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食堂開放 發改委第2食堂普通吃飯人均消費50元
單位的食堂,周邊社區百姓也可來就餐;機關單位的停車場,晚上可以供周邊居民停車……記者昨日從西城區了解到,該區已有353家單位將內部的車位、食堂、運動場、圖書館等向周邊居民開放,惠及十余萬人。
353家單位和街道結對子
西城區社工委相關負責人說,轄區內各級機關單位眾多,協調這些單位開放資源,先要摸清居民的需求。為此,區社會工委開展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幾類問題始終“名列前茅”:停車難、老舊小區及社區設施亟待改善、養老服務尚不能滿足需求、就近就醫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買菜遠、買菜貴等。
帶著這些需求,西城對全區各級各類單位擁有的資源情況進行了摸底。全西城共有30859家單位,其中配套設施相對完善的中央、市屬、區屬單位達5000多個,同時總結出了七大類可開放的資源,包括停車場、禮堂、會議室、食堂、浴池、圖書館、培訓教室、球場、游泳館、健身房等。
在前期調查基礎上,西城開始在全區推廣單位、社區對接,共享有限資源。目前,駐區的353家機關、社會單位,分別和街道結成對子,著手開放內部設施。
其中,月壇街道云集著20余家中央部委,已有10余家向社區敞開了食堂、禮堂;在什剎海街道,總參旃壇寺管理處大院的食堂向社區居民開放;位于西便門一帶的廣電總局302食堂也向居民開放。
立體停車樓供周邊居民錯時停車
停車難也是居民的難題。在寸土寸金的長安街畔,復興門外大街6號的光大大廈將院內剛剛建好的立體停車樓,提供給周邊居民錯時停車,居民在工作日的早7點半前、下午5點以后及周六日、節假日全天,都可以進來停車。
而且,這里執行住宅小區收費標準,每車位每月300元,堅持守時停車超過半年的車主,月收費降至200元。如果持續表現良好,還將再降至150元。
單位開放資源,勢必會增加管理成本。對此,西城區社工委書記艾麗說,對于低償或無償開放共享內部優質資源對接社區需求的各級各類單位,區政府將撥??钸M行獎勵。其中,開放停車類資源、老年就餐及醫療服務類資源的單位最高可獲得10萬元獎勵。目前,151家單位已經獲得獎勵。
■ 探訪
國家發改委第二食堂
普通吃飯人均消費約50元
在對市民開放的食堂中,有國家發改委第二食堂。這個食堂不在發改委院內,而是在距離發改委約1000米的家屬區。
這個名為“月中園餐廳”的食堂位于一條小胡同內,店內無任何“發改委”的字眼,只有食堂名片中寫著“國家發改委第二食堂”。該食堂與普通飯店沒有太大差異,設有圓桌和包間。
餐廳負責人稱,這個食堂歸發改委食堂處管理,已經在這兒開了十幾年,因為在家屬區門口,食堂初期,主要供發改委的工作人員和家屬使用。
“這個食堂早就對外開放了。”居民張女士說,現在的家屬區已經老舊,里面住著很多租房的人。
昨日中午,前來吃飯的大多是普通市民。“很少有發改委的人來這兒吃飯。”飯店前臺一位工作人員說。
從菜單來看,價格便宜的小菜10元左右,菜價高的有100多元,平均菜價為30元—50元。工作人員說,如果是普通吃飯,一般人均花費50元左右。
三里河北街多位居民稱并不知道“發改委第二食堂”。居民劉女士說,如果該食堂菜價和普通飯店沒差別,并不會吸引她特地去吃,“附近還有很多飯店可選擇。”新京報記者 李寧
廣電新302餐廳
為老人送餐一中午七八百份
“一份涼拌面,倆韭菜餡餅,自己帶茶葉沏壺茶,20來塊錢,老兩口吃得飽飽的,還能再買點別的晚上吃。”昨日中午12時,位于西城區西便門外大街的廣電新302餐廳內,81歲的王師傅和老伴正在享用他們的午餐。
王師傅從機關退休多年,近兩三年,302餐廳成了老兩口的退休食堂。他說,步行15分鐘就到食堂,一周能來三四次,吃點午飯,然后買一點帶回家晚上吃。比起在家做飯,關鍵是省事兒。而且餐廳的菜口味不錯,干凈、量大。
據餐廳負責人李懷陽介紹,302原是廣電總局的機關食堂,后來專門服務在編人員的新食堂建成,302就作為附屬食堂,為退休的老干部提供餐飲服務。2009年6月,月壇街道辦事處提出“為老送餐”的提議,“我們有這個能力,也有場地,就同意推行這種模式”。
從那時起,該食堂變成了老年餐桌,每天中午,數百份10多元一份的飯菜由食堂工作人員親自送進社區,熱乎乎地上桌。李懷陽說,月壇26個社區幾乎全覆蓋了,每天中午6人送餐,最多時一中午送七八百份。
現在,機關食堂也變成了老人的社交場所。李懷陽說,一些老人早晨來吃早點,吃完就在食堂聊天,等著中午開飯,周末還會定期舉辦一些社區活動,為周邊老人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便利和樂趣。
新京報記者 李禹潼
■ 觀察
食堂普遍開放遭遇“推廣難”
一些機關單位擔憂接待能力不夠、影響辦公等
2011年起,廣電總局將原先供機關退休職工、家屬就餐的食堂開放,開啟了機關部委支持所在社區“居家養老”的新模式。隨后,還有部分機關部委將食堂開放給周邊居民。
不過,新京報記者了解到,面向社會開放的多是這些機關單位的“家屬餐廳”,而不是在編職工平時就餐的食堂。記者昨日調查了北京多家市級、區縣機關單位中,鮮有食堂開放的案例。
有機關員工稱,很多市民對于機關食堂的“奢侈”程度有誤解。該單位平時午餐熱菜為3葷3素,主食米飯饅頭,“吃得很普通。”
一些單位食堂不光不對外開放,對于內部員工就餐也有所控制。比如同一個時段如果刷兩次飯卡,價格會翻幾倍,以此限制員工帶外人就餐。
“機關單位開放食堂的做法,無疑是值得肯定的。”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創新與社會責任研究中心主任鄧國勝昨日表示,機關單位都坐落在社區中,本身也是社區的一員。如今把食堂對社區居民開放,相當于創造出了更大的共享價值,同時可以避免資源浪費。
對于食堂等單位資源開放,一些機關單位存在的擔憂主要集中在接待能力不夠、影響本單位正常辦公等。
一家市級機關工作人員表示,平時午休就餐時間只有一小時左右,如果社區居民也在食堂內一起就餐,食堂的就餐秩序、等候時間都面臨挑戰,甚至有可能影響機關正常辦公時間。
鄧國勝認為,食堂等資源開放的前提,是擁有富余的資源,有能力共享。他建議,各單位富余的各類資源可以整體聯網,形成一整個開放共享機制,讓各方都能從共享中受益。各單位應對食堂承載能力進行評估,可以考慮讓員工和居民“錯峰”用餐。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8-18)大學食堂菜香中珍藏青春記憶 食堂經理變網絡紅人
- (2016-01-27)北京市中小學須提高學校食堂供餐比例
- (2016-02-02)山東多家食堂因違規外購肉餡被通報
- (2016-04-26)荊州檢查單位食堂食品安全
- (2016-04-27)溫州:兩部門聯合檢查發現“三無”蝦醬進學校食堂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