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肉制品肉毒桿菌污染的科學解讀

    2015-12-29 15:32:28 來源: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一、背景信息

      近期,加拿大和美國召回可能被肉毒桿菌污染的肉醬、魚罐頭等產品,再次引起大家對肉毒桿菌的關注。在既往解讀飲料中肉毒桿菌污染(詳見http://www.cfda.gov.cn/WS01/

      CL1679/121240.html)基礎上,本期解讀肉制品肉毒桿菌污染。

      二、專家解讀

      (一)罐裝和家庭自制的發酵肉制品屬于易被肉毒桿菌污染的食品。

      肉毒桿菌是一種厭氧菌,即在缺氧環境下才能繁殖、生成芽胞、產生毒素,芽胞具有一定耐熱性,肉毒毒素具有耐酸性,因此,低酸性罐頭食品(含鐵罐、玻璃罐)及家庭自制的密封腌漬食物是易被肉毒桿菌污染的食品。

      (二)我國已制定食品中肉毒桿菌及其毒素的相關檢測標準。

      鑒于肉毒毒素的可能危害性,其已在全球范圍內得到高度重視,美國和歐洲每年均會發布關于該菌的流行病學調查報告。美國于1973年制定了低酸性食品罐頭的良好作業規范(GMP),對低酸性食品罐頭實行嚴格的加熱殺菌管理,減少可能存在的肉毒桿菌污染風險。

      我國對于密封罐頭等可能存在肉毒桿菌污染風險的食品,其微生物要求均為“應符合商業無菌”,并制定了相應肉毒桿菌及肉毒毒素檢驗方法標準和食物中毒診斷標準。

      (三)企業應主動依法召回“可能給消費者帶來風險的食品”。

      根據資料顯示,美國、加拿大報道的四起食品召回事件并不是由于肉毒桿菌導致食源性疾病暴發后的行動,而是在調查監測中發現問題和潛在風險(可能存在肉毒桿菌污染)后,生產企業的自愿召回行為,屬于對社會的食品安全風險預警和對消費者的健康保護。

      三、專家建議

      (一)食品生產經營者應認真遵守我國《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召回實施辦法》等有關規定,落實召回責任。食品生產者通過自檢自查、公眾投訴舉報、經營者和監管部門告知等方式,知悉其生產經營的食品屬于不安全食品的,應當主動召回。企業經營者應配合食品生產者的召回工作,因自身原因所導致的不安全食品,應在其經營范圍內主動召回。對應當主動召回,而未主動召回的,監管部門可以責令召回。

      (二)消費者應主動關注企業和監管部門發布的召回信息,不要食用列入召回名單的食品,避免可能的食品安全風險。此外,自制發酵食品尤其要注意防控風險,選擇食材原料、水、容器等要注意衛生,最好少量制作,短期食用。

      本期專家:

      劉秀梅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技術顧問、研究員

      王守偉 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教授級高工

      徐幸蓮 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院長、教授,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

      陳淑敏 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

      李賀楠 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工程師

      參考文獻:

      1. http://www.inspection.gc.ca/about-the-cfia/newsroom/food-recall-warnings;

      2. http://www.fda.gov/Safety/Recalls;

      3. ICMSF, Microorganisms in Foods 5: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bial pathogens, 1996

      4. ICMSF, Microorganisms in Foods 8: Use of Data for Assessing Process Control and Product Acceptance, 2011

      5.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2015年4月24日修訂,2015年10月1日實施

      6. 牛天貴,張寶芹,編著.食品微生物檢驗[M].中國計量出版社,2007.3:279-280.

      7. 雷志文,編著.肉及肉制品微生物監測應用手冊[M].中國標準出版社,2008:215.

      8. 林修光,寇運同.肉毒梭菌與食物中毒[J].《食品科學》,2003,08期(8):194-196.

      9. Merle D. Pierson, Leslie A. Smoot, Michael C. Robach. Nitrite, nitrite alternatives, and the control of Clostridium Botulinum in cured meats. C R C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Volume 17, Issue 2, 1983

      10. W. F. Harrigan .Laboratory Methods in Food Microbiology (Third Edition)[M].李衛華,等譯.北京輕工業出版社,2004.4:142,207.

      11. 趙思俊, 李雪蓮, 曹旭敏, 等. 肉毒桿菌及肉毒毒素研究進展. 中國動物檢疫, 2013, 30(8): 36-39, 54.

      12. 李慶鵬, 呂加平, 靳婧,等. 乳制品中肉毒桿菌安全事件警示. 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 2014, 5(5): 1413-1418.

      13. Silva FVM, Gibbs PA. Non-proteolytic Clostridium botulinum spores in low-acid cold distributed foods and design of pasteurization processes. 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2010, 21, 95-105.

      14. Reddy, NR, Skinner, GE, Oh, S. Clostridium botulinum and its control in low-acid canned foods. Food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2006, 15, 499-505.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肉制品 桿菌 科學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羞羞的视频在线观看|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7|国产小屁孩cao大人|精品18videosex性欧美|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