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雙十一” 鶴壁市監在提示
新聞媒體走基層 市場監管收眼中 之河南省鶴壁市篇
又是一年“雙十一” 鶴壁市監在提示
一一鶴壁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 雙十一”網購消費的提示
(柴占陽 袁春芳)一年一度的“雙十一”即將開始,各大電商平臺紛紛開始 “花式促銷”,消費者對各類紅包游戲、滿減規則、定金預付等促銷手段早已見怪不怪。但隨著活動方式越來越復雜,還是難免會落入消費陷阱。為此,鶴壁市市場監督管理局12315指揮中心提示消費者要理性消費,合理選購,并注意以下事項 :
一、科學理性消費,按需挑選購買。
消費者可根據需要、收入量力而行,理智消費,有針對性地購買商品和服務,避免盲目跟風,為享受優惠過多囤貨造成浪費。
購物前注意了解各種促銷規則、優惠支付使用條件,對于需提前預付的商品,規則明確后再謹慎按需下單。
直播帶貨、網購盲盒等消費模式容易造成沖動消費、購買 “成癮”傾向,消費者不要抱著“撿漏”心理,過度沉迷其中,陷入消費陷阱。
二、網購貨比三家,警惕價格套路。
網購時謹防商家 “先漲價再優惠”、虛構原價、虛假打折、“史上最低價” 等價格套路。
一般而言,商品(或服務)的價格與價值應該基本相符,對那些明顯低于日常售價的銷售行為應保持警惕,不要輕易被“低價”迷惑。同時,近年來,多種電商平臺蓬勃發展,同一個商品在不同平臺定價并不完全相同,有的平臺實行買贈活動,有的平臺打折促銷,消費者要多比較,選擇最合適自己的平臺購買。
三、慎選直播帶貨,仔細甄別廣告。
各類直播間的“沉浸式”購物,主播們的煽動性語言和熱烈氣氛是消費者消費的 “動力”,但“氛圍” 與實物不一定對等。因此消費者請選擇證照齊全、信譽高、口碑好的直播平臺和商家,理性看待各類直播間的帶貨產品推介,應關注商品和服務本身,對商家承諾、廣告宣傳等信息進行甄別,必要時截屏留證,切勿脫離平臺交易。
四、當面查驗商品,核實無誤簽收。
快遞簽收環節,需注意當面查驗商品,核實無誤后再簽收。當場確保內外包裝無損壞、數量品類無缺漏,商品型號及細節與網絡頁面展示信息一致,特別是價值高的貴重商品、含多件商品的包裹,建議錄制開箱視頻作為證據,避免損失。確認商品無問題后再簽收快遞;如果商品損壞或與約定產品不一致請拒收,并立即聯系商家客服退、換貨。
五、保留購物憑證,正確維護權益。
網購時,商品介紹頁面截圖、聊天記錄、支付記錄等,均可作為發生消費爭議的證據,請注意保留。
通過正規渠道購買的商品和服務,一旦發生消費爭議可以向電商平臺客服進行溝通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可撥打12315熱線電話或登錄全國12315平臺向商家或電商平臺所在地的市場監管部門12315投訴舉報,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