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安城市在創建 河南漯河好經驗

    2023-10-30 16:53:37 來源: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新聞媒體走基層 市場監管收眼中 之河南省漯河市篇

    食安城市在創建 河南漯河好經驗

    一一漯河市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工作開展情況介紹

    (柴占陽)10月23日至27日,由河南省人民政府食安辦主辦的河南省2023年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專題培訓班在河南省漯河市召開。

    10月25日下午,按照培訓班日程安排,河南省漯河市人民政府食安辦副主任、漯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迎春以 “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打造現代化食品名城”為題,首先做了食品安全創建做法進行經驗交流。

    一、錨定產業之基,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跑出加速度

    漯河市是中國首家食品名城,在歷屆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漯河市始終堅持以食品產業立市,先后孕育出全球最大的肉制品加工企業雙匯集團、中國辣味休閑食品第一品牌衛龍食品、馳名中外的共產主義集體村辦企業南街村集團、世界知名的綠色天然色素供應商中大恒源等一大批知名企業,逐漸形成了特色鮮明、享譽四方的綠色食品產業集群,食品產業規模不斷實現新的突破。

    目前,漯河市各類食品企業7000余家,產品涵蓋18個大類、50多個系列、上千個品種。其中,麻辣面制品、肉制品、冷鮮肉等單品產量均居全國第一,食品產業規模超2000億元,占全省的1/5,全國的1/50,是河南省萬億級現代食品產業集群的重要支撐,食品產業貢獻的增加值、營業收入、利潤、稅金分別達到全市總量的50%、60%、70%、80%,呈現出加速領跑、全面領先的昂揚態勢。

    近年來,先后榮獲全國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和保證體系建設雙試點市、全國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試點市、全國主食產業化工程示范市、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市等榮譽。

    二、立足發展之要,食品安全高水平治理達到新高度

    食品產業是漯河市的安身立命之本,食品安全關系全市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基石,更是漯河的命脈、底線、生命線。漯河市市委、市人民政府始終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創造性提出建設“現代化食品名城、創新之城、幸福之城”的戰略布局,將食品產業發展作為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定盤星” “壓艙石”和“穩定器”,將食品安全監管作為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重點工作、核心工作來抓,全域推進“雙安雙創”,在全省率先實現省級食品安全縣(區)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全覆蓋,食品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向好,連續多年無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2019年、2020年、2021年漯河市食品安全工作在全省食品安全評議考核中,分別榮獲全省第二、第一、第四的優異成績。特別是自2021年11月20日被國務院食安辦確定為第四批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創建推薦城市以來,漯河市市委、市人民政府把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市委書記秦保強在全市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動員會上提出了“首戰必勝、首創必成”的工作總體目標,充分彰顯了市委、市人民政府抓好食品安全工作和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決心和信心。全市各級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關于食品安全各項工作部署,將創建工作納入重要日程,在完善創建工作推進機制上創新思路,在明確任務壓實責任上精細管理,在加強過程監管、提升創建實效上拿出真招實招,探索出了一條具有漯河特色的食安創建之路。

    三、扛穩監管之責,食安創建高效率推進彰顯新成效

    創建的根本在政府,主體是企業,落實靠部門。在創建工作中,始終堅持“政府負總責、企業負主責、職能部門各負其責”的工作總基調,高位推進創建工作走深走實。

    (一)健全組織領導。

    漯河市成立了以市委書記、市長任“雙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成員包括各縣區(功能區)政府(管委會)、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委巡察辦、市委市人民政府督查局和發改、教育、公安、農業、市場監管等42個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組建市食安創建辦公室,由分管副市長任辦公室主任,設立綜合、宣傳、督導、資料4個工作組,抽調20余名業務精、能力強的工作人員,實行集中辦公,專職協調推進創建工作。各縣區和市直有關單位均成立了由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簽訂食品安全責任與任務承諾書,形成了市級牽總、縣區落實、部門聯動的創建工作格局,為創建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二)壓實責任鏈條。按照《評價細則》和《省級評審操作指南》有關要求,結合漯河實際,先后制定了《漯河市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方案》《漯河市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臺賬》《任務清單》和《資料清單》,明確基本原則、創建目標和實施步驟,并將94項創建工作任務以及評價內容、評分標準、需提供材料等細化分解至42個創建成員單位,每項工作任務均由一名市級領導牽頭抓、相關單位具體抓。

