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誰來打開食品安全的“隔斷”
食品安全無小事?;仡櫧鼛啄甑?a href="http://www.angelhorsefarm.com"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食品安全事件,從三聚氰胺奶到蘇丹紅雞蛋,從硫磺熏的毒饅頭到瘦肉精豬肉火腿,從地溝油再到死豬肉……這些食品安全問題,成為一個個扎在公眾心中的魚梗,引發了公眾的不安和恐懼。因為食品安全問題的曝光,相應的生產企業倒閉了;因為食品安全問題的存在,公眾對某些品牌失望了;因為食品安全問題的監管不到位,公眾對有關部門懷疑了。
食品安全問題,就好像擋在公眾眼前的一截截“隔斷”,阻礙了公眾對食品安全的信任。然而,這個困局并非無解,誰來打開食品安全的“隔斷”,才是破局問題的關鍵所在。筆者認為,食品監管者,縱有種種困難壓頂,也應站好“主位”角色,積極發揮職能作用,為徹底解決食品安全問題,搭建好“社會共治”的平臺。
從諸多食品問題的曝光,我們可以看出,很多食品安全問題,是依靠記者暗訪揭發而來。單從這一點來說,我們不得不為暗訪記者的正義感叫好,不得不為暗訪記者的責任感點贊。然而,監督食品安全的重擔,豈能僅僅落在少數暗訪記者身上?
食品安全問題的屢禁不止,無情地折射了食品安全監管機制的漏洞?;蛟S,相關部門在加大監管力度上,也確實面對著諸多尷尬:如明面上的檢查抽檢,總能讓黑心商的“偷梁換柱”蒙混過關;暗地里的檢查抽檢,人力和檢測成本劇增,又讓監管部門力不從心;針對性的檢查抽檢,又不知道該如何下手,對誰下手?
但是,食品監管的困難,并不能作為“不作為”或“慢作為”的理由,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必須認真考慮,找準監管行為滯后的根本原因,通過建設社會信用體系、借助民間組織力量等多種方式,織好這張食品安全保障網。
或許,食品安全問題外部發現難、監管成本高,但是,我們可以采取建立公眾曝光臺、公開舉報電話、加大食品安全舉報獎勵等措施,提高違法信息的舉報率和曝光率,引導內部參與員工“反水”。只要我們積極行動起來,有價值的舉報信息就會紛至沓來,隱蔽的違法行為就會浮出水面。
食品安全,善和不善就在一念之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每個經營者都應捫心自問,是否在褻瀆和違背良心,每個經營者都應誠實守信,用堅守職業良心,為社會公眾營造一個健康安全的市場環境。

相關熱詞搜索:食品安全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6-16)家樂福與您一起努力建設食品安全誠信
- (2014-06-16)以誠信保障安全 中國食品安全誠信宣言大會在京召開
- (2014-06-16)張志剛:提高誠信自律,共為食品安全獻計獻策
- (2014-06-17)食品安全治理:挖根去皮方得實質效果
- (2014-06-17)搞好食品安全農產品生產是關鍵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