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的新亮點(三)

    2014-07-30 14:46:19 來源: 食品安全導刊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 本期嘉賓:馬 東 華通聯食品安全服務技術有限公司

      □ 采 編:申海鵬 本刊記者

      馬 東

      華通聯食品安全服務技術有限公司首席咨詢師,總經理;食品安全管理專家,IRCA ISO9000主任審核員,ISO22000主任審核員,BRC審核員。在大學從事食品教學多年并參與多項食品科研工作,擁有11年跨國食品企業質量管理工作經驗。

      8 對進口食品的注冊制管理將是未來趨勢

      第五章 第七十五條 “進口商應當建立境外出口商、境外食品生產企業審核制度,保證進口的食品符合本法以及我國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要求,并對進口食品的標簽、說明書所載明的內容負責。”

      中國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進口國,如何管理好進口食品安全,必須要轉變以往對進口產品檢測結果判斷,向出口國監管部門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和企業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評價轉變。

      9 加強對監管部門的問責制

      第八章 第九十九條 “食品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安全隱患,未及時采取措施消除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可以對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進行責任約談。地方人民政府未履行食品安全職責,未及時消除區域性重大食品安全隱患的,上級人民政府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進行責任約談。”

      食品安全博弈的三方(消費者、經營者、監管者)中,最核心的一方是監管者,它需要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的制度,通過市場化手段達到各方利益共贏。因此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者是監管者而非經營者,安全食品的第一責任者才是經營者。只有區分好食品安全和安全食品這兩個概念,才能通過法律、市場和技術來達到食品安全管理的可持續發展。

      10 食品安全與食品犯罪進行區別對待

      第八章 第一百零七條 國務院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與公安部門建立食品安全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工作銜接機制。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發現涉嫌食品安全犯罪的,應當及時移送公安機關。對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移送的案件,公安機關應當及時核查;公安機關認為符合立案標準的,應當立案偵查。公安機關在偵辦食品安全犯罪案件中發現的依法不構成犯罪的案件,應當及時移送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有關部門應當依法處置。公安機關請求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給予檢驗、鑒定、認定等協助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予以協助。

      過去幾年,中國出現了幾起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如皮鞋膠囊、三聚氰胺、蘇丹紅等,按照嚴格意義來講,這些不屬于食品安全問題,而屬于食品犯罪。它與食品安全管理的最大區別是,前者為非故意,而后者為有意識犯罪。2.0版本將食品犯罪進行區別,它應該是新聞報道的一個定義標準,將食品犯罪與食品安全問題區別開。

      11 規范食品安全信息發布及舉辦制度管理

      第八章 第一百零六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發布可能對社會或者食品產業造成重大影響的食品安全信息,應當事先向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行業協會、科研機構、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核實。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發布未經核實的食品安全信息,不得編造、散布虛假食品安全信息。”

      第八章 第一百零一條 “國家建立食品安全有獎舉報制度??h級以上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建立食品安全投訴舉報系統,對查證屬實的,給予舉報人獎勵??h級以上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接到咨詢、投訴、舉報,對屬于本部門職責的,應當受理,并及時進行答復、核實、處理;對不屬于本部門職責的,應當書面通知并移交有權處理的部門處理。有權處理的部門應當及時處理,不得推諉;屬于食品安全事故的,依照本法第七章有關規定進行處置??h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落實財政專項獎勵資金。”

      第九章 第一百二十四條 “違反本法規定,編造、散布食品安全虛假信息,擾亂公共秩序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給予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編造、散布食品安全虛假信息,或者發布未經核實的食品安全信息,使食品生產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隨著網絡的普及,每個人都可以是一個新聞發布中心。但由于食品安全問題的敏感性,很容易成為打擊市場的不公平競爭手段。因此,任何食品安全信息都需要專業人士確認,如前幾天發生的所謂“金龍魚地溝油事件”,如果記者能夠找專業人士進行確認,就不會造成后來的道歉。但它給金龍魚造成的經濟損失是非常大的。

      12 提高了罰款數額

      第十章 第一百一十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沒收違法所得、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和用于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并處五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并處貨值金額十五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許可證,并由公安機關對直接責任人給予行政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九章 第一百二十六條 “違反本法規定,縣級以上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有下列行為之一,不履行本法規定的職責或者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記大過或者降級的處分;造成嚴重后果的,給予撤職或者開除的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在討論研究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時,李克強總理談到:“我們既然決定修法,就要從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出發,對那些喪盡天良、蓄意害人的違法犯罪分子,要通過修法,給予他們最嚴厲的處罰!要讓違法犯罪分子承受付不起的代價,讓失職、瀆職人員受到躲不掉的懲處。”2.0版《食品安全法》比1.0版的懲罰力度大大增加的同時,對監管部門的瀆職行為有了更為明確的懲罰規定。

      13 對提供信用的機構或單位堅強監管并明確懲罰標準

      第九章 第一百二十二條 “違反本法規定,認證機構出具虛假認證結論,由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沒收所收取的認證費用,給予認證費用3~5倍的罰款、責令停業或者撤銷認證機構批準文件等處罰,并予公布;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負有直接責任的認證人員,撤銷其執業資格;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認證機構出具虛假認證結論,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隨著大部制的改革,食品安全監管將逐步向社會化轉移,這是政府職能轉變的一大進步。政府退回半步,讓第三方機構沖在監管的第一線,政府的作用是管好第三方機構即可。這樣既能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也能夠保護政府的信用等級。

      食品安全第三方認證模式進入中國已經有十幾年時間,但由于市場缺乏充分競爭,良莠不齊,沒有給企業帶來太多的價值,賣證情況非常普遍。因此以法律方式強調第三方的責任,對維持健康的認證市場會有極大的推動意義。

      第二版《食品安全法》仍然是一個過渡性法律,它的完善需要整個社會的法律體系建設。但中國社會每一次進步一定是在法治基礎上的結果。因此,2.0版《食品安全法》可能也只有5年的保質期,但只要每一次都能夠有所進步,就能集腋成裘。讓中國的飯桌更干凈,讓食品更安全,讓公眾更健康。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安全法 草案 亮點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羞羞的视频在线观看|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7|国产小屁孩cao大人|精品18videosex性欧美|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