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禽流感威脅再起 疫苗企業股價更增一把火

從目前來看,疫情發生在夏季,還沒有進一步擴大化,對于肉類市場與養殖企業的影響力側重于短期。對比歷史股價變化,十余家禽流感疫苗類企業比較容易從突發性事件中獲得股價大幅上行的動力,而益生股份、圣農發展等養雞業務占比較大的上市公司,后期業績與股價或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影響一:限制雞肉價格上行趨勢
對于本次出現的H5N6禽流感疫情,廣州日報記者采訪了諸多專業人士,認為將對全國雞肉價格目前的上行趨勢造成打壓與限制,或使之階段性見頂,但增加了豬肉的可替代性,使得豬肉價格可能再次反彈。
對比往年出現的禽流感疫情,相關企業描述的本次疫情撲殺了3.8萬余只禽類,尚不屬于非常大的規模。從以往歷史疫情來看,但凡超過了10萬只捕殺規模的疫情,就會對雞肉價格造成10%~30%的下跌沖擊;如果只有1萬只以下的捕殺規模,雞肉價格受到的打擊一般在5%以內,變化不太大;而本次疫情的捕殺規模剛好在兩者之間。
雞肉價格從7月開始大幅反彈,新牧網等機構統計的1個半月全國雞肉(批發)平均價格反彈幅度為31%,速度較快,近3個交易日漲速下降,技術面本來就有沖高回落的需求。加上禽流感疫情的威脅,未來2周時間里,雞肉價格比較可能出現一定幅度的回落。
與之相比,豬肉價格進入8月以來,出現了明顯的沖高回落走勢,全國豬肉出欄均價由9.2元/斤以上的高位回落到了9元/斤以下位置。由于豬肉市場出欄量萎縮、供應吃緊的狀況并沒有改變,肉價仍處在“牛市”。禽流感威脅容易使得豬肉成為替代品,豬肉價格從而筑底、再次反彈。
影響二:疫苗企業股價放量上行
由于目前的禽流感威脅并沒有擴大化,對于A股市場來說,疫苗企業股價所受的利好影響應遠遠大于養殖類企業股價所受到的利空影響。從歷史經驗來看,一旦有疫情出現,廣大養殖企業,無論規模大小,都會大量購買疫苗,為自己的禽類“保險”,推動疫苗上市公司業績。
廣州日報了解到,農業部一共批準過9家禽流感疫苗生產企業,涉及十余家A股上市公司的生產。其中,禽流感疫苗為主營業務、占比較大的企業有六家,為聯環藥業、華蘭生物、天壇生物、浙江醫藥、上海醫藥與升華拜克。除了升華拜克停牌,其余五家企業近期股價表現均強于大盤,處在放量上漲走勢中。
對比來看,其中的華蘭生物投資前景最佳,半年每股收益高達0.53元,凈利潤穩步增長,且具有“證金持股”等熱點概念。在2013~2014年的禽流感疫情(或傳聞)中,該股票股價都曾大幅增長過,后期特別值得關注。除此之外,魯抗醫藥、華北制藥、哈藥股份等醫藥企業也均參與了禽流感疫苗的研發,也會受到利好影響。
影響三:養殖企業易受不利影響
與疫苗類企業對比,近期養殖企業上市公司股價表現一蹶不振。禽流感威脅,對于養雞業務規模較大或處在南方地區的企業,容易產生不利的股價影響。比如說益生股份,其養雞業務占比大約是養豬業務占比的160%,其股價就比較容易受到沖擊;又比如說雛鷹農牧、圣農發展,其雞肉業務的規模較大,也在或受影響企業之中,尤其是在其股價整體萎靡的情況下,容易被“雪上加霜”。
與之對比,牧原股份的業務基本只與“豬”有關,羅牛山的業務分散在各類行業,其未來業績就不太容易受到禽流感的威脅。
另外,由于禽流感屬于突發性事件,暫時沒有造成“人感染”,上市公司的年度業績受類似事件的影響力有限。兼并重組、參股金融、國企改革等熱點事件,對于類似上市公司業績與股價的影響力,目前仍大于禽流感的影響力。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8-07-31)疫苗的“價”和“聯”,傻傻分不清楚?
- (2016-01-12)說說H5N6禽流感 人感染后應及早治療
- (2016-01-15)舒躍龍:禽流感尚未出現“人傳人”
- (2014-08-01)福喜事件重創肯德基、必勝客 百勝股價重挫
- (2014-09-16)康師傅臺灣一授權產品涉“地溝油” 股價連續下跌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