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以“德治”和“法治”兩大武器構筑起食安堅固防線
2014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主場活動暨第六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于6月10日在北京舉行。國務院食品安全辦主任、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局長張勇與會并指出,必須拿起“德治”和“法治”兩大武器,提升治理能力,規范生產經營和監督管理行為,構建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秩序。推動形成“尚德守法”的良好秩序和社會風尚,構筑起保障食品安全的堅固防線。
張勇指出,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各方面的不懈努力下,食品安全治理體系逐步健全,專項整治、日常監管力度不斷加大,企業質量安全意識日趨提高,食品安全形勢總體逐步趨好。但是,食品安全風險高發和矛盾凸顯的階段性特征仍然明顯,一些領域假冒偽劣、違法犯罪問題還很嚴重,這既有產業基礎、監管能力薄弱的問題,也有法治失序、道德失范的問題,解決起來不可能一蹴而就,也決非一日之功,需要標本兼治、內外兼修,依靠道德、法律、經濟等多種手段綜合施治,依靠政府、企業、社會等多元主體合力共治。
張勇表示,食品產業是“良心產業”、“道德產業”。安全食品既是“產”出來的,也是“管”出來的。保障食品安全,重要的是要提升治理能力,規范生產經營和監督管理行為,構建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秩序,因此,必須拿起“德治”和“法治”這兩大武器。“德法并治”不僅是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和市場決定作用的客觀要求。要堅持以道德為基石、法治為保障,揚善制惡、扶正祛邪,推動形成“尚德守法”的良好秩序和社會風尚,構筑起保障食品安全的堅固防線。
張勇進一步表示,尚德守法既是企業的本分,也是對監管部門的要求,舉辦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就是要進一步增強生產經營者尚德守法責任意識,提升政府尚德守法引領作用,倡導全社會樹立尚德守法價值取向,推動食品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第一,要強化制度建設,完善尚德守法的長效機制。要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健全最嚴格的覆蓋全過程的監管制度,為生產經營提供行為規范,為監管提供執法依據,讓各項工作有章可循。要以完善信用記錄制度為基礎,以細化誠信評價準則為保障,以健全問題信息披露和守信激勵制度為支撐,加快健全食品行業誠信體系,完善誠信信息共享機制和失信行為聯合懲戒機制。真正讓尚德守法者得到褒獎,既有名、又有利;讓失德枉法者受到懲戒,一處失信、寸步難行。
第二,要強化誠信教育,激發尚德守法的內生動力。要推動社會公德、個人品德、誠信道德教育常態化,教人行善為良、遵紀守法,真正讓尚德守法成為食品生產經營者內化于心、見諸于行的基本準則。要發揮行業協會、社會組織等各方力量,加大對食品從業人員道德規范、行為準則以及法律法規的培訓力度,讓企業真正有責任、有動力、有壓力,牢固樹立起尚德守法價值觀,不斷增強尚德守法自覺性,自覺履行生產經營主體責任。
第三,要強化監督治理,增強尚德守法的外部約束。當前,在食品領域,一些不法分子弄虛作假、見利忘義、道德冷漠、不講信用,已成為一大公害。監管部門要堅決嚴格執法,對那些利欲熏心、挑戰道德和良知底線的不法分子,重拳出擊、嚴厲打擊,讓失德敗德行為受到法律的應有制裁,切實維護法治誠信、公平競爭、優勝劣汰的市場秩序。要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信息發布制度,及時曝光違法違規生產經營企業,落實有獎舉報制度,讓失信者置于社會監督之下。要發揮行業協會在強化自律方面的作用,支持群眾監督、輿論監督,調動多元主體維護食品安全的積極性,讓不法分子如過街老鼠無處藏身。
第四,要強化示范引領,營造尚德守法的良好氛圍。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中央、地方、社會各方面都組織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活動。其中,有對誠信為本、以信興業“老字號”的報道,也有對以義取利、以信立業事跡和人物的宣傳,目的就是要充分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激勵人們見賢思齊、擇善而從。要繼續挖掘食品生產經營誠信自律典型,廣泛宣傳誠信立業、守法經營的典型經驗,加大褒揚激勵力度,讓人們樹立起誠信經營是品牌榮譽、是經濟資源的價值理念,營造尚德守法光榮、失德枉法可恥的良好社會氛圍。
張勇強調,保障食品安全需要德治、法治協同并治,需要企業、政府、社會合力共治。“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是短暫的,但尚德守法是永恒的。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堅守道德準則和法治底線,齊心協力,為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作出更大的貢獻。”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6-16)汪洋:讓德治和法治同時轉起來,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 (2018-07-25)法治德治一并舉 食安生活群眾喜
- (2016-09-26)筑牢食品安全防線 確保舌尖上的安全
- (2017-12-08)許昌市建安區食藥監局 堅持“四個最嚴" 筑牢食藥防線
- (2018-01-18)河南省登封市食藥監局 筑牢防線促創建 守護兩會風采展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