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業14年變遷:健康成風 告別盲目吃飽吃好

    2015-05-26 15:09:34 來源: 京華時報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說起14年來生活的大變化,最直觀的感受之一就是“吃”。14年來,人們從什么好吃吃什么,變為開始關心吃什么才營養,如何搭配才健康,而其中體現的則是這些年來,生活水平和健康理念相沖撞、相融合的過程。

      粗糧產品越來越吃香

      “幾年前,我們家天天主食都是白米飯,幾乎沒變過。”童大媽告訴記者,隨著年紀增大,身體狀況變差,童大媽現在的伙食頓頓都要想辦法吃點粗糧雜糧。

      5月21日,記者走訪超市發現,市場上有各種各樣的米面雜糧,大米既有普通大米也有有機大米、非轉基因大米以及胚芽米,面粉也是多種品類,根據用途分為不同的麥芯雪花粉、麥芯面白粉、低筋蛋糕粉、高筋特精粉、餃子粉、全麥粉等,除了這些日常的米面外,各種粗糧雜糧也非常走俏。據超市工作人員介紹,紅小豆、黃小米、黑芝麻、薏仁米、黃豆、黑豆、綠豆以及各種五谷雜糧禮盒都賣得非常好。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副所長馬冠生指出,中國人最缺四種食物,其中之一就是粗糧。近20~30年,我國城鄉居民糧食吃得越來越少,特別是粗糧減少得明顯,這導致國人維生素B攝入量從每天2.5毫克降到了1.0毫克。

      馬冠生建議每天吃50~100克(1~2兩,干重)粗糧,學粗糧細做有助于人們更好地適應粗糧的口感。

      限油讓飲食更健康

      “十幾年前,我記得還很流行大桶的色拉油(大豆油),還有就是傳統的豬油和菜籽油。后來才有了各種調和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橄欖油等。炒菜的時候就可勁兒放,怎么好吃怎么來。那會兒吃油真兇啊,一大桶油常常一個月不到就吃完了。”不過,三年前,陳女士和老伴相繼查出高血脂和高血糖后,她就去社區領了限油壺,“現在可不能瞎折騰自己身體了,管住嘴才能身體好。”

      記者走訪市場發現,十幾年前流行的豬油、菜籽油已經非常少見,取而代之的是更為豐富的油脂品種:核桃油、橄欖油、山茶油、葡萄籽油、芥花籽油、亞麻籽油、稻米油……

      大豆油也改頭換面,以各種調和油的身份出現,而且賣得很好。記者在京客隆超市貨架看到,整排的食用油貨架上,調和油占據了“半壁江山”:有谷物調和油、堅果調和油、花生調和油、深海魚油調和油等。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們的食用油消費開始出現井噴。隨之出現井噴的還有超重、肥胖、心臟疾病等。統計數據表明,食用油人均年消費占有量從1996年的7.7公斤上升到2011年的21.2公斤。伴隨這些數據,國人的肥胖、血脂異常、糖尿病等多種慢性疾病也出現明顯的上升。

      為了追求健康,人們現在對食用油是“既愛又怕”,一些高血脂、高血糖患者炒菜時甚至不放油。

      有機食品橫空出世

      14年前,要問去哪兒買菜,菜場一定是眾多人的首選。但現在,為了吃得更放心,不少消費者已經改上超市買菜,他們瞄準的是各種貼著有機字樣的蔬菜等食品。

      為提高農作物產量而使用化肥和農藥的殘留,使農產品在生產過程中不同程度地遭到污染。出于對健康的考慮,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選擇更安全、更有營養的農產品。記者走訪市場發現,貼著有機字樣的蔬菜雖然價格比普通蔬菜貴了數倍,但選購的人可不少。

      十幾年間,有機食品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經歷了野蠻生長,中間也經歷了有機食品認證混亂,只需花費一兩萬元便可買到一張有機食品的“證書”,普通食品冒充有機食品,由此造成有機市場良莠不齊。

      為防止有機產品中混雜普通產品或者以非有機產品假冒有機產品,2014年4月1日開始實施的新版《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辦法》建立了有機碼制度,采取“一品一碼”的方式,對有機產品認證標志使用進行規范。

      大事記

      -2001年5月◎國務院頒布《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

      -2002年7月

      ◎農業部發布公告禁用18種高毒農藥,明令禁止使用

      六六六、滴滴涕、毒殺芬、二溴氯丙烷、殺蟲脒等農藥。

      -2009年6月1日

      ◎《食品安全法》正式施行。

      -2011年

      ◎為確保食用油質量安全,我國各地開展嚴厲打擊地

      溝油違法犯罪專項行動。

      -2014年4月1日

      ◎新版《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辦法》開始實施。

      -2015年1月

      ◎農業部提出,要大力發展土豆生產,讓土豆逐漸成

      為水稻、小麥、玉米之后的我國第四大主糧作物,預計

      2020年50%以上的土豆將作為主糧消費。

      -2015年10月1日

      ◎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將開始施行。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食品業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羞羞的视频在线观看|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7|国产小屁孩cao大人|精品18videosex性欧美|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