    2023版《評價細則》和《省級評審操作指南》發布后,迅速對新增和變更條款進行分析研判,督促各有關單位對照標準任務進行查漏補缺,補充完善。各縣區根據工作安排,進一步完善領導體系,細化責任分工,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構建市、縣、鄉、村四級縱向全鏈條責任體系,將創建責任壓實到人、到崗,全市1.9萬余個創建點位全部分包到人,64個市場監管所對各自轄區的點位按照創建標準逐個進行規范提升,確保無死角、無盲區。

    (三)完善工作機制。圍繞創建目標,建立完善培訓觀摩、點位打造、督導檢查、整改提升、結果運用的閉環工作機制。

    一是培養創建“明白人”。創建基礎在 “學”,把《評價細則》和《省級評審操作指南》的培訓作為食安創建工作的切入點,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先后邀請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驗收專家庫成員和食品安全、公共衛生等領域專家進行授課,舉辦專題培訓班10余期,有力提升全市食安創建工作人員的能力素質和業務水平,培養了一批食安創建“明白人”。

    二是以點帶面推進點位打造。創建關鍵在“干”,在前期對全市各業態底數進行摸底統計的基礎上,從每種業態分別挑選1個基礎好、從業人員素質高的點位,打造成示范點位,經驗收合格后,在全市范圍內觀摩學習、復制推廣。各縣區比照示范點位打造標準,全面開展點位打造“百日攻堅”行動,分級分批次開展觀摩培訓活動260余次,在100天內完成了全市1.9萬余個創建點位打造工作。

    三是切實督導問效。創建成效在 “督”,由市食安創建辦印發《督導檢查工作方案》《縣區工作實績考評辦法》,成立專項督導組,深入各縣區、各成員單位、各點位進行督促指導,根據發現問題向縣區人民政府印發督查通報和督辦通知;市委市人民政府督查局開展專項督查;市紀委進行專項監督;市人大、市政協開展專項咨詢評議、重點提案辦理,實現“五方聯動”。

    同時,還將食安創建工作納入市委市人民政府重點工作“周交辦、月講評”,每周交辦重點、難點問題,每月對各縣區食安創建工作機制、點位打造、宣傳工作等

    情況進行打分排名,排名情況報市委市人民政府主要領導。

    分管副市長每兩個月召集一次推進會,集中聽取縣區、市直單位的創建工作匯報,解決難點問題,工作實績考評靠后的縣區作表態發言,由紀委對主管領導進行約談。

    (四)強化要素保障。創建中,高度重視食品安全的要素保障。

    一是加大財政投入。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財政投入保障制度,將食品安全工作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2022年在財政收支矛盾極為突出的情況下,繼續加大食品安全經費投入,先后安排1707.5萬元用于食品安全監管、創建和食品安全抽檢等工作,2022年完成食品安全抽檢12853批次,達到4批次/千人。統籌資金960萬元,完成30個市場監管所升級改造,新配32臺執法車輛,新建8個監管指揮中心,新建7座農貿市場蔬菜農殘快檢室,籌資395萬元配備5臺多功能快檢車。

    二是強化國家肉制品質檢中心升級改造。投資1865萬元,完成國家肉制品質檢中心升級改造工程,開展涵蓋肉制品、食用農產品、食品添加劑等31類食品1104種產(商)品以及1167項參數的檢驗。通過CMA認證的參數達2271個,食品包裝產品及參數檢驗286項,實現了食品及食品包裝產品和關鍵項目(參數)的全覆蓋。

