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家庭生活中的食品安全
家庭生活中食品安全存在的問題:購買“三無”、過期、便宜飲料食品;買回的即食性食品,明知包裝破損漏氣仍然使用;加工生熟、葷蔬菜肴時混用案板、刀具;烹燒飯菜時不注意食品品種的搭配禁忌;誤采食用一些有毒有害野菜、菌菇;果、薯部分腐爛了,削掉又吃;飯菜中大劑量投放食鹽、辣椒、調味品;該炒熟的菜卻炒得半生不熟;對煎炸、自腌食品愛吃、多吃、長久吃;貯藏食品放入冰箱的時間超過標準期限,發霉、變色、有異味也將就著食用;剩余飯菜污染變餿還食用;買回的鹵制食品,不經加工處理,就上桌食用等等。這些都給食品留下了不安全的隱患,導致常有食物中毒事件發生。輕者不適嘔吐、昏厥、胃痛拉稀;重者住院搶救、危及生命。
家庭生活中需要的食品包羅萬象,涉及衛生安全無處不在。所以,食品安全伴我行,既要把視覺放在外部大環境上,也要緊盯家庭生活這個小圈子。在防范杜絕“病從口入”上,筆者建議:
轉變觀念,增強防范意識。切記:食品不安全,不僅僅會導致經濟受損失,更可怕的是在不知不覺中損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食品安全要人人操心,個個盡責;相互提醒,相互約束。共同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走出“不干不凈,吃了無病”的食品安全誤區,全方位顧及食品安全,安全食用。
購買食品之前要詳細查看說明書。堅決不購買無廠名、地址、生產日期和未標保質期,又異常便宜的飲料食品,買回的各類食品按保管時間標準要求分開存放,保證食品在儲藏過程中衛生安全。
自家嚴把食品烹調關。該炒熟的菜切莫炒得半生不熟。特別是新鮮果蔬食品,食用前要用凈水浸泡清洗,有利于消除農藥殘留和污染。煎炸食品用好油,炸熟莫炸糊。
放得時間較長而出現異味、變餿的剩飯剩菜,不論品種有多貴,數量有多少,都要毫不心痛地倒掉,避免食物中毒。冰箱貯藏的食品要經常檢查,防過期變質。
要熟悉食品搭配禁忌、掌握烹調技巧、懂得衛生安全要求知識,在吃喝上有講究,從“舌尖上”消除食品安全隱患。
在家庭廚房保證干凈衛生的情況下,添置必要的食品加工、餐具消毒設備,防止食品滋生病菌或交叉污染。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6-16)家樂福與您一起努力建設食品安全誠信
- (2014-06-16)以誠信保障安全 中國食品安全誠信宣言大會在京召開
- (2014-06-16)張志剛:提高誠信自律,共為食品安全獻計獻策
- (2014-06-17)食品安全治理:挖根去皮方得實質效果
- (2014-06-17)搞好食品安全農產品生產是關鍵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