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安全走到了道德的邊緣

    2014-08-13 10:09:56 來源: 新民網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原標題:食品安全危機中的道德失守

      日前,接到舉報,稱精彩生活超市的熟食與自營面點區的面包過期后,換上新標簽后放在貨架上繼續銷售。記者臥底該超市后,不僅發現了當日未賣完的糕點換標簽繼續出售,還發現死蝦在工作人員口里變成了醉蝦,廚房里的工作人員用拖把來洗鍋等情況。(8月12日《瀟湘晨報》)

      這是一個一次次被提及,一次次讓人沉痛的話題——食品安全。聽說過很多關于食品的不堪,依然很難相信危機就在身邊,這恐怕是很多人的慣常認知。當舌尖上的誘惑,漸行漸遠,誰能料想,“民以食為天”的樸素訴求,也會如此的艱難。觸目驚心過后的惶恐,終歸還是抵不過現實的不堪——沒有誰可以在食品安全闕如中獨善其身。

      回歸到諸種不堪的細節中,大而化之下的食品安全沉痛,會因此變得更真切。我們驚訝地看到,超市工作人員在更換保質期標簽時的“淡定和從容”,而發生在生鮮區域的關于“死蝦與醉蝦”的對話,更像是一出大大的黑色幽默,那只用來洗鍋的拖把,所攪渾的更是人性的本真和善意。很想努力心平氣和地問一句:在每一個舉手投足間,真的就沒有哪怕一絲的不安和自責嗎?是制度下的機械化?還是機械化中的迷失呢?

      苛法重典、嚴厲監管、制度建設等等,這是我們在每一次遭遇食品安全危機時的疾呼,在市場規制尚不完善,以法治和監管扼制逐利沖動下的肆無忌憚,當然是值得倚重的路徑依賴。不過,從更讓人沉痛的細節內容來看,制度以及律法上的“大補小補”,或許也只能是形而上的建設,從個體的失守來看,重建某種能夠得到堅守的信仰,是更為迫切的,比如對法治的信仰,比如對良知的信仰?;貧w到現實來看,如果缺乏對制度以及良知的信仰,再完備的法律都可能成為繞指柔。

      于此而言,相較于律法的建設完備,我更看好食品安全中的倫理對話。只有當“沒有誰可以在食品安全闕如中獨善其身”,成為一個廣泛的倫理認知,制度建設的力量才能得到更深刻的顯現。正如有論者所言,道德倫理可能是不靠譜的,但道德倫理有時又是最靠譜的。如果我們連道德倫理都不要了,還能指望什么完成社會內心的自我救贖。

      當然,道德倫理的重建,并非站在道德高地之上的自說自話,同樣需要公權與法律秉持一種嚴峻的姿態。

      如果您想隨時隨地了解更多關于食品相關新聞、食品安全事件及食品安全常識等內容請關注我們的微信號:cnfoodsafety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食品安全 邊緣 道德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羞羞的视频在线观看|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7|国产小屁孩cao大人|精品18videosex性欧美|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