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劑炸傷眼凸顯食品安全細節管理缺失
日常生活中,我們在購買食品中,都有干燥劑從食品袋中走出來,消費者從來不知道干燥劑在什么情況下會發生爆炸,什么樣的干燥劑會發生爆炸,這些基本常識可以說是大多數消費者毫不知情,是個“安全盲”。
這一事件給消費者上了一堂生動的食品安全知識科學普及課。據報道,現在市場上的食品干燥劑主要分硅膠和生石灰兩種,硅膠的安全性比較高,化學腐蝕性也低一些,但生石灰的成本低,危險性卻比較高。
那么既然石灰干燥劑有這樣的安全風險,有關管理部門就應該進行安全風險評估,考慮到它的危害性,可能會給消費者帶來的安全威脅性,對食品干燥劑應該進行統一的標準和規范管理,如果生石灰干燥劑具有危險性,應該列入違禁名單,禁止進入食品袋,防止干燥劑爆炸的事故發生。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的細節管理,關乎億萬消費者的安全健康,是天大的事,千萬麻痹大意不得。西方諺語云:“魔鬼就在細節中。”食品安全的細節管理,是食品安全管理鏈中最重要的一環,任何一個鏈條斷裂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嚴重后果。“莫以善小而不為”,食品安全管理應該從日常生活中高度重視起來,從身邊抓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有關部門不妨在今年的食品安全宣傳月里,不僅要注重食品安全的科學知識的宣傳普及,還應該從“干燥劑爆炸”這類“小事”抓起,防止干燥劑炸傷眼悲劇的再度發生,為食品安全撐起保護傘,確保消費者的消費安全。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9-11)食品干燥劑 弄不好真會“炸”!
- (2014-10-23)食品干燥劑易被忽視的安全隱患 破損后威力最強大
- (2014-10-23)食品干燥劑:容易被忽視的安全隱患
- (2014-11-17)誰來消除食品干燥劑的安全隱患
- (2014-11-21)食品干燥劑成了“隱形殺手”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