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杰:盡快實現我國食品供應鏈的全程可追溯、全程可監管
所謂食品信息追溯制度,是利用現代化信息管理技術給每件商品標上號碼、保存相關的管理記錄,使消費者可以了解食品來源地、生產流程、物流等內容,以決定是否購買,同時便于追溯產業鏈中各企業的責任。
鄭杰在調研中發現,除2011年商務部發布追溯肉類和蔬菜的技術標準外,迄今仍無其他食品的相關標準?!吨腥A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也只是規定國家建立食品追溯制度和企業建立食品追溯體系,但是追溯什么、怎么追溯,沒有具體規定。
鄭杰建議,要研究制定統一兼容的物品編碼標識技術方案,解決追溯信息內容不規范、編碼標識不統一、系統軟件不兼容、追溯信息不能資源共享和交換等“信息孤島”問題,并在此基礎上建立安全保障體系和信息記錄體系,實現多個部委級監管體系和跨地域、跨行業追溯系統之間的關聯鏈接,從而實現我國食品供應鏈的全程可追溯,全程可監管。
“希望加大對食品追溯制度的推廣力度,并將食品追溯體系與我國現行的食品質量安全管理認證制度結合起來,避免重復監管等問題的出現。”鄭杰還建議,要引入公眾監督機制,在食品包裝上明確標明該食品是否已建立追溯機制,并鼓勵消費者通過掃描二維碼等方式進行核實。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5-01-22)黃梅縣對桶裝水企業 實施生產全程監控
- (2015-02-02)建立全程可追溯食品安全信息平臺
- (2015-03-25)“水十條”將出臺 加快水價改革 實行全程監管
- (2015-05-15)食品安全全程控制關鍵在于建立可追溯體系
- (2015-06-11)全程溯源體系:讓食品安全有據可查
參與評論