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多發首先應問責政府
【食安中國網訊】近期以來,食品安全事件頻頻曝光,食品安全問題再次成為輿論關注焦點。有評論作者稱:食品丑聞層出不窮,意味著監管機制失靈,問題食品的涌現,說明違法成本太低。對利益和金錢的推崇,已遠超對法律懲處的擔憂,這一點在食品安全領域的體現尤為突出。由于監管部門是社會秩序和法律尊嚴的維護者,食品市場的不守秩序,無良廠商的藐視法律,將影響民眾對監管部門的信任。如果監管本身再牽涉進利益來源,這種短視的行為更將破壞社會信任的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說,食品安全問題已不僅僅是單純的民生問題。
時下食品安全問題的多發,除了從業者缺乏道德底線的約束之外,很大程度上也緣于多頭管理、政出多門,甚至是趨利避責的監管體制?,F實中,食品安全事故的暴發,雖然充分暴露出政府監管鏈條的失職甚至共謀,但最終往往是幾經推諉之后,最終以鏈條末端被繩之以法、施以重罰而畫上句號。
這個時候,食品安全問題其實并不能甚至很難只由制造者來擔責,既然政府有向公眾提供安全食品的責任,那么,一旦出現了食品安全事故,公眾其實更應首先追究政府的失職,并由政府先行提供賠償與保障。
如果您想隨時隨地了解更多關于食品相關新聞、食品安全事件及食品安全常識等內容請關注我們的微信號:cnfoodsafety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6-16)家樂福與您一起努力建設食品安全誠信
- (2014-06-16)以誠信保障安全 中國食品安全誠信宣言大會在京召開
- (2014-06-16)張志剛:提高誠信自律,共為食品安全獻計獻策
- (2014-06-17)食品安全治理:挖根去皮方得實質效果
- (2014-06-17)搞好食品安全農產品生產是關鍵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