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載縣積極探索長效機制 保障百姓食品安全
本刊記者 張書林
強化組織領導
健全工作機制
萬載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從保穩定、保民生的高度,切實加強食品安全工作,做到“五個到位”。一是領導重視到位??h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做出重要指示,要求把食品安全作為重大公共安全問題,作為踐行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政治問題予以高度重視,切實加強安全監管。二是工作部署到位。嚴格按照國家、省、市的統一部署和要求,結合實際制定食品安全工作方案,下發了2017年全縣食品安全工作要點,將食品安全工作列入政府重要議事日程,列入各鄉鎮(街道)年度工作目標考核內容。三是責任落實到位。全縣17個鄉鎮(街道)均成立了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設立了食安辦,明確了分管領導,制定了工作制度,配備了相應的設施設備及人員,完善了縣、鄉鎮、村三級食品藥品安全管理網絡??h政府與各鄉鎮(街道)和縣直各食品安全監管成員單位簽訂了食品安全工作目標責任書,建立健全了“地方政府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企業是第一責任人”的食品安全責任體系。四是監管機制到位。成立了新的食品安全領導小組及辦公室,調整了有關單位的食品安全工作職責,理順了食品藥品監管體制,解決了職責不清、權責不明的問題。五是基礎保障到位。建立了食品安全監管保障機制,積極解決食品安全檢驗檢測和監管執法裝備,為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后勤保障??h財政每年撥付50萬元用于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經費,爭取中央項目資金591萬元用于綜合檢驗中心建設,目前綜合檢測中心已通過認證。

強化宣傳培訓
營造良好氛圍
為豐富廣大群眾食品安全知識,提高依法維權意識,縣政府將每年的4月定為“食品安全宣傳月”,廣泛深入地宣傳食品安全知識。先后開展了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達到普及食品安全常識,宣傳食品安全法律法規,提高食品行業自律意識和食品消費者依法維權意識的目的。同時,向社會發放“四小”條例宣傳培訓資料6000余份,專門召開食品安全重點工作推進會暨“四小條例”宣貫會,開展了食品安全知識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工地的“四進”活動。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網絡、手機短信、展板、舉辦法律咨詢活動、召開座談會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和活動,廣泛深入地宣傳《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全面普及食品安全知識,使食品安全政策法規家喻戶曉,深入人心,營造出人人關心食品安全、人人支持食品監管的輿論氛圍。

強化日常監管
構筑安全屏障
一是抓好源頭管理,嚴格農產品質量監測。對全縣果蔬種植、畜禽、水產養殖規?;?,圍繞高毒禁用限用農藥和禁用農藥隱形添加、瘦肉精、禁用獸用抗菌類藥物等,開展了集中排查和治理。對納入監管名錄的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進行了培訓并簽訂農產品質量安全承諾書。完成定量檢測400批次,定性檢測1500個。大力推廣質量控制技術,制訂了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相適應配套的地方主要農產品生產操作規程,目前萬載縣已制訂出水稻、毛豆、生姜、紫山藥、紅花草等5個有機生產技術規程和無公害龍牙百合生產技術規程共6個省級地方標準。
二是提高市場準入,嚴格餐飲許可審批。嚴格按照《行政許可法》和《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授予的權限來辦理餐飲服務項目審批事項,嚴把辦理審檢關,嚴格按程序和時限對行政審批事項依法受理、審核、發證。共發放《食品經營許可證》1103張,小作坊登記證14張。做到所有餐飲服務審批事項,均在承諾時限內辦理結案,辦結率達到100%。目前,全縣共有獲證食品生產企業62家,獲證食品小作坊15家,食品流通網點1262家,集貿市場3家,餐飲服務單位586戶,學校和托幼機構食堂142家。
三是加強日常管理,實行登記備案管理。為有效增強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法人是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主體意識,萬載縣對所有“四小”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實行登記備案管理制度。全面開展對全縣小作坊、小餐飲、小攤販和小食雜店基本情況的調查登記,建立小作坊、小餐飲、小攤販和小食雜店一戶一檔制度,并逐一進行核審、疏理,劃分整治類別,做到統籌安排,做到了對“四小”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每季度巡查一次,實現小作坊、小餐飲、小攤販和小食品店規范化管理。
四是加強執法檢查,狠抓重點領域監管。緊緊圍繞群眾反映強烈、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以“農村、鄉鎮(街道)城鄉結合部、學校及校園周邊”為重點區域,以小餐飲、小吃店、小飯桌、小食堂等為重點單位,以酒類、肉類、乳制品、食用油、自制火鍋底料及調味品等為重點品種,以原料采購貯存、餐飲具清洗消毒、食品添加劑管理和使用、食品留樣等為重點環節,對餐飲單位開展了全面細致的監督檢查,嚴格落實索證索票、進貨查驗制度、臺賬登記制度、樣品留樣制度等各項管理制度,堅持不懈開展日常監管、監督抽檢、嚴厲查處無證經營、違規采購、使用病死畜禽及制品、散裝食用油、非法添加等違法行為。

