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團伙生產“毒粉條”13萬余公斤

    2014-10-10 14:29:01 來源: 食安中國網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食安中國網訊】2010年6月至12月,被告人羅祥生、羅建明等人設立生產偽劣粉條的窩點,購買制造粉條的機器、原料、添加劑,共生產、銷售不合格的“純紅薯粉”和“珍珠粉”1.9萬余公斤,銷售金額人民幣7萬余元。其中,“純紅薯粉”以玉米淀粉為主要原料,添加工業石蠟、墨汁、檸檬黃等進行生產;“珍珠粉”以玉米淀粉為主要原料,添加工業石蠟等進行生產。

      食品生產不是要承諾零風險,而是要將風險降得越低越好,降到風險可控的范圍。對于食品安全“事件”要進行具體分析,因為具體情況很復雜,有些是人為的、主觀惡意的,但也有其它原因——這個道理我想大家都會認同,但在實際中,大家往往就沒這么冷靜了。

      現代食品更豐富了、流通更廣泛了,在這個龐大的基數上,無論以什么概率來算,食品安全事件都是“劇增”了,再加上我們的食品安全意識提高、媒體曝光增多,能看見的食品安全事件當然是更多了。不過,就算從絕對的角度來看,以前的食品也未必就更安全。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其實是不太顧得上食品安全的。以前的冰棍里多放點糖精色素,那叫有滋有味,現在多放點色素,叫做亂添加。冰棍外面用層薄紙片包著,管它什么食品安全。

      似乎每個食品行業、每種食品都出過問題,于是給我們造成一種感覺,吃任何食品都可能中招。但如果純粹從“擔憂”這點來說,任何食品不管媒體有沒有報道都存在風險,因此如果我們想吃得安全的話,除了寄望于食品安全總體狀況的改善,更需要提高自身的甄別能力,不要買三無產品,盡量選用至少中等價位的食品等等。

      如果您想隨時隨地了解更多關于食品相關新聞、食品安全事件及食品安全常識等內容請關注我們的微信號:cnfoodsafety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粉條 團伙 萬余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羞羞的视频在线观看|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7|国产小屁孩cao大人|精品18videosex性欧美|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