孩cao大人|精品18videosex性欧美|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