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營養標簽什么樣?
美國營養標簽要求“1+14”,一個都不能少:能量、脂肪提供的能量百分比、脂肪、飽和脂肪、反式脂肪酸、膽固醇、總碳水化合物、糖、膳食纖維、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C、鈉、鈣和鐵。此外,企業還可以自愿標注一些其他項目,比如單、多不飽和脂肪,可溶、不可溶膳食纖維,其他維生素與礦物質等。
2014年初,美國食品營養標簽首次大幅修改。更讓人驚奇的是,這是由美國前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與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共同提出的。美國新營養標簽法案與原來相比有了很大的變化,大到營養素的種類,小到格式、字體甚至腳注,都進行了認真修改。但不管怎么改,都是為了更真實、客觀地描述食品的營養成分,讓消費者做出更健康的選擇。
與美國擁有20多年歷史的營養標簽相比,我國近幾年開始實施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GB28050-2011)只能算襁褓中的嬰兒,正在起步階段,需要更多關注和支持。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9-28)美國成為首要食品浪費大國
- (2014-09-28)美國:幾種食物上了營養家黑名單
- (2014-10-09)美國傳統超市面臨挑戰
- (2014-11-10)美國人為什么不贊成轉基因食品標識?
- (2014-12-11)287批進境食品不合格:美國進口豬肉檢出瘦肉精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