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安全有“創新”還不夠

    2014-11-21 10:47:10 來源: 南方都市報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珠海近來在食品安全領域動作連連,從擬投入數百萬元實施食品安全科技工程,搞珠海自身的食品溯源和全流程監控,到在珠海建設國家食品安全科技創新中心及其他一系列機構,具體承擔推進國家食品安全創新工程的重大任務,只是這回的投入要以數十億計,采取政府資金引導、股權投資商業運作、企業化經營管理的模式進行。

      一堆的創新詞匯讓人眼花繚亂—什么創新的投融資模式、創新的市場理念、擬采用的創新的技術、國際先進水平的創新的運作標準等等等等。醒過神來想想看有點不對啊,這些跟食品安全,特別是食品安全的“創新”有多大程度的關系呢?

      仔細看完新聞,這回高大上得有點嚇人的工程,最重大的意義在于珠海參與到世界食品安全這個新興市場中去。那回過頭來,我們再看看普羅大眾的食品安全上還缺什么。

      如果說食品安全指的是安全生產、安全流通的安全食品的話,應該首先關心的肯定是食品的安全標準。殘酷的事實卻是,與國外相關食品安全標準相比,我們的食品安全標準不僅少,而且很多標準過低。無標可依的話,怎么判斷安全?而標準太低的安全,還是不是安全?

      橫琴的認證中心未來將與歐美接軌,為世界食品做認證,拿的是歐美的標準,說起來竟然有一絲悲哀。

      根據1995年出臺的《食品衛生法》,2006年出臺的《農產品質量法》、2009年出臺的《食品安全法》,以及2010年出臺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加強重點和缺失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制定、修訂工作,逐步完善我國食品安全標準體系才是當務之急。這是補缺,不是創新。

      食品的安全生產和流通也是如此。食品生產過程的安全與否,所生產食品的真假與否或偽劣與否,運輸過程中的變質與否,在行業自律以外,只能靠質監、工商等執法部門通過技術手段或直接上門的檢查監督途徑,以及高昂的違法代價來確保和震懾。在中國過于分散的食品生產個體現狀面前,要抓好安全生產和流通更是只好如此。這也是要照舊,也不是創新。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食品安全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羞羞的视频在线观看|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7|国产小屁孩cao大人|精品18videosex性欧美|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