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信息早說比晚說好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在我國具有十分高的關注度和敏感度,這也是為什么一個小小的金箔作為白酒食品添加劑能引起廣泛關注的重要原因,因為白酒是國人最為傳統的飲品之一,其質量安全關乎到大部分國人的切身利益,自然備受關注。國家權威部門第一時間的回應,不僅能夠解疑釋惑,更能有效阻止有關白酒質量安全不確切消息的傳播,引起不必要的誤解,甚至是恐慌。
回過頭來看,如果國家相關部門能把這樣的信息公開從事后回應提前至事前公開,應該對于食品安全的信息傳播和公眾理解更有利。事實上,對于食品安全信息的發布,國家也有相關的政策,比如此次金箔入酒事件中的食品添加劑,我國就有專門的《食品添加劑新品種管理辦法》,對于其信息公開有著很明確的規定,目的就是避免不必要的誤解。
這次金箔入酒事件之所以會引起爭議,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國家衛計委的公開征求意見函說得過于模糊和簡略,引發全社會的“猜測”和“質疑”,如果公開意見函能將社會比較關切的“審批程序”和“安全評估”信息予以公開,相信相應的“爭議”之聲就能少很多。
有專家曾表示,我國很多食品安全事件是由于“誤解”導致的,由于專業人士和非專業人士的知識不對等,食品安全又關乎每一個人的切身安全,如果在信息公開和溝通方面不暢通的話,小問題就會發酵成大事件。金箔入酒事件再次提醒我們:食品安全信息應從事后回應提前至事前公開。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6-16)家樂福與您一起努力建設食品安全誠信
- (2014-06-16)以誠信保障安全 中國食品安全誠信宣言大會在京召開
- (2014-06-16)張志剛:提高誠信自律,共為食品安全獻計獻策
- (2014-06-17)食品安全治理:挖根去皮方得實質效果
- (2014-06-17)搞好食品安全農產品生產是關鍵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