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食藥監管 天天都是3·15
“食藥監管部門既是政府清除有毒有害食品藥品的‘手術刀’,又是公眾盯緊食品藥品安全的‘眼睛’,揉不得一粒沙子。我們每時每刻瞪大‘眼睛’查問題,做‘手術’,天天都是3·15,一天也不能懈怠。”在3·15到來之際,記者專訪了海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馮鳴,他介紹了三年來海南食藥監管部門為保障公眾食品藥品安全所開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績。
開展專項整治
馮鳴介紹說,食品藥品安全是公眾最關心的話題,尤其是米面油、醬醋鹽、肉蛋奶、魚蔬果等日常消費必需食品和銷量高、風險高的藥品。對此,食藥監管人員梳理出應優先解決和危害大的突出問題。3年來,堅持不懈地開展了125輪全省拉網式排查和隨機抽樣整治,基本清除了走私凍肉泛濫、甲醛浸泡牛百葉、米粉面條添加硼砂、用瀝青和工業松香拔毛、生產假劣中藥飲片和中藥膠囊等一直以來傷害海南人民健康的10類突出問題,大幅降低了桶裝飲用水、集中消毒餐飲具等8類產品的高不合格率。端掉制售有毒有害食品藥品黑窩點200多個,有50人因危害食藥品安全被判刑,數量超過此前20年之和?,F在大家可以對這些食品放心了。
為保障公眾食藥品安全,海南省食藥監局開展了米粉、豆芽、中藥飲片和義齒生產等多個專項整治。以海南最常見的地方小食米粉為例,在未整治之前,米粉生產銷售出現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生產加工條件臟亂差,采用劣質陳化米、劣質油作原料,還存在添加非食用物質硼砂、超范圍使用苯甲酸、山梨酸、脫氫乙酸等防腐劑的違法行為。2016年以來,海南省食藥監局開展了米粉面條專項整治,采取實施清單管理、整頓加工環境、規范加工操作、推行包裝銷售、提高生產集中度等十項整治措施,經過10個月4輪次全覆蓋整治,海南米粉抽檢合格率從首輪抽檢的87.1%,上升到第四次的95.2%。該局還幫助???家米粉小作坊組建成海南海和順實業有限公司,三亞8家米粉作坊組建成三亞川糧食品廠,成為兩個管理規范的食品廠。隨后,兩家企業牽頭成立“米粉質量誠信聯盟”,承諾嚴格落實產品出廠檢驗,每月定期送檢產品,徹底凈化了海南米粉市場。
創新監管機制
汪洋副總理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總局調研時指出,食品藥品監管要為消費者、管理者提供信息查詢,為全民參與監督提供平臺,通過“機器助人”加大監管力量。因此,2016年海南省食藥監局在國家總局組織指導下,全面公開監管信息,引入公眾力量,開發了“食安查APP”,收集了2014年以來國家、各省市抽檢食品的信息近60萬條,總訪問量達510萬人次,下載95057人次,日均訪問人數4867人次;推出了可以一網一鍵查詢的“海南省食品藥品行政處罰案件信息公開網”,收錄了2014年以來海南全省食品藥品行政處罰案3789件,企業尋求合作或者金融機構發放貸款時,還可以通過信息公開網查詢企業違法記錄作為決策參考依據;2017年3月1日,全省“透明廚房”正式向公眾開放,公眾通過海南有線電視“透明廚房”點播專欄,身居家中即可察看入網學校食堂、餐飲企業廚房后臺實際操作。此外,他們還在報紙刊登公告,呼吁公眾提供正在查處的制售假藥案件的線索。這些新的監管方法,把政府、消費者、媒體、企業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形成合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監管效果。
記者調查發現,“食安查APP”可謂是鑒別不合格食品的“神器”,消費者購買食品前,在“食安查”中輸入食品名稱,或者用“食安查”掃描包裝袋上的條形碼,就能知道選購食品是否合格。海南省食藥監局綜合處處長王剛說,近期微信圈等新媒體流傳塑料薄膜造紫菜的謠言,如果消費者會用“食安查”,就不會信謠傳謠了。海南局通過“食安查”查詢,得到如下結論:2014~2016年全國各省市共抽檢各類紫菜產品1279批次,其中不合格12批次,合格率98.98%。不合格項目主要為指示性微生物菌落總數、大腸菌群以及重金屬鉛,未發現由塑料制成的紫菜。使用“食安查”,謠言不攻自破。
監督查詢平臺的完善,公眾有了更多更暢通的監督舉報渠道。據統計,2014年以來,海南局12331投訴舉報逐年增加,2014年2193件,2015年2854件,2016年3558件。
加強學校食堂安全監管
校園食品安全,是媒體聚焦、家長擔憂、社會關注的民生問題,海南局為此做了許多有益的嘗試。馮鳴介紹,除了加強日常監管外,每逢新學期,該局都會和教育部門聯合開展學校食堂安全大檢查;將學校食堂納入全省“透明廚房工程”,目前已有近百家學校食堂入網。“我們希望有條件辦食堂的學校要辦食堂,沒條件辦食堂的學校應優選具備條件的餐飲服務公司統一送餐到校,或商請附近有條件的學校食堂向周邊學校集中配送,并由當地食藥監管局監督學校食堂和餐飲配送單位的食品安全。”他說。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2014年,海南省食藥監局選擇澄邁縣加樂鎮中心校作為配送單位,向周邊幾所基礎建設條件差的學校(5所幼兒園、1所中學)食堂配送餐。澄邁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邱積權介紹,海南局和澄邁縣政府非常重視學校用餐配送試點工作,支持加樂鎮中心校食堂配送餐項目早期投入,幫助其進行食堂改造、設備設施更新、購買消毒柜、送餐車、送餐工具,澄邁縣政府還為加樂鎮中心校食堂參加配送餐的10名廚工每月給予800元補貼,為配送雙方找到了利益平衡點,既滿足配送學校食堂運營成本需要,又不過于損及民辦幼兒園經濟利益。配送餐試點3年來,6所用餐學校從來沒有發生過任何食品安全事故,還從市場倒逼的角度推動政府加大了對學校食堂的投入,使澄邁全縣學校食堂面貌大為改善。

相關熱詞搜索:海南省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6-06-24)訪海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馮鳴
- (2016-07-22)海南省??谑惺称钒踩ぷ骷o實
- (2016-09-09)海南省本地月餅質量可靠
- (2017-08-11)海南省查獲70噸問題凍肉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