    三是加快檢驗檢測中心建設。以“爭創 ‘五基地五中心’ 建設現代化食品名城” 為依托,打造國內權威的食品檢驗檢測中心,推動中檢集團、河南省計量院、華測檢測等企業入駐。構建了以國家肉制品質檢中心、國家肉及肉制品檢測重點實驗室為龍頭,以中原食品實驗室、省級膨化食品檢測中心、省級食品包裝產品檢測中心為骨干,以企業研發檢測中心、農貿市場快檢室為補充的食品檢驗檢測體系,形成了市、縣、鄉和企業、市場全覆蓋的檢測網絡,進一步筑牢食品安全防線。

    (五)創新監管舉措。在全力做好創建基礎工作的同時,積極統籌謀劃,創新監管舉措,為食安創建工作助力增效。

    一是“六圖”引領,全面推進“兩個責任”。創新實施 “六圖”工作法,制定屬地責任工作導圖、主體責任工作示意圖、工作時間推進圖、提級包保流程圖、動態調整流程圖和督導反饋流程圖,明確工作流程標準、制度機制以及完成時限,讓包保干部明白應該“干什么、怎么干、何時干、干到什么程度”,率先在全省形成“示范化引領、整體化推進、一體化落實”的工作局面。漯河市的經驗做法得到國務院食安辦和河南省人民政府食安辦的肯定,并在全國推廣交流。

    二是數字賦能,加快實施“智慧監管”。強力推動“數字食安”頂層規劃建設,形成以中國(漯河)食品云、“漯河智慧食安區塊鏈云平臺”“互聯網+明廚亮灶”“豫食安APP”等為標志性平臺的食品安全數字賦能體系。全國首家食品云、食品行業標識解析綜合型二級節點和全國第二家“星火·鏈網”骨干節點全面啟動,為每一個食品發放唯一的“身份證”。推廣應用“互聯網+食品安全智慧監管”信息化平臺,實現食品質量安全源頭能溯、過程能控、風險能防、去向能追、責任能究、社會能查。全市已有613家食品生產企業和1.3萬余家食品經營單位納入“互聯網+食品安全智慧監管”信息化平臺,515家學校食堂和13家集體用餐配送單位“互聯網+明廚亮灶”覆蓋率100%,“舌尖安全網”上線率100%,餐飲單位明廚亮灶覆蓋率達90%以上。

    三是科技支撐,為食品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立足“人才高地、創新之源、食品未來”定位,建成運營十大省級實驗室之一的“中原食品實驗室”,匯聚了11名院士和29名國家杰出青年、長江學者領銜的23支科創團隊,成為全省唯一省轄市牽頭建設、掛牌即運營的省級實驗室。實驗室與中國農業大學等6所高校合作共建,雙匯、衛龍、金大地等25家重點企業深度參與,圍繞精準營養研究與健康食品創制、食品全鏈條風險因子識別與阻控技術等六大方向,從源頭端把控食品安全,開展科學研究和成果轉化,已經突破16項關鍵技術、發布了36項代表性成果,形成各類創新要素精準對接、相互賦能、高效耦合的 “1+6+N”創新格局,構建食品產業創新的“發動機”。

    四是標準領航,打造食品安全治理新高地。堅持“標準引領”,實施“漯河制造”品牌戰略,出臺了《漯河市標準化發展戰略規劃2020—2025》《漯河市食品安全標準化專項行動方案》,鼓勵更多的漯河標準成為國家、行業標準,在全國首設“質量獎、標準獎、專利獎”“三位一體”的市長獎,參與制修訂國際標準4項、國家標準39項,制定企業標準1378項,發布團體標準18項。雙匯、中大生物等已經成為國內相關行業的標準制定者和領頭羊。

    漯河市標準化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典型經驗做法受到國務院第五次大督查通報表揚。

    五是省地合作,食品產業縱深發展初見成效。全面落實市人民政府與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簽署的《共同推進漯河高質量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充分發揮政府規劃引導、政策扶持、監管服務等作用,利用食品產業優勢,激發市場活力,促進產業融合,加快推進河南省食品安全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持續提升食品產業能級,著力打造完善綠色食品產業生態。以雙匯為鏈主的河南省肉制品全產業鏈被確定為全國農業全產業鏈重點鏈,衛龍食品被評為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龍頭企業,全國農業全產業鏈建設現場會在漯河召開。