與此同時,繼續保持高壓嚴打態勢,積極實施風險隱患排查,開展了農村食品安全百日專項治理、“治理餐桌污染,確保舌尖上安全”文明餐桌行動、肉制品生產加工企業專項整治、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工作、畜禽水產品市場集中整治工作、食用農產品專項整治工作、校園餐飲食品安全“護校行動”、保健食品會議營銷活動專項整治、“實施潔廚亮灶、治理餐桌污染”,農村食品市場等專項整治工作,成效顯著。2017年共查辦食品違法案件37起,白酒、食用油高風險產品追溯體系已建立。
強化協作配合
形成工作合力
食品藥品安全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政府、企業、社會多方共治。一是進一步健全部門間、區域間協調聯動機制。加強食品藥品安全信息通報、聯合執法、隱患排查、事故處置、打擊犯罪等方面的協調聯動,提高監管工作的系統性、協調性、一致性。二是強化企業自律,提高從業人員的守法意識。采取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監管方式,下大力氣抓好從業人員的教育監管,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讓企業自我監督、相互監督,進而達到行業自律的效果。

食品安全工作亮點
推出一款保險創新產品“餐飲業守護神”保險。餐飲行業是高風險行業,食品中毒事件時有發生,經濟賠償糾紛得不到妥善處理。為了解決餐飲行業中經濟賠付問題,降低經營風險,結合本縣實際,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萬載支分公司在全縣餐飲行業推出一款保險創新產品“餐飲業守護神”保險。
建立綜合檢測中心。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做好第二批縣級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資源整合試點工作的通知》(發改投資[2016]443號)精神,2016年3月萬載縣食品檢驗檢測中心已正式列入第二批資源整合試點單位。2017年10月21日,江西省質監局評審中心安排專家對萬載縣食品檢驗檢測中心進行現場評審,在整改期內萬載縣食品檢驗檢測中對評審組開具的不符合項進行整改,2017年12月29日取得資質認定。

食品安全下一步工作
進一步加大食品安全宣傳力度。按照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的原則,加大對食品安全的宣傳教育力度,開展食品安全進學校、進社區、進農區等一系列宣傳教育活動。加大對各類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曝光力度,提高廣大消費者自我保護能力和對假冒偽劣產品的鑒別能力,進一步提高食品生產經營業主的自覺性和自律性,增強他們的法治意識、社會公德意識、把好食品安全“準入關”。
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的日常監管。在農產品種養殖環節,繼續加大對農業投入品的監管力度,做好蔬菜農藥殘留的檢測工作,加強“瘦肉精”專項整治行動,繼續抓好獸藥、飼料市場監管工作。在食品生產環節,深入開展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等行為。在餐飲服務環節,加強對學校、企業和工地食堂等群聚性就餐場所的監管及餐廚廢棄物的監管力度,認真開展餐飲地溝油專項整治等工作。
進一步健全食品安全監管長效機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體系、檢驗監測體系、信用體系和信息互通體系,完善食品安全分析評價和事故應急反應能力,健全和完善各項檢查,抽查和現場記錄,使各項監管工作常態化,規范化。

全力抓好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全面提升萬載縣食品安全工作水平,確保到2018年全縣食品安全整體狀況良好,食品安全工作落實到位,食品安全成效社會認可。力爭綜合得分不低于90分、群眾滿意度不低于70%,順利通過市級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評價驗收。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6-16)修武縣食藥監局啟動夏季餐飲食品安全專項整治
- (2014-06-16)果殼網CEO嵇曉華:“不信任”仍是當前食品安全問題的主題
- (2014-06-16)南周記者蔣昕捷:理性的食品安全輿論監督需逐步實現
- (2014-06-16)劉沛:投訴舉報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渠道
- (2014-07-09)中國-意大利食品安全對話在北京舉行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