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搜”能成食品安全“神器”嗎?
當你把一雙筷子插入飯菜,就能檢驗飯菜中的用油是否含地溝油;將一雙筷子插入紅富士蘋果,就能知道蘋果產自何處,這樣的概念性產品已經變成現實。在9月3日召開的百度世界大會上,這款便攜式健康生活智能設備賺足眼球,它看起來和普通的筷子沒有太大差別,卻擁有智能檢測地溝油、飲用水酸堿度和水果甜度、品種和產地等特色功能,可連接智能手機,隨身攜帶使用。(《第一財經日報》9月4日)
古有銀針試毒,今有百度“筷搜”。百度的這一驚世發布,不僅引爆科技圈,更瘋傳吃貨群,乃至直接威脅到美食家的飯碗。君不見,即便沒有美食家敏銳精細的舌尖,面對五花八門的食物,只需“筷搜”一下,便可以成為品鑒專家。不僅分辨不同產地蘋果的微妙差別絕非難事,就連困擾難倒衛生部門的地溝油檢測,在“筷搜”面前,也將無處藏身。百度的這雙 “筷子”,實在是為吃貨度身定制的必備神器。
應當承認,現代科技與信息技術將深層次改變生活,的確是不可逆轉的大勢所趨。各種令人耳目一新的概念性產品,開啟全新的智能生活,也完全在預期之中。當一雙再簡單不過的筷子,只需披上一件信息技術與智能化的外衣,便能化平凡為神奇,百度的這雙“筷子”,應該說已吊足了公眾的胃口。
事實上,選擇“筷子”作為搜索智能產品的突破口,無論實際產品是否能如其發布會上宣傳的這般神奇,但之所以能成功賺足眼球,恐怕很大程度上緣于其戳中了當下食品安全的痛點。時不時曝出的食品安全黑幕,無疑極大的降低了公眾的食品安全感,昨天下館子會吃到多少地溝油,今天家里的蔬菜是否農殘重金屬超標,本該輕松愉快的一日三餐,卻吃得忐忑不安,恐怕也是不少公眾的切身經歷。如此背景下,作為“古代銀針”升級版的百度“筷子”,自然來得正是時候。只不過,當公眾對于食品安全的信任危機,反而成了對這雙“筷子”最得力的營銷,其實多少有些尷尬。
那么,食不我待,“筷搜”一下,是否真的能搜出食品安全的真相,“筷搜”在手,又是否相當于擁有了應對食品問題的防身“神器”,從此可高枕無憂,坦然享受美食了呢? 恐怕還不能過于樂觀。盡管“筷搜”通過智能科技為公眾提供食品安全解決方案的理想很豐滿,科技手段解決現實難題的能力更不容低估。但食品安全問題,顯然不是“筷搜”在手,便后顧無憂的。具體而言,專業的檢測機構尚且有難度的地溝油檢測技術,“筷搜”究竟有著怎樣的技術超越,其實不能只看炫目的概念,而要有相應的檢測手段來自我證明。不僅如此,即便有著百度搜索的大數據作為后盾,“筷搜”的適用程度與范圍,也仍然有限。很難想象,帶著這雙筷子去麥當勞,便能提前夾出“過期肉”嗎?
可見,“筷搜”神器雖然聽來很美,但智能技術在讓人耳目一新、眼花繚亂的同時,映照出的卻仍然是食品安全的骨感現實。當食品安全所引發的普遍擔憂,居然最終催生出這樣的技術創新,科技人員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固然可贊,但其背后所暴露的食品安全隱憂,恐怕更讓人一聲嘆息。而公眾對食品安全的信心的重建,顯然不是一雙“筷搜”便能勝任的。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6-16)家樂福與您一起努力建設食品安全誠信
- (2014-06-16)以誠信保障安全 中國食品安全誠信宣言大會在京召開
- (2014-06-16)張志剛:提高誠信自律,共為食品安全獻計獻策
- (2014-06-17)食品安全治理:挖根去皮方得實質效果
- (2014-06-17)搞好食品安全農產品生產是關鍵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