    漯河市堅持 “三鏈同構”推動食品產業向縱深發展的經驗做法被國務院第七次大督查通報表揚。

    四、凝聚全民之力,社會共治全方位構建形成新格局

    在食品安全監管和食安創建工作中,始終秉持全民參與、社會共治的工作理念和社會滿意、群眾認可的工作導向,出臺了《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宣傳工作方案》,全力營造人人知曉、人人支持、人人參與的創建氛圍。

    一是宣傳渠道覆蓋面廣。采用飛播字幕、公益廣告、新聞報道、音頻、短視頻等形式在電視、廣播、報刊專欄、網絡平臺等各類媒介,進行全覆蓋矩陣式立體宣傳。開設“食品安全”抖音、微信公眾號、微視頻等專用賬戶,累計發布科普知識圖文、短視頻1000多條,瀏覽量達540余萬次。對各縣區和市直有關單位工作動態經驗做法進行總結,印發創建工作簡報111期。

    二是宣傳載體豐富多樣。在全市主干道、重要路口、車站、公交站臺、高速入口等顯著位置安裝食安創建固定宣傳版面9000余塊,覆蓋所有鄉鎮、農村。在全市施工圍擋、電梯廣告欄、文化娛樂場所張貼創建宣傳海報,進一步擴大宣傳范圍。建設食品安全主題園8個,選取市區3條主干道打造食安創建主題宣傳街。組織全市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沿街商戶等通過LED屏持續滾動播放創建標語。利用公交車、出租車LED屏和廣告欄開展創建宣傳,讓公共交通成為食安創建的流動名片。設計制作主題海報、口罩、紙杯、紙抽、手提袋、圍裙等食安創建宣傳品40萬余份,倡議書、口袋書等科普手冊走進千家萬戶。

    三是宣傳方式貼近群眾。開展了食安創建征文、手抄報比賽,“四個最嚴”演講比賽,大美食安攝影比賽,“名店 名廚 名菜 名吃”評選等一系列宣傳活動,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創建、宣傳創建。來自各級黨政機關、社會團體和企業代表的100余支隊伍踴躍報名參加食安創建知識競賽;舉辦短視頻大賽,向全社會廣泛征集食品安全和食安創建短視頻作品600余個;中央和省級新聞媒體記者團連續兩年到漯河市集中采訪報道食品安全“五進”活動和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設;聚焦群眾最為關心的餐飲安全問題開展“食品安全 你我同查”,用隨機檢查的方式,深入餐飲單位后廚,直擊問題,同步拍攝短視頻在網絡平臺公示,接受公眾監督,受到一致好評。

    此外,漯河市還開展了“黨政一把手談食安”“喇叭話食安”“說文解食安” “童眼看食安”“農民畫食安”“歌曲唱食安”“剪紙映食安”等主題宣傳活動,將食安創建和本土特色以及民間藝術有機融合,打造獨具特色的食安文化,受到了廣大市民的喜愛和好評。

    漯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統一錄制使用食安創建主題鈴聲,拿起手機就能聽到食品安全的溫馨提醒。創作發布了《食品安全歌》《漯河食安創建版“挖呀挖”》《守護舌尖上的安全》等多首食品安全歌曲。漯河市充分發揮“舞陽農民畫”雅俗共賞、喜聞樂見的特質和獨特的感染力,組織專業畫家,繪制 “漯河食品安全舞陽農民畫畫冊”。結合漯河市許慎文化深厚歷史底蘊,創新推出食品安全“說文解字”宣傳活動。將食安創建與民間剪紙藝術相融合,邀請非遺剪紙傳承人進入校園,舉辦非遺剪紙食品安全大賽。隨著各類宣傳活動的持續深入開展,漯河市人人參與食品安全、人人關心食品安全、人人支持食品安全的社會共治格局已逐步形成。

    漯河市在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中雖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深知與先進地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漯河市將以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的這次培訓為契機,認真學習新標準,借鑒其他地市成功經驗和先進做法,查漏補缺,全力沖刺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為全省市場監管事業高質量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羞羞的视频在线观看|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7|国产小屁孩cao大人|精品18videosex性欧